欢迎您来到华纺链
登录
/注册
搜 索
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链服务
政策服务
平台扶持
设计联盟
外贸服务
关于我们
最新资讯
时尚前沿
市场情报
特色产业带
行业热点
12-02
2023
前10月,国内消费市场情况怎么样?
10月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2023消费提振年”总体安排,抓住国庆假期消费旺季有利时机,加快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开展金秋购物节、家居焕新消费季、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10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9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1-10月累计38.54万亿元,同比增长6.9%。 一是商品消费增速加快10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户外运动、新型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汽车、家电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7%、14.6%、11.4%和9.6%,比上月分别加快15.0、14.2、8.6和11.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3.5%,占新车销量比重达33.5%。 二是服务消费较快增长1-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0%。在节日效应等因素带动下,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需求集中释放。10月份,餐饮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17.1%;电影票房收入超36亿元,增长约七成;铁路旅客运输量、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95.6%和55.8%。 三是网上零售增势较好1-10月,网上零售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万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6.7%。 四是实体零售持续恢复1-10月,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4.3%,增速比1-9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3%、7.2%、4.7%和3.6%。国庆期间,全国示范步行街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87.4%,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1.6倍。 五是城乡消费稳步增长10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54亿元,增长8.9%。1-10月,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33.39万亿元和5.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和7.6%。 (文章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2-02
2023
10月中国棉纺织行业月度分析报告
10月份,正值棉纺织市场传统旺季,但市场需求疲软,购销较9月继续走淡,纺织企业产品库存积压,在机订单减少且后续新增订单稀少,市场维持按单采购控制风险。棉花价格大幅下挫,棉纱、坯布价格跟随下跌,纺织企业资金压力加大。 纱、布产量同比下降订单不足,纱、布产量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份,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纱产量累计同比下降1.15%,降幅较1-9月份收窄0.04个百分点;布产量累计同比下降4.22%,降幅较1-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 出口面临压力,国内消费放缓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外贸发展面临压力。据海关总署数据,1-10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9.2%,降幅较前三季度继续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4.3%,比纺织品服装出口降幅加深5.1个百分点;对主要发达市场出口大幅下降,其中对美国出口下降20.9%,对欧盟出口下降25.6%,对日本下降22.9%。10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4.8%,与9月持平,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下降3.3%,降幅较9月扩大1.1个百分点;服装出口同比下降6.0%,降幅较9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国内终端纺织品消费增速放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2%,增幅较1-9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的增速;实物商品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6%,增幅较1-9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网上零售额11.2%的增速。 产品价格走低,资金压力增加10月,国内棉花期现货价格大幅走低,下游整体需求持续低迷,棉纱和坯布价格跟随下跌,成品库存持续累积,纺织企业降价促销,但成交有限,资金压力增加,后续新增订单不足。以普梳32支纯棉纱与3128B标准级棉花的价差为代表,10月份花纱价差仍维持在6000元/吨左右,按照即期利润,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持续收窄棉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持续收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份,规模以上棉纺纱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3%,降幅较1-9月份收窄0.2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1%,降幅较1-9月份收窄10.97个百分点,亏损面26.90%,较1-9月收窄0.98个百分点;棉织造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2%,降幅较1-9月份收窄1.8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83%,降幅较1-9月份收窄9.81个百分点,亏损面21.31%,降幅较1-9月份收窄1.73个百分点。棉纺织企业效益逐步改善,1-10月份规模以上棉纺纱和棉织造业营收利润总额降幅小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纺织行业。 总体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纺织供应链深度调整,我国对传统市场出口明显下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成为出口增长新动力。国内经济运行延续持续恢复向好态势,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10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连续四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随着就业形势不断改善,有利于促进居民增收,将带动纺织服装消费增加。 (文章来源:中棉行协)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2-01
2023
关注 | 9月欧盟服装进口同比下降26.6% 对中国进口同比减少近三成
9月份,欧盟服装进口大幅下降,反映出欧盟国家服装零售进一步萎缩的状况。按数量计算,9月份欧盟服装进口同比下降26.6%,略低于两年前同期的水平。按欧元计算,9月份欧盟服装进口同比下降33.8%,按美元计算同比下降29%,进口额是过去12个月最差表现。 2023年1-9月,欧盟服装进口量同比下降16.3%,进口额按美元计算同比下降12.1%。和四年前同期相比,进口量下降15%,进口额按美元计算下降6%,单价上涨7%。不过,今年7月进口单价开始下跌,9月份按欧元计算同比下跌近10%,按美元计算下跌2.7%,反映出欧元走弱使进口价格上涨。 9月份,欧盟对中国的服装进口量同比减少31%,按欧元计算进口额下降41%,对孟加拉国的进口量下降26%,按欧元计算进口额下降37%。当月,中国产品进口单价按美元计算下跌8.3%,其他地区进口单价整体下跌4.5%。不过,中国单价下跌并未提振欧盟对中国的服装进口,这和同期美国服装进口的情况完全相反。 (文章来源:中国棉花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2-01
2023
2023年1-10月我国服装出口分析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我国服装(含衣着附件,下同)累计出口1334.8亿美元,同比下降8.8%。10月当月出口122.6亿美元,同比下降8.9%。受国际需求不振、“去中国化”趋势加剧、去年上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服装出口延缓回暖态势,从去年的出口高峰向疫情前规模回归趋势明显。 1、1-10月我国服装出口情况下半年出口走势明显放缓在外需走低、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加速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服装出口规模在经历了疫情三年的增长红利期后,今年下半年加速向疫情前出口规模回归。今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累计同比下降6.1%,但仍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17.6%,总体保持较高的历史水平。下半年以来,纺织服装出口进一步放缓,7-10月,同比降幅扩大到12%,且比2019年同期仅增长1.5%。尤其是10月当月出口甚至比2019年同期微降0.7%,进一步预示着疫情红利的正式终结。 梭织和针织服装出口金额和单价均下降梭织服装出口同比降幅小于针织服装,出口平均价格也高于针织服装。1-10月,梭织服装出口568.3亿美元,同比下降8%;出口数量102.3亿件,同比下降3.8%;出口价格同比下降4.5%。针织服装出口591.2亿美元,同比下降9.9%;出口数量174.6亿件,同比下降3.1%;出口价格同比下降6.9%。衣着附件出口134.4亿美元,同比下降2.9%。 棉制服装出口持续下降美国“涉疆法案”实施已一年多,我国棉制产品对主要发达市场出口持续大幅下降。1-10月,我国棉制针织服装出口206.1亿美元,同比下降18%;棉制梭织服装出口169.8亿美元,同比下降6.8%。棉制针织、梭织服装对美国出口分别下降24.7%和19.2%,对欧盟分别下降30.9%和20.7%,对日本分别下降25.5%和23.5%。化纤服装已经成为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产品,出口金额是棉制服装近2倍,且降幅低于棉制服装。1-10月,化纤针织服装出口314.9亿美元,同比下降4.6%;化纤梭织服装出口334亿美元,同比下降7.8%。 主要品类出口不同幅度下降1-10月,主要服装出口品类中,除围巾/领带/手帕出口增长9.2%,其他服装品类出口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大衣/防寒服、毛衫、内衣/睡衣、运动服、婴儿服装出口均双位数下降,降幅分别为17.7%、11.8%、9.6%、14.2%和22.1%。 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逆势增长1-10月,我国对西方发达经济体(美加欧日澳新)出口服装7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占比57.9%,同比减少4.5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285.5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占比21.4%,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225.3亿美元,同比下降21.5%;占比16.9%,同比减少2.7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108.5亿美元,同比下降13.3%;占比8.1%,同比减少0.5个百分点。今年下半年以来,对东盟出口持续负增长,单月出口降幅成扩大趋势,10月单月对东盟出口大幅下降30.6%。1-10月对东盟累计出口124.9亿美元,同比下降1.4%,占比9.4%,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 从主要区域市场来看,1-10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8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对RCEP成员国出口339.6亿美元,同比下降6%。对中东海合会六国出口44.7亿美元,同比下降7.1%。对拉丁美洲出口74.2亿美元,同比下降7.3%。对非洲出口73.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5.7%。对中亚五国出口108.6亿美元,增长17.6%,其中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出口分别大幅增长70.8%和45.2%。 从主要单一国别市场来看,1-10月,对俄罗斯出口35.5亿美元,增长17.7%;对韩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分别出口56、44.8、41.4、21.2亿美元,分别下降0.8%、4.8%、18.8%和22.8%。 从10月当月出口情况来看,我对美国服装出口25.7亿美元,同比增长6.6%,连续两个月正增长。显示美国去库存已近尾声,叠加去年基数较低,我对美出口开始呈现企稳迹象。对欧盟出口17.3亿美元,同比下降15.9%,对日本出口10.4亿美元,大幅下降31.7%。 东部省市出口下降,中西部地区快速增长1-10月,东部前五大出口地区均呈下降态势,中西部出口省市出口增长较快。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分别出口287.4、205.2、167.3、149.5、115.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7%、16.6%、19%、7.9%和15.2%。前五大出口省市合计占全国比重为69.3%,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中西部20省市出口合计286.2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总出口比重为21.4%,占比增加2.6个百分点。其中,新疆、湖北、广西、四川分别出口107.2、26.6、25.2、21亿美元,分别增长24.2%、19.8%、28.4%、46.2%。 从10月单月出口数据来看,东部前五大出口省市,除浙江外同比均下降。浙江自8月起,出口连续三个月正增长,10月同比增长0.4%,广东、江苏、山东、福建10月出口分别下降32.9%、20.6%、16.6%和0.3%。 中国占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继续下滑“去中国化”趋势从美国开始向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市场蔓延,导致今年我国服装占主要发达国家市场份额下滑加速。1-9月,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份额为22.8%,同比减少1.6个百分点;占欧盟份额为27.9%,减少2.1个百分点;占日本份额为51.6%,减少3.5个百分点;占英国份额为24.1%,减少2.1个百分点;占澳大利亚份额为58.7%,减少3.1个百分点;占加拿大份额为30.6%,减少1.4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市场中,仅在韩国、瑞士市场份额有所增长,占韩国份额为33.3%,增加0.5个百分点;占瑞士进口份额为25.9%,微增0.1个百分点。 2、国际市场情况发达市场进口持续下降美国、欧盟服装进口持续低迷,同比均双位数下降。1-9月,美国进口服装697.3亿美元,同比降幅高达24%。欧盟进口服装726.4亿美元,同比下降13.6%。日本进口服装193.9亿美元,同比下降3.1%。英国进口服装162.1亿美元,同比下降14%。韩国进口服装97.4亿美元,同比下降1.3%。澳大利亚进口服装65.2亿美元,同比下降10.1%。加拿大进口服装91.1亿美元,同比下降10.8%。主要发达市场中,仅瑞士进口服装有小幅增长,进口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 越南出口初现好转受国际主要消费市场需求不振影响,主要服装供应国出口普遍不理想。2023年前三个季度是越南纺织服装行业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尽管最近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停滞,特别是服装领域。截至10月底,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超330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2.45%(10月份情况较为乐观,出口额超32亿美元,较9月份增长5.28%,较去年同期增长2.96%)。1-9月,土耳其服装出口144.2亿美元,下降4.5%;印度服装出口119亿美元,下降13.5%;印尼服装出口64.5亿美元,下降18.7%。 3、趋势展望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逆全球化、局部动乱频发,供应链深度调整,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多,不断消弱消费信心。WTO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0.8%,不到四月份预测(增长1.7%)的一半。 11月29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最新一期的经济展望报告,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小幅放缓,但是全球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经减弱。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的全球GDP增速能够达2.9%,但2024年会稍稍下滑到2.7%,并在2025年随着主要央行降息等因素回升至3%。经合组织预计美国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降息,欧元区则要到2025年春季。这与市场预期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最快将于明年上半年放松政策。主要原因是,经合组织认为欧美央行会等到确信通胀压力永久下降后才会松口降息。全球经济依然需要面临持续的通货膨胀和衰弱的增长预期,在短期内,经济增速的国别差异还将很大。 美国经济增长较快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长较快,GDP环比超预期上行,环比折年率录得4.9%,高于前值2.1%以及预期的4.3%。尽管美国硬着陆的风险有所缓解,但经合组织表示,鉴于房地产市场疲软、油价高企和贷款低迷,经济衰退风险并未排除。经合组织预测美国今年的GDP增速约为2.4%,并将在明年明显下滑至1.5%,到2025年随着美联储降息再稍稍回升至1.7%。 据美国商务部数据,10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1%,为3月以来首次环比下降。10月零售销售额出现下降,表明夏季消费热潮在进入假日购物季之际正在降温,但仍好于预期,说明美国消费者仍有一定的消费能力。10月服装服饰商店零售额261.1亿美元,环比持平,比去年同期增长0.8%。9月,美国服装服饰商店库存/销售比率为2.39,较上月增长1.7%,各大品牌零售商库存水平出现显著下降,去库存预计在三四季度陆续告一段落。 欧元区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2023年秋季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今明两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报告预测,2023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6%,并预测2024年欧盟经济增长1.3%,均比此前预期低。经合组织表示,随着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今年摆脱了经济衰退,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将从今年的0.6%回升到2024年的0.9%,到2025年将增长1.1%。由于欧元区银行融资水平较高,加息的全面影响仍不确定,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可能超过预期。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CPI同比增长2.9%,低于9月份的同比4.3%。核心CPI同比增长4.2%,也低于之前的同比4.5%。报告指出,在生活成本高企、外部需求疲软和货币紧缩影响下,欧洲经济今年恐已失去增长动力。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2.9%。月度下降主要是由于非食品产品销售的急剧下降,包括在线销售,两者都比8月份下降了1.9%。 日本消费支出持续下滑日本作为本轮加息周期中唯一尚未加息的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合组织预测,其经济增长将从今年的1.7%放缓至2024年的1.0%,然后在2025年回升至1.2%。日本总务省调查显示,9月两人以上家庭户均消费支出为28.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实际较上年同期减少2.8%。日本家庭消费支出连续7个月减少。受物价上涨影响,削减对食品、住房、家具和家务用品等众多品类支出的趋势延续。1-9月,日本纺织服装零售额累计6.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0.2%。 当前我国服装出口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外需大幅下滑;二是“去中国化”等经贸摩擦加剧,产业转移加速;三是汇率不稳定,贸易风险增大。尤其是11月以来人民币开启快速升值,创5个多月以来新高,后续仍可能继续回升,为出口企业明年接单和利润都形成一定挑战。从主要市场来看,美国服装库存消化进入尾声,进口有望回升;欧盟、日本市场复苏希望渺茫;中亚、俄罗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市场空间有限,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虽然去年四季度服装出口基数相对较低,但面对多重压力,服装出口仍不乐观。同时我们也看到,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重要节日的纷至沓来,主要消费市场需求将有所回升,为中国服装出口带来一轮新热潮。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赋能下,服装企业出海迎来新的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服装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30
2023
爆仓只是一时的?染厂排队,坯布涨价,压力却已经延续了三个季度?!
染厂“堵车”啦!由于市场前期观望气氛浓厚,企业入库意愿较弱,随着终端生产的需求,部分面料开始供不应求,面料价格自然随之上涨。众所周知,印染行业是连通面料和服装的关键环节。染厂订单出现好转,自然就会带动进仓数量回升,从而影响到染色交期。目前染厂承接的订单不仅有前期未完成的订单,还有陆续进仓的新订单,两相结合就造成了染厂出现“堵车”现象。 从企业反馈可以看出,当前染厂并没有掀起大规模“涨价潮”,染费整体维持稳定状态,染色交期延误情况也真实存在。而我们了解到,目前染厂承接的订单都是内销订单。 从产品角度看,尼丝纺又是制作羽绒服等秋冬服饰的理想面料。问了几个做贸易的老板,订单确实是回暖了一部分,再叠加天气转冷、双十一电商季的单子,染厂忙起来也很正常。 而对于接下来行情的走势,很多企业普遍认为外贸表现将弱于内贸,普遍采取谨慎观望态度。但无论是外贸订单还是内贸订单,谈判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客户降价的情况。 企业普遍认为,价格竞争是产业链陷入内卷的表现。目前,面料市场的供大于求,导致定价权会逐渐向买方倾斜。 但行业爆仓只在一时,印染厂的压力却已延续了三个季度! 印染业持续承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9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409.75亿米,同比增长0.8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82个百分点。 从月度产量来看,7~9月印染布产量均维持在50亿米以下,受纺织服装消费走弱影响,三季度印染行业生产形势整体偏弱。1~9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实物类商品网上零售额中,穿类商品同比增长9.6%,增速连续4个月出现下滑。终端需求不足、生产订单减少导致印染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行业生产形势仍然承压。 受需求不足、国内外复杂形势等因素影响,印染行业运行质量有所下滑,运行效率恢复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三费比例6.93%,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增幅明显,同比增长17.47%;产成品周转率13.90次/年,同比降低10.70%,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70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率8.09次/年,同比降低0.2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68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0.95次/年,同比降低2.0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86个百分点。 1~9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2160.28亿元,同比降低0.90%,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3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4.34亿元,同比下降12.2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2.1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66%,较上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3.44%,较上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1771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户数为628户,亏损面35.46%,较上半年收窄3.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8.04亿元,同比增长9.63%,增幅较上半年收窄14.60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全球纺织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30
2023
棉花棉纱双双反弹 每纺一吨棉纱亏损2000元 市场静待需求启动
今日(11月29日),棉花、棉纱期货市场反弹。郑棉一万五关口的争夺战目前多方有一定优势。棉花、棉纱经过持续数周的下跌后,出现止跌反弹。11月29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报15145元/吨,涨幅1.30%,涨195元。棉纱主力合约收20995元/吨,涨幅3.81%,上涨770元。 外盘方面,近期美棉价格维持在80美分上下,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市场情绪相对稳定,周度出口数据较之前也未有明显变化。伴随新棉收割进度进一步加快,后期供应端压力逐步加大。应持续关注美棉出口数据。 郑棉近期持续下跌,11月28日,郑棉主力合约盘中创出14840元/吨的半年来新低,盘终重新站上万五关口。在经过了连续两个月下跌后,跌幅已经达到了3000点,此轮下跌幅度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 在市场持续走弱的情况下,籽棉价格也是跌跌不休,新疆棉花交售工作接近尾声,其中籽棉价格已经跌破7元/公斤。据了解,现在新收的籽棉折合皮棉成本在15200-15500元/吨,如果加上前期高价收购的籽棉,新棉平均成本在16500元/吨,已经大幅高于当下的期货主力合约价格。 利空情绪有所释放,期货市场反弹虽然棉花基本面压力犹存,但棉花、棉纱期货市场经过持续数周的下跌后,利空情绪有所释放,棉花棉纱主力合约近日出现反弹,今日延续回升态势。目前棉花下游市场依然承压,棉纱现货市场持续清淡,纺企产成品库存上升。但前期利空情绪有所释放后,当前资金对棉花主力合约走势影响较大。 棉花主力合约反弹原因对于近两日棉花主力合约反弹原因,市场人士认为: 一是当前籽棉收割基本进入尾声,皮棉加工已经过半,皮棉加工成本相对略高,加工亏损制约了棉价跌势。 二是下游纺织市场持续下跌亏损数月后,低价纱获得买需提振,郑棉纱止跌上涨,激发了买需人气,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是需求何时启动的问题,一旦下游需求得到改善则利于整个棉纺市场的回暖,但这需要持续观察。当前需要关注纱线库存变化和纺织品出口需求表现。 下游企业举步维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纺纱企业利润亏损态势仍存,这种上下游间的需求矛盾仍未解决,在原料价格持续下行的过程中,下游纺织企业也举步维艰,不仅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而且订单也在减少。有企业反映,现在每纺一吨棉纱已经出现2000元/吨左右的亏损,但为了保证员工队伍稳定还在坚持开机。有的企业承受不了压力,已经减停产。 目前,纺企均在降低原料和成品库存,压减库存规模,降低经营风险,这不利于棉花消费。同时,对后道企业来讲,长单、大单随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小单、短单和急单,由于原料价格持续波动,客户直到最后一刻才敢下订单。因此,只有棉价企稳,下游客户才敢于下单。 综合来看,市场由关注供应转为关注需求,在需求并未改善的背景下,建议企业警惕价格的进一步下移。 (文章来源:文华财经、中国棉花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29
2023
棉纺织市场大调查
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纺织服装消费复苏整体乏力。 为及时跟踪棉纺织企业运行状况,了解棉纺织市场变化情况,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七十二次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大调研,以下为各地市场、棉纺织及相关企业反映的情况: 原料市场01、新疆棉花近期,国内棉花价格继续下跌,新疆“双28”机采棉提货价15900元/吨左右,贸易商销售积极性不高。新疆棉花收购接近尾声,籽棉收购价再度下跌,棉农交售意愿下降。总之棉花市场供应充足,纺织市场持续低迷,国内棉价缺乏上涨支撑,短期内弱势运行。 02、江西粘胶粘胶短纤市场弱势运行,下游粘胶纱厂以刚需采购为主,采购积极性不高,粘胶纱持续阴跌,对粘胶短纤支撑力度偏弱,粘胶短纤亦局部阴跌,主流成交价格集中在13200元/吨。由于“金九银十”基本落空,市场对今年剩下两个月的行情普遍不抱希望,认为价格或存在继续下跌可能。观望情绪浓厚,以消化前期库存为主。 03、江苏涤纶短纤受原油价格下调影响,近期直纺涤短跟随原料回调。目前涤纶短纤成交价格在7400元/吨附近。企业生产线负荷70%左右,短纤加工持续亏损,产品无利润,销售不畅,库存严重。下游开机率持续下滑,纺织企业持续观望,原料库存处于低位,刚需采购,成交按单优惠商谈。 纱线市场01、江苏涡流纺纱线企业开工正常,市场清淡,订单较少,运行有一定压力。预计市场清淡行情将持续。 02、江苏高支纱当前企业产销尚可,满负荷开工,外销动力依然不足,内销差异化、特殊混纺类产品尚可。市场整体弱势依旧,订单较差。下游市场情绪较为悲观,订单相对较差,利空因素仍然较强。 03、山东差别化纱线企业当前满负荷开台,但市场冷清,订单较少,以生产常规品种为主,行业内卷严重,产品价格浮动较大,产品库存有所增加。预计内外需短期内不会有明显起色,部分下游企业已开始准备放假,市场悲观情绪严重,行业恢复只能寄希望于经济整体复苏。 04、沛县粘胶纱粘胶纱市场购销平淡,下游刚需采购为主。因需求不佳,纱线成交重心逐步下移,环锭纺R30S价格基本在16600-17300元/吨区间,销售明显放缓,库存不断累积。坯布市场出货迟缓,压价现象较多,资金和销售压力突显,企业减产放假增多。市场预期偏空,预计短期内压力不减。 05、河南纯棉纱近期纯棉纱市场产需持续走低,原料弱势,下游需求不足且产品库存高企,纱厂降价意愿强烈,尽快回款降低风险。纺企设备开台率进一步下降,市场信心不足。短期来看,价格呈弱势,市场需求将继续疲软。 06、江苏色纺纱近期气温骤降、天气转冷,色纺纱作为秋冬保暖内衣原料的主力军,订单仍不及预期。分产品看,麻灰色纺纱市场不尽人意,市场整体订单少,常规品种库存压力较大;差异化彩色色纺纱市场有所回暖,订单可排至12月中旬。 07、福建非棉纱非棉纱原料、产品价格整体有回落趋势,市场氛围变化不大,其中涤纶产品相对平稳。由于市场活跃度未见明显起色,在维持产能负荷的情况下,企业产品库存有波动上升的趋势。对于后市发展企业表示,进入年末收官期,会尽力克服困难,保持平稳产销节奏,争取完成全年目标。 08、新疆纯棉纱目前生产正常,但整体销售形势异常严峻,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客户大多维持刚需采购,订单数量较小,产品库存增加较快。当前市场处于淡季,纺企库存高、下游需求弱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未来市场依然严峻。 09、广东棉纱线市场交易清淡,纱线需求未见明显反弹,佛山市场开机率约2-3成,年关将至,纺企计划提前收紧现金流,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面料市场01、江苏坯布企业开台率95%以上,与上月相比基本保持平稳。市场需求没有太大改观,企业采购原料备货较少,以降价销售去库存为主,部分织厂陆续开始限产。预计年内企业整体经营压力较大。 02、广东牛仔布近期棉花价格持续回落,牛仔纱价格持续下行,纯棉OEC10英支纱线跌破16000元/吨大关。靛蓝染料价格售价较为稳定,售价约为50000元/吨。国内外需求持续转弱,汇率波动较大,企业微利运行,经营压力增加。 03、兰溪坯布近一段时间受原料及棉纱价格下行影响,叠加下游需求清淡,订单萎缩,企业开台不足,开机率下降,库存不断上升。预计后市仍不乐观,悲观情绪蔓延。 04、江苏色织布市场整体趋缓,交易偏淡,需求不足,订单量不佳,开机率有所下降。近期,原料价格重心下滑明显,棉纱价格持续下调,尤其是纯棉高支纱价格降幅较大,受上游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客户下单谨慎,多数企业刚需采购,少量备货。面料价格弱势,挺价阻力较大,利润稀薄,经营承压。对于后市,企业多持观望态度,信心支撑有限。 05、湖北纯棉布市场行情维持清淡,需求不足,下游订单较少,小单为主。外单稀少且竞争激烈。目前常规产品库存持续增加,织厂调低开台率。原料价格持续下跌,随买随用,尽量减少资金压力。预计短期内市场清淡氛围持续。 (文章来源: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29
2023
跌跌不休,棉花价格将继续走低?
上周美棉窄幅震荡,外盘棉价在79.7-81.8美分/磅区间震荡。而上周郑棉主力合约一路走低,仅周二单日跌幅达2.6%。本周起始延续跌势,11月28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报15055元/吨,跌0.53%,跌80元。 国内棉花供给与库存压力较大本年度籽棉交售已经进入尾声,新棉集中上市、棉花到港持续创下新高、抛储累计成交近90万吨,棉花供应十分充裕。回顾抛储进程,7月31日至11月14日,抛储成交量88.47 万吨,成交率71.81%,已经停抛。7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发放75万吨非国营滑准税进口配额,9月开始到港大幅增加。停抛难改供应压力,因为进口和新花源源不断。 棉花库存较大,截至10月底全国棉商业库存为240.52万吨,环比增加109.06万吨。截至11月23日,疆棉加工308.02万吨,同比增幅40%。收购成本固化在16400-16900 元/吨附近,上有套保压力,下有成本支撑。 新疆收购价跌破7元/公斤据了解,受上周郑棉、国内棉花现货报价齐声回落、北疆部分棉区加工企业减收、停收引发囤棉大户/合作社的担忧,近几日全疆籽棉收购价继续下滑,南疆38-39%衣分、12%以内水分籽棉收购价普降至7.0元/公斤以下,而北疆奎屯、石河子、昌吉等地39-40%衣分籽棉收购价也下调至7.0-7.10元/公斤。 下游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当前下游情况仍然没有明显改善,佛山针织开机仍在两成以下的低位,江浙织布开机也维持在五到六成,且坯布价格近期也有0.5-1元/米的下跌。贸易商亏损面扩大,与纺企均竞相出货。内地纱厂继续降低开工,部分中型纱厂也有放假一周的情况发生。有企业反映棉麻、亚麻类等差异化品种订单较好,且价格逆势上涨,纯棉纱线类仅低支纱和色纺纱略有订单,其余品种订单寥寥。 总的来说,全球消费变化是国际市场主要预期偏差,目前市场交易 USDA高估全球消费,后市有下调风险。而国内棉花供过于求,当前国内纺织厂反映订单不及本月上旬,且以短单为主,纺企依旧订单稀缺,棉花需求疲软,新棉销售不畅,花纱期价再次大幅下挫,纱价跌价幅度更大。且随着棉花期现货价格走低,布厂、面料厂和服装厂对棉纱的压价更为严重,国内棉纱价格跌幅扩大。在下游负反馈持续的情况下,新棉成本固化后支撑减弱。棉花长期来看或将弱势持续,而短期内持续震荡。 (文章来源:中粮期货农学院、棉花展望、中国棉花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28
2023
棉花棉纱进口增加 棉价跌跌不休 下游啥时候可能好转?
国内棉花市场近期是需求主导,随着新棉集中上市、四季度进口棉预期到港量较大,国内棉花年底之前供应非常充足,而需求端的情况不理想,下游订单情况不理想,利润较差、成品库存压力上升导致纱厂和布厂的开工率持续下降,进而限制纺织企业的原料采购需求,需求不佳令棉价缺乏上涨动能。 11月27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报15055元/吨,跌0.79%,跌120元,再破半年新低。 目前棉价的支撑主要来自成本端,市场对于棉纱高库存的担忧情绪并未消退,需要关注棉纱的抛压对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的影响。 美棉方面,美国10月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等利好因素的提振,美棉收复80美分关口后本周小幅震荡。本周美陆地棉持续回落,整体来看本年度美棉出口需求承压,后期仍需关注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 听说进口增加了很多?因为滑准税配额下发以及内外价差的原因,近两个月棉花棉纱的进口量都明显的增加。10月份棉花月度进口量为29万吨,环比增加5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棉纱月度进口量为17万吨,环比减少1万吨,同比增11万吨。 现在新棉收了多少了?国内方面,全疆籽棉收购已接近尾声,个别大户还未交售;根据钢联的数据,截至11月17日,棉花采摘进度到了95.1%,交售进度到了84.3%。根据棉花信息网的数据,截至11月22日,新疆皮棉累积加工总量已达300.64万吨。 下游情况怎么样,听说不好?今年金九银十旺季不旺,订单表现很差,尤其是棉价走弱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大占上风,10月中国棉纺织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仅为36.90%,其中新订单指数只有22.62%,环比降低18.69%。纱厂目前出现棉纱销售价格与成本倒挂情况,亏损空间较大,纺企减产情况较多;下游订单有限,坯布等产成品累库为主,部分企业出现停工情况。 预估下游啥时候可能好转?现在无论是纺织厂的纱线库存还是社会的纱线库存都非常高。钢联的数据显示截至到11月17日,纺织厂的纱线库存已升至32.3天,是过往7年里的最高水平。库存的清理需要时间和空间。纺织企业现在普遍在降开机,且可能有提前新年休假的预备。估计转好时间要到2024年第一季度。 (文章来源:广州期货、招商期货、国泰君安期货、中国纱线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28
2023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企业实现营收9751.2亿元
今天(11月2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7.8%,其中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8.5%。相比之下,纺织及服装服饰业企业利润总额降幅有所收窄,表现略好于整体水平。 具体来看,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077754.4亿元,同比增长0.3%,增幅比1—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营业成本总额916324.0亿元,同比增长0.6%,增幅比1—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61154.2亿元,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 从制造业来看,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931954.7亿元,同比增长0.5%,增幅比1—9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营业成本总额798544.6亿元,同比增长0.5%,增幅比1—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4147.1亿元,同比下降8.5%,降幅比1—9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473.9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9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营业成本16488.8亿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1—9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46.6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比1—9月份收窄4.1个百分点。 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51.2亿元,同比下降7.6%,降幅比1—9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营业成本8279.7亿元,同比下降8.3%,降幅比1—9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35.7亿元,同比下降7.7%,降幅比1—9月份加深0.5个百分点。 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化学纤维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57.3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比1—9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营业成本8250.8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比1—9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61.0亿元,同比增长2.3%,比1—9月份提升13.1个百分点。 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25.2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比1—9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营业成本5557.0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比1—9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38.8亿元,同比下降0.1%,比1—9月份下滑1.2个百分点。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分门类来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分行业来看,纺织业增加值下滑1.0%。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分门类来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分行业来看,纺织业增加值增长2.0%。 相较之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3个月回升。1—10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按商品消费零售来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11126亿元,同比增长10.2%。 10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按商品消费零售来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1207亿元,同比增长7.5%。 (文章来源:中国服饰)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上一页
1
2
3
4
5
6
3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