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2024
广西桂平:打造全国大型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木乐镇家家户户都做起了服装生意,打板、裁剪、车缝、销售于一体的家庭式制衣坊开始生根发芽,吸引了玉林、柳州、南宁以及广东的‘扁担队’商人前来收货。”家住广西贵港桂平市木乐镇的刘达天回忆道,他曾看到“扁担队”商人挑着扁担挨家挨户寻找成衣,若有现货,商人们就立马“出手”,放入竹筐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开。 木乐镇位于桂平市东部,纺织服装产业是木乐镇传统优势产业。据悉,木乐镇2023年服装产业产值74.6亿元(人民币,下同),总人口达7.8万人,其中近5万名的务工人员在这编织着生活的梦想。 1980年起,木乐镇的居民发现市场上缺少皮革产品,就跨地区购回原料,用家庭脚踏缝纫机、家用剪刀,从车补衣服转为生产成衣,做起了皮衣、风衣、休闲裤等产品,尝到了服装行业的“甜头”。 “要在买布中有所收获,裁缝们就要眼力好、手速快地抢购;制衣人手不够,就全家上阵,未满十岁的我都会使用自家的脚踏缝纫机。”刘达天说。 据了解,木乐镇发展至今,从纺纱、织布、印染到绣花、织罗纹、松紧带制作,再到设计、销售,实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产、供、销无缝对接。目前,木乐镇拥有纺织服装企业5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服装行业有效注册商标473件,自主品牌108个,服装年产量达3亿多套,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走进木乐镇,记者看到在主干道旁,一家服饰加工企业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生产。只见数码车间一工人熟练地启动机器,印有服装样式的布料在机器的传送下缓缓展开,“嗡”的一声响起,激光笔按照预定程序,沿着样式边线切割布料。“从产品的研发到工艺的改进,我们正逐步往智能化全方面发展,这能在市场需求中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从家庭作坊模式成功转型的李林辉介绍。 1993年开始,李林辉从小体量的校服起家,开档口、建公司,慢慢做出自己的品牌。“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李林辉说,现在生产的篮球服、足球服等运动服装,能精准地链接到全国市场,乃至销往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正在店铺为客人介绍服饰的“80后”潘永聪是当地“创二代”,他的父亲做了六年服装生意。在2007年,22岁的潘永聪接过父亲担子,以他对外贸市场的敏锐性,成功打开工厂外贸批发的新渠道,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与父辈的节奏不同,潘永聪看到了数据化管理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于是购地扩厂、深造学习、调整发展战略、建造数字化工厂,打通线上线下的热销渠道。“如今,我们从追求产品数量转向成为品牌工厂,转变之下让品质提升几个档次,赢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在2019年,全年产量达300万套件,国内外占比各一半,销售额7500万元。”  乐镇党委书记刘勇义表示,围绕“打造全国大型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的目标,木乐镇推广“党支部+平台公司+合作社”模式,为企业解决困难,为社区民众增加收入,持续推动小、散、乱、家庭作坊服装产业向聚集化、规范化发展,积极打造和推广本地服装自主品牌,做好木乐镇纺织服装产业名片,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据悉,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总规划1.5万亩,于2020年5月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75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启动区正在建设中,预计在2025年底基本完成。 (文章来源:中新网、纺织经济信息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17
2024
从“织造”迈向“智造” 浙江嘉兴市总工会助力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擦出创新火花 前不久,2024纽约时装周·新发现全球设计师和模特中国浙江汇演、中国总汇演双双落地嘉兴。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作为嘉兴的传统特色产业也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浙江省嘉兴市总工会深入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和“技能嘉兴·工匠之城”行动,加快建设市域技能型社会,技能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稳步提升、活力充分释放,将广大职工群众创新动力充分转化为纺织与服装产业新质生产力。 纺织与服装产业是浙江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万亿产业。作为嘉兴的传统特色产业,嘉兴市总工会立足当地企业发展实际,打造两个“30分钟职业技能服务圈”,创建三种创新带动模式,构建“四联”工作机制,探索职工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模式,进一步加速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提能升级。 “双圈”并进 拓宽职工技能成长之路今年5月,2024 年“嘉兴工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嘉兴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嘉兴公布了“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数字地图和“30分钟职业体验圈”,让嘉兴技能人才的培育“有径可循”,进一步厚植职工创新的土壤。 在嘉兴,共有16家职业院校(技工院校)、123家职业培训机构、32家社会评价机构、10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89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镇村培训阵地等培训资源纳入了“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通过数字地图,清晰展示培训的具体信息,方便劳动者就近选择、便捷培训。与培训圈配套的还有一个“技能码”,扫码即可获取全市技能培训评价实时信息和报名指引,让技能“触手可及”。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1.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4万人、高技能人才2.6万人。 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离不开“源头活水”,通过打造“30分钟职业体验圈”,让更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零距离”触碰未来工作场景,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在热火朝天的生产中感悟劳动教育,为职工创新大军注入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三模”并驱 劳模工作室成创新高地“我们服装行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一定要记得衣服里面有个人。”在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利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张利华几乎每天都要把这句话强调十几遍。“我是这个工作室的‘家长’,关注每一个成员的兴趣,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想法。”张利华对每个成员的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她看来,有技术才能创新,有创新才能常青。在张利华的带领下,从2012年成立以来,工作室创新性创建了成衣版型库、部件库、创意工坊,每年开发新品达到5000多个。 “以‘劳模工作室’模式为基础,辅以‘产学研结合’‘名师带徒弟’两大模式,突出领衔人的带头作用,以师带徒、以点带面,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嘉兴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仲建锋介绍,将技能培训与名师带徒、教培育人相结合,突破纯理论化培训的传统模式,形成了优良的技能“传帮带”循环机制,在传授技艺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让广大职工群众在技能提升中感悟创新,在参与创新中拓展技能。 “四联”机制 激发职工创新主体活力屋顶光伏利用、空压机余热回收……在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纺纱十二车间主任戴晓强一直是企业生产领域的“点子王”,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在工作的20多年间,针对车间设备作出的改进工艺就有几十项,其中6项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平均每年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200多万元。像戴晓强这样精耕“五小”创新的职工,在嘉兴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中还有很多。 每一个职工都是创新的主体。通过工作联推、机制联建、典型联树、表彰联评的“四联”机制,嘉兴市总工会与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了一批职业技能的领军人物,组建了多支劳模工匠助企志愿服务队,并创建了众多“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初步形成了工会组织、高技能人才挂帅、职工参与的创新格局。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创新意识与热情,更让创新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共同绘制出一幅职工创新实践的嘉兴画卷。(浙江工人日报记者金钧胤) (文章来源:中工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17
2024
山东济南:向新求质 传统商贸提档升级进行时 今年以来,济南市天桥区委提出了“24165”工作体系,其中加快推动商贸转型被列为六大重点工作之一,济南泺口服装城正是天桥区推动商贸转型的成功案例。济南泺口服装城创建于1989年10月,三十多年来不断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目前已成长为带动辖区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近年来,泺口服装城坚定不移地推进“特色区域调整”“品牌建设”“时尚商圈”战略,诠释时尚、引领时尚,成为整个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经济发展重要的流通窗口。为充分发挥服装产业龙头带动作用,泺口服装城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措施,不断激发内在潜力,逐渐转型升级为集时尚设计、智能制造、品牌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时尚新高地2024济南时装周光芒绽放把握“沿黄”经济生态圈发展契机,深耕时尚沃土,挖掘新质引领……刚刚华丽绽的2024济南时装周,通过举办时尚大秀、模特大赛、时尚快闪、时尚消费节、行业会议、签约仪式等活动,将济南泺口服装城一直致力于打造成潮流文化叠加、文化创意推动、科技创新聚集、可持续发展导向新时尚高地推向高潮。 作为主办方,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紧扣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山东省的政策导向,在文化、旅游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的框架下,成功实现了举办时装周的预期目标。 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时装周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山东纺织服装行业在顺应全球时尚产业发展趋势中的重要角色,推动了“中国时尚”走向国际舞台,展示了本土品牌的强大创意和创新能力。此外,济南时装周不仅是时尚产业的盛会,更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主办方策划了一系列结合济南文化旅游资源的打卡活动,更好地展现了济南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 济南市华宇集团党委副书记、泺口服装城总经理刘学谦说道,“回顾过去五天的时尚之旅,我们收获满满。时尚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表达。通过这次时装周,我们传递出了文化内涵与情感的强烈共鸣,为济南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增添了崭新的时尚注解。” 可以说,2024济南时装周的创新实践,将黄河文化与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尚产业的无限生机,引领齐鲁时尚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发展互动互融互促。 向“新”求“质”,多品类衍生新业态打开泺口服装城产业发展版图,既可以看到老树萌新枝的坚韧,更可见品牌引领欣欣向荣的崛起之势。众所周知,泺口服装城位于济南市南北中轴线的核心位置,肩负着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提升营商环境、传统商贸流通行业转型升级等重要任务,承担着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任。按照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泺口服装城等传统商贸市场转型升级”的指示精神,泺口服装城完成了“现代化专业特色综合市场”改造任务,为传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动力,推动了泺口服装城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同时“双升级、双转型”的战略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泺享汇”盛大开业,为这片承载着济南人独家记忆的服装批发市场注入崭新活力。“泺享汇项目从立项到招商、从设计到开业历时半年,是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的一次探索。其中,黄金珠宝首饰、口碑特色美食、时尚家居饰品、儿童沉浸娱乐等新业态纷纷入驻,带动商圈夜经济,丰富市民夜生活,填补了济南北部商圈夜晚的人气空白。”刘学谦说。 助力品牌化IP激活时尚消费力今年,山东省实施“山东消费促进年”,打造“好品山东商行天下”品牌,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蓄势出发,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泺口服装城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指示精神,以区委、区政府“引导泺口服装市场拓展业务范围,提高精品化、规模化发展水平”为指导,紧紧抓住新消费理念,果断实施转换升级。记者从天桥区了解到,十一假期期间,济南泺口服装城举办“大美齐鲁·2024山东纺织服装时尚生活消费节暨泺口服装城时尚生活购物节”,约60万人次到访、参与抽奖活动6万余份,奖品总价值30余万元。时装周与国庆黄金周相结合,丰富多样的优惠促销举措和时尚消费体验,将为消费者营造一场集购物、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美好体验。 接下来,山东省济南市还将时尚消费模式复制推广,相继围绕家电、市场、百货、汽车等重点领域开展系列市场主体活动,进一步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激发服务消费潜能,加快赋能传统商贸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15
2024
广西桂平:一台缝纫机“织”起“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木乐镇家家户户都做起了服装生意,打板、裁剪、车缝、销售于一体的家庭式制衣坊开始生根发芽,吸引了玉林、柳州、南宁以及广东的‘扁担队’商人前来收货。”家住广西贵港桂平市木乐镇的刘达天回忆道,他曾看到“扁担队”商人挑着扁担挨家挨户寻找成衣,若有现货,商人们就立马“出手”,放入竹筐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开。 木乐镇位于桂平市东部,纺织服装产业是木乐镇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该镇荣获中国纺织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颁发的“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称号。据悉,木乐镇2023年服装产业产值74.6亿元(人民币,下同),总人口达7.8万人,其中近5万名的务工人员在这编织着生活的梦想。 1980年起,木乐镇的居民发现市场上缺少皮革产品,就跨地区购回原料,用家庭脚踏缝纫机、家用剪刀,从车补衣服转为生产成衣,做起了皮衣、风衣、休闲裤等产品,尝到了服装行业的“甜头”。 “要在买布中有所收获,裁缝们就要眼力好、手速快地抢购;制衣人手不够,就全家上阵,未满十岁的我都会使用自家的脚踏缝纫机。”刘达天说。 据了解,木乐镇发展至今,从纺纱、织布、印染到绣花、织罗纹、松紧带制作,再到设计、销售,实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产、供、销无缝对接。目前,木乐镇拥有纺织服装企业5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服装行业有效注册商标473件,自主品牌108个,服装年产量达3亿多套,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走进木乐镇,记者看到在主干道旁,一家服饰加工企业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生产。只见数码车间一工人熟练地启动机器,印有服装样式的布料在机器的传送下缓缓展开,“嗡”的一声响起,激光笔按照预定程序,沿着样式边线切割布料。“从产品的研发到工艺的改进,我们正逐步往智能化全方面发展,这能在市场需求中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从家庭作坊模式成功转型的李林辉介绍。 1993年开始,李林辉从小体量的校服起家,开档口、建公司,慢慢做出自己的品牌。“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李林辉说,现在生产的篮球服、足球服等运动服装,能精准地链接到全国市场,乃至销往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正在店铺为客人介绍服饰的“80后”潘永聪是当地“创二代”,他的父亲做了六年服装生意。在2007年,22岁的潘永聪接过父亲担子,以他对外贸市场的敏锐性,成功打开工厂外贸批发的新渠道,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与父辈的节奏不同,潘永聪看到了数据化管理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于是购地扩厂、深造学习、调整发展战略、建造数字化工厂,打通线上线下的热销渠道。“如今,我们从追求产品数量转向成为品牌工厂,转变之下让品质提升几个档次,赢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在2019年,全年产量达300万套件,国内外占比各一半,销售额7500万元。” 木乐镇党委书记刘勇义表示,围绕“打造全国最大的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的目标,木乐镇推广“党支部+平台公司+合作社”模式,为企业解决困难,为社区民众增加收入,持续推动小、散、乱、家庭作坊服装产业向聚集化、规范化发展,积极打造和推广本地服装自主品牌,做好木乐镇纺织服装产业名片,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据悉,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总规划1.5万亩,于2020年5月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75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启动区正在建设中,预计在2025年底基本完成。 (文章来源:中新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14
2024
前8月云南纺织服装产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53.8% 从云南省投资促进局获悉,今年1月至8月,全省签约、在建纺织服装类项目超过80个,协议投资超过百亿元。全省纺织服装类产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12.7亿元,同比增长53.8%,精准招商发力推动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加以培育。今年,云南省投资促进局联动德宏、昭通、红河、保山等州(市),充分利用沿边区位及劳动力资源优势,聚焦纺纱、织造、印染、家纺等上下游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来自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西等地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企业陆续落户云南,晟泰服装加工、中昊印染、好合拉链、浩宇制衣、观品服装加工、晋江仁和(瑞丽)产业园等一批纺织服装项目签约落地,为云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云南省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州(市)、部门,紧盯纺织服装产业的上下游龙头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开展招商活动,以茧丝绸加工、纺纱织造、服装家纺、鞋帽加工为发展重点,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云南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水平。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12
2024
湖南工信厅公布2024年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培育品牌名单 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十家纺织服装重点培育品牌,通过省市县层层筛选,全省共有十家品牌脱颖而出,覆盖了服装服饰、纺纱、产业用纺织、家纺以及织布印染五个细分领域。这些品牌包括服装服饰类的忘不了、圣得西、华升·自然家族、派意特、旭荣,纺纱类的东信、天雕,产业用纺织类的鑫海,家纺类的梦洁家纺,以及织布印染类的HNjunB。 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知名品牌培育行动”的相关部署,专门出台了《湖南省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品牌培育办法》,对纺织服装重点品牌培育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提出聚焦科技创新能力高、时尚消费引领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省产品牌,每年遴选10家左右纺织服装重点品牌进行综合培育,包括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品质保障以及积极开拓市场等五个方面培育措施,通过对这些纺织服装品牌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培育和支持,形成一批年营业收入超20亿元、10亿元的纺织服装品牌企业。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负责人介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今年我们首次开展纺织服装重点品牌培育专项行动,培育了一批本土优势纺织服装品牌,旨在引导我省纺织服装行业加强品牌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品牌培育和服务力度。一方面,帮助和引导品牌企业提升工业设计、研发创新、数字化等水平,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联合有关新闻媒体加大对重点培育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人了解、认可并喜爱湖南优秀的纺织服装品牌。 = (文章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11
2024
签约重大项目12个!中国西部(前锋)轻纺服装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启幕四川广安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中国西部(前锋)轻纺服装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于9月26日上午在四川省广安市正式启幕。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武汉纺织大学、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支持,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广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广安市经济合作局、广安市商务局承办。 大会以“共享发展新机遇 共建西部轻纺城”为主题,以“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开展一次实地考察、组织一场轻纺展示、深化一轮东西合作、展示一类优秀产品、签约一批轻纺项目”六大活动为载体,让与会嘉宾走进广安、了解广安、投资广安,让广安市前锋区成为东锭西移、轻纺产业转移的首要地、优选地。 大会上,广安市前锋区作了产业发展成果及投资机遇推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广安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了校地、企地、企企等12个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广安理工学院筹建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王玉忠作主题演讲,为大会启智赋能。广安作为小平家乡、川渝前沿,近年来广安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展现新面貌,同城融圈加速成势、现代产业支撑有力、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改革创新动能集聚、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前锋区作为广安市最年轻的市辖区,是一座因工而生、因纺而兴的城市。近年来前锋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一方气、一根丝、一匹布、一件衣”集群集链发展轻纺服装主导产业,在践行“一县一支柱、一园一特色”部署中当好“轻骑兵”、跑出“加速度”。 前锋区高端轻纺产业园规划建设5000亩,实现了集制纤、纺纱、织布、染整、印花(绣花)、成衣于一体的轻纺服装全产业链,配套建设集餐饮、休闲、娱乐、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配套服务中心,运动场地、职工食堂、购物超市、医疗诊所等一应俱全,企业可“拎包入住”。该园区拥有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川省脱贫奔康轻纺专业出口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可享受西部大开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渝合作示范区等优惠政策,成为活力四射、纺织产业链条齐备的产业新城,有力助推广安成为川渝地区承接沿海轻纺服装产业转移首选地。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11
2024
“中国牛仔第一城”走俏海外,今年1-8月出口服装42亿元 近日,在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的广州奇祺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各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加紧生产,赶制订单。“我们结合国外消费者体型特点及喜好,对牛仔服装的面料、款式进行创新,产品广受海外市场欢迎,预计今年产值将达2亿元。”该企业负责人曹小奇说。 “世界牛仔看中国,中国牛仔看新塘。”新塘镇拥有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4000多家,是全国产业链最完善、年产量最大、产品系列档次最齐全、出口量最大的牛仔服装集群基地,被誉为“中国牛仔第一城”,其中约有8成服装企业从事出口业务。 为支持传统产业拓宽海外市场,黄埔海关所属增城海关密切关注服装产业动向及企业发展需求,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讲和业务辅导,帮助企业主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用好用足AEO互认、中国-东盟自贸协定、RCEP协定等政策红利,扩大出口规模。据统计,今年1-8月,增城海关辖区企业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2亿元,同比增长22.3%。 新塘国际牛仔商贸城是全国最大的牛仔服装专业批发市场,拥有大量本地供应商,主要销售牛仔服装给海外客户。“新塘牛仔服装产业链条非常成熟,小微企业集聚,生产周期短、交货速度快,很受市场欢迎。但以前只能走传统的一般贸易,‘大订单’可能导致库存积压。现在市场形势变了,数字化、柔性化要求更高,对我们来说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塘国际牛仔商贸城负责人林良森说。 对此,增城海关大力扶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通过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措施,全链条理顺跨境电商转关、退货退税等业务堵点,搭建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与牛仔服装加工企业对接平台。目前,增城辖区已有超过200家本土服装企业商户借力跨境电商“东风”转型出口。 同时,针对传统产业焕新发展需求,该关联合地方政府部门调研摸底服装产业“触电”现状,结合不同企业的运营和外贸模式,宣讲与其相适配的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政策,借鉴龙头电商平台数字赋能模式,支持本地企业数智转型、扩大出口,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当前,广州东部中心正打造湾区纺织服装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推动纺织服装由传统制造向先进智造转型。增城海关将立足新塘牛仔集聚优势、品牌优势,坚持改革创新、服务提质,深化技贸研究、便利通关、政策惠企等措施,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大力支持地方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中国纺织)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09
2024
“飞针走线”赶订单!禹州市赵庄村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路 近日,在位于禹州市鸠山镇赵庄村的彩峰服装加工厂生产车间内,“哒哒哒哒”的缝纫机运作声此起彼伏,装领、拼缝、锁边……工人们操作机器“飞针走线”,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服装加工厂7月1日正式开业,这两天正在赶制波司登品牌羽绒服代加工的订单。”据赵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占领介绍,村里通过租赁的形式,盘活空闲房屋约300平方米,建起了这个加工厂,目前有2条生产线,拥有缝制设备30余台,已全部投入使用,吸纳了周边30余名群众就业。“村里有家工厂真好!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工资呢,守家在地,一年四季有活干,比之前外出打零工强多啦!”赵庄村35岁的村民宋雅说,自己每天上下班只需几分钟路程,不仅解决了收入来源问题,还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 产业兴,乡村兴。近年来,赵庄村坚持党建引领,除引进服装厂等发展项目外,还带领群众发展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种植100余亩,推动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互促发展,不断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这几天接连收到订单,还需要再招一些工人,不能耽误客户的需求。”面对一开业就订单不断,郭占领充满信心地说,乡亲们的钱袋子一定会越来越鼓、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08
2024
邓州穰东:从小地摊到百亿产业集群的华丽蝶变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南阳聚焦优势产业重抓重推,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让不少特色产业成为助力城市发展的生力军。今天就跟随记者走进邓州市穰东镇,了解这个从“小地摊”成长起来的“中国裤业名镇”。 【记者 何爽:裁剪、缝纫、包装、从一块布料到一条成品裤大概需要20多道的工序,用时大概需要40分钟。从无到有,再到加工产值和销售收入每年近百亿元的服装产业,穰东镇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年产成品裤装超3000万条。】 【邓州市跃聚隆服饰经营者 陈珍:最早的时候,生产出来的衣服,两个树之间挂个绳子,把衣服搭上面,就可以批发出去了,市场上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挤拥不动。当时,南阳这十三县市,都来到我们这边来拿货,不管进什么衣服,销路都很好。】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当时穰东生产经营的主要是中低档服装,没主导品牌领导,道路越走越窄,穰东服装产业在20世纪初出现断崖式滑坡,近80%的商户倒闭停产,整个市场一片冷清萧条。 【邓州市跃聚隆服饰经营者 陈珍:那时候几百件、上千件衣服都在家里压着,卖不出去,都感觉生意没有做头了。】 面对困境,穰东镇决定靠市场拉动加工,把服装市场做强做大。穰东镇先后启动了五一街、北京路等6个老市场升级改造,开始建设中国穰东国际商贸城、中原服装商贸城等现代化市场,全国唯一一个镇级的海宁皮草城也落户穰东。 【邓州市穰东镇服装行业协会 会长 李庆林:商贸带动产业,然后产业带动商贸,产业和商贸是互补的,政府出资、出人、出力、出技术,扶持服装产业项目发展。】 一系列密集举措落地后,穰东服装市场重现磁力效应,吸纳商户4000多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从“贴牌”逐渐转向打造自有品牌,金利达、磊傲、梦诗雅等80多个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穰东出现,从购料、裁剪、加工到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实现了从“地摊”到“中国裤业名镇的华丽“蝶变”。 【记者 何爽:在穰东镇服装产业园车间,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生产线都在开足马力赶制秋冬订单,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该产业园一期已建成16栋厂房,入驻企业22家,年产值超20亿元;二期项目即将开工,规划30栋厂房,入驻40余家企业,预计产值超40亿元。 【邓州市跃聚隆服饰经营者 陈珍:现在搬到园区,标准厂房、物业管理这些做的都比较专业,解决了我们很大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一口气租了一栋楼当做新的厂房,这个新厂大概有个6000多平,缝纫机、打板机等各类设备有200多台,员工有150多人,一年能产150多万条男裤。】 兴建服装产业园 “聚”优势补短板,邓州市穰东镇按照龙头带动、市场基础、园区集聚、产业集群的思路,搭建服装产业园,补齐规范化、规模化短板,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集聚效益和行业发展水平,让穰东服装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该镇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及“万人助万企”系列活动,招商外地龙头服装加工企业入驻,带动完善服装加工机械、布料、辅料、服装加工企业、产品包装设计制作、物流等系统产业链,已初步形成镇有现代化服装企业、村有“卫星加工厂”、户有个体工坊、新老市场互补共进、“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如今,穰东镇服装业拥有加工企业200多家,自主品牌62个,从事服装批发的商户近3000家,每年生产销售额达35亿元,拥有电商1600多家,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武汉、石家庄等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成为拉动豫西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之一。 【邓州市穰东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苏亚珍:下一步,穰东镇将以南阳市委七届七次会议精神为指引,重抓重推“五聚五提”,强力补齐服装产业的全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营商环境优度,着力打造豫西南服装产业生产加工基地、服装销售批零基地和服装商贸流通基地“三个基地”建设,夯实穰东镇服装产业的硬支撑。】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 1
  • 2
  • 3
  • 4
  • 5
  • 6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