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华纺链
登录
/注册
搜 索
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链服务
政策服务
平台扶持
设计联盟
外贸服务
关于我们
最新资讯
时尚前沿
市场情报
特色产业带
行业热点
11-04
2025
2025年1-9月纺织服装重点省市对美出口概况
2025年1-9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对美出口339.57亿美元,同比下降10.1%。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分别列全国纺织服装对美出口省市前五位,合计比重超八成。 01、2025年1-9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对美出口统计数据 02、2025年1-9月,纺织服装类重点商品对美出口前十名的省(市、区)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04
2025
2025年1-8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简报
概述8月,受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转口贸易监管持续收紧、国内促销政策逐步显效以及暑假旅游旺季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服装行业生产、出口、效益指标降幅加深,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内销保持小幅增长,行业运行严重承压。当前,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大、国内市场动力仍显不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尤为突出,支撑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 01、生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降幅比1-7月加深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同比下降1.38%,降幅比1-7月加深1.09个百分点。 02、内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2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1-7月放缓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6708.3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与1-7月持平。8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727.1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7月加快1.7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0964.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4%,增速比1-7月加快0.7个百分点。 03、出口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8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027.6亿美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1-7月加深1.4个百分点。8月当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1.5亿美元,同比下降10.0%,降幅比7月加深9.5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8月,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215.5亿美元,同比下降8.5%,降幅比1-7月加深3.7个百分点。8月当月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29.0亿美元,同比下降26.7%,降幅比7月加深16.6个百分点。 04、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1%,增速比1-7月放缓5.1个百分点。 05、效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652家,实现营业收入7620.51亿元,同比下降3.61%,降幅比1-7月扩大1.3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80.33亿元,同比下降17.9%,降幅比1-7月扩大3.7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3.68%,低于2024年全年1.23个百分点,低于1-7月0.0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 信息来源:中国服装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04
2025
服装产业里的单项冠军“船湾制服”
10月22日,醴陵国际会展中心内,“株洲工匠日”醴陵市第四届“醴陵工匠”发布活动举行。宣传片里一位“女裁缝”特别显眼,她就是来自船湾镇一家服装加工企业的易碧兰,也是该活动举办以来第四位获得醴陵工匠称号的“船湾服饰人”,显然殊荣背后是产业的支撑。服装产业是株洲第二个千亿产业,“天下服芦淞衣”全国知名。不过,在这个千亿产业里还有个单项“隐形”冠军,它就是醴陵“船湾制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年产值超50亿元,从业人员有上万人,船湾镇也是唯一获评“中国职业服装名镇”称号的小镇。 船湾制服的1.0版本船湾,地处醴陵、攸县和萍乡两省三县(市)交界处,古为水运重镇,因往来船只停泊而得名。从醴陵市区出发,沿着G106国道行驶,大约40来分钟,就到了船湾镇,沿线服装生产企业林立。船湾为什么选择了制服这个单品作为主产业?又是如何壮大的?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这座小镇。 船湾服饰起源于70年代末,起步可能比芦淞市场更早,最早是人民公社。醴陵市纺织服饰产业商会执行会长欧阳立新说,目前他正在整理船湾服饰发展史。当年,船湾镇位置比较偏,经济比较落后,“穷则思变,大家聚在一起想改变这种局面,当地裁缝多,有基础,于是1979年当地人民公社就办了第一个服装厂。”最开始,公社只有20来个裁缝,主要做涤纶裤子、纱手套、老年人的棉服等,产量不大。1982年,船湾出现了第一家民营服饰企业,开始生产商品服装,这些服装不仅进入县城的商场售卖,还会有去江西等地推销。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6年,船湾镇江南服装厂的谭建德去广西,在火车上遇到了全州水晶岗发电站的负责人,闲聊中对方问:“你们能不能在普通衣服上做些有识别性的标志?”谭建德接下了订单,回到船湾就开始打板设计、制作,就这样,第一套船湾制服应运而生。 不断自我升级的40年发展路随着第一批电力制服生产出来后,船湾服饰人敏锐地感知到“新市场”潜力巨大,逐步开始向动物检疫、农业、林业等行业制服拓展,船湾制服就此发展。“40多年的发展,船湾服饰经历了初探、转型、升级以及现在的数智化生产阶段4个阶段。”欧阳立新认为。1989年到2000年左右是船湾服饰的转型期,从商品服转到制服生产,从服装作坊到成立服装公司。到90年代,“船湾制服”的招牌逐渐声名大噪,业务遍及20多个省市,多家企业还成为了省部级标志服生产定点单位。2000年到2019年是船湾服饰的产业升级期,也迎来了一次次高光时刻。2003年,船湾服饰代表企业“韶峰”向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赠送了一批内着衬衣,韶峰服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船湾制服开始走出中国,迈向世界,在坦桑尼亚国防军、德国慕尼黑地铁站等,都能看见船湾标志服的身影,其执法行业的标志服生产也在全国同行中独树一帜。 2019年后,随着数智化时代到来,船湾服饰也紧跟时代步伐,插上了“数智”的翅膀。以当地龙头企业新姿服饰为例,公司里楼层分工明确,1楼是展厅和客服中心,2楼是生产夏装和成品包装车间,3楼是秋冬装防寒服生产车间和裤子生产车间,4楼5楼为仓库。生产车间内,半成品制服衬衫随着智能生产线的吊臂被送到工位上,工人再进行加工。企业根据生产加工顺序设置相应参数,然后由系统自动控制工件运输路线,输送到各工序进行加工。目前,企业定制效率提升300%,交付周期缩至7天。这是船湾服饰数智化升级的一个缩影。 职业服装看醴陵,醴陵服装看船湾 经过40年的发展,船湾职业服饰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已基本形成了集生产、供应、销售和自主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数据显示,醴陵市汇聚服装实体生产企业41家,注册企业595家,其中规上企业31家,培育了国盛、韶峰、新姿等代表性自主品牌,现有省级服装品牌6家(国盛、韶峰、新姿、欧辉、亚西欧、润富祥),现有服饰类专利数100余项,从业人员约有1.5万人,营销人员3000余人。总产值由2011年的5.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1.74亿元,14年间完成近十倍增长。2022年,醴陵(船湾)服饰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项目(一期)占地9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方,总投资8.1亿元,建有17栋标准工业厂房。打造了“生产+物流+生活”一体化的理念,目前已有湖南万祺等多家公司已经打包进驻。而在数智化升级过程中,人才少不了。据了解,在1万多从业人员中,当地就有高达1300余名技术管理人才。国盛、新姿、欧辉等部分企业还引进了专业技术人才,具备独立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破瓶颈,醴陵是这么做的船湾制服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比如,标志服饰产业属于纺织行业的细分赛道,市场受众比较狭窄。零散的采购模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下游订单,成为“小批量、多批次、多款式”的鸡肋,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上升。而中小船湾服饰企业缺乏专属设计师,集中于低端职业装生产,行业内卷现象突出,容易陷入价格战。为此,醴陵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高位推动产业发展。10月21日,记者到船湾镇前夕,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醴陵市委书记王利波率队赴船湾镇调研服饰产业,详细了解生产经营现状与未来规划。 今年6月,醴陵服饰产业链2025年工作调度会上就定下十分具体的“十个一”活动计划(即组织一场交流座谈会、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参加一场专业展会、组织一次外出考察、举办一场招聘会、举办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制作一本宣传手册、在瓷博会期间举办一场标志服饰展、组织一次银企对接会、召开一次电商平台对接会),以活动为抓手,促进产业发展。当地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围绕产业链招商,依托国盛、韶峰等龙头企业优势,构建“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体系。“走出去”,参加展会学习管理及销售方式,提高醴陵服饰知名度,讲好醴陵服饰故事。同时,联合醴陵陶瓷职校、湖南工大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共建实训基地,加强专业人才培育。为提升议价能力,推动企业组建产业联盟联合接单;对接株洲服饰千亿级产业链,完善“原材料-生产-物流”一体化布局;培育龙头,以文化营销提升品牌价值,调动各方面资源向产业集聚。作为醴陵市继陶瓷、花炮之后的第三张产业名片,船湾服饰势必“裁剪”出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株洲报道 图片来源:醴陵融媒)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28
2025
上天入地的产业用纺织品效益如何?看一看1-8月行业运行状况
2025年1-8月,世界经济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关税冲击、产供链碎片化等多重挑战中艰难前行,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呈现温和放缓趋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增速放缓、出口韧性较强但仍面临挑战。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整体平稳,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缓。生产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同比增长4.5%;帘子布的产量同比下降5.6%。经济效益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利润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营业利润率为3.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1-8月非织造布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8%和7.4%,营业利润率为2.9%,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绳、索、缆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1.1%和2.8%,营业利润率为3.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纺织带、帘子布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4.8%和15.7%,营业利润率为3.2%,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篷、帆布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4.5%和14.1%,营业利润率4.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他产业用纺织品(包括过滤、土工用纺织品等)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7%和9.8%,5.6%的营业利润率为目前行业最高水平。 国际贸易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海关8位HS编码统计数据),2025年1-8月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出口额为2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行业进口额为35.9亿美元,同比增长3.5%。分产品来看,2025年1-8月,行业最大出口产品产业用涂层织物的出口额为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非织造布的出口额位居行业第二,达到28.2亿美元,同比增长5.8%,同期出口量为110.8万吨,同比增长12.2%;毡布/帐篷的出口额为26.5亿美元,同比下降6.8%;一次性卫生用品(尿裤、卫生巾等)的出口额为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其他重点产品方面,产业用玻纤制品、线绳(缆)带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和革基布的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3.6%、3.3%、1.9%和1.2%;擦拭类产品方面,擦拭布(不含湿巾)的出口额为11亿美元,同比下降3.4%,湿巾出口额达到7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美国、越南、日本是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前三大出口市场,2025年1-8月,我国对美出口额为33.2亿美元,同比下降7.4%,对越南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21.4亿美元和1.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1%和1.7%。前8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产业用纺织品价值170.8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占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0.1%。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28
2025
2025年9月份亚麻产品进出口统计
(文章来源:中麻协)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28
2025
2025年1-8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简报
概述8月,受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转口贸易监管持续收紧、国内促销政策逐步显效以及暑假旅游旺季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服装行业生产、出口、效益指标降幅加深,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内销保持小幅增长,行业运行严重承压。当前,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大、国内市场动力仍显不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尤为突出,支撑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 01、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降幅比1-7月加深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同比下降1.38%,降幅比1-7月加深1.09个百分点。 02、内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2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1-7月放缓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6708.3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与1-7月持平。8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727.1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7月加快1.7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0964.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4%,增速比1-7月加快0.7个百分点。 03、出口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8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027.6亿美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1-7月加深1.4个百分点。8月当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1.5亿美元,同比下降10.0%,降幅比7月加深9.5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8月,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215.5亿美元,同比下降8.5%,降幅比1-7月加深3.7个百分点。8月当月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29.0亿美元,同比下降26.7%,降幅比7月加深16.6个百分点。 04、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1%,增速比1-7月放缓5.1个百分点。 05、效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652家,实现营业收入7620.51亿元,同比下降3.61%,降幅比1-7月扩大1.3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80.33亿元,同比下降17.9%,降幅比1-7月扩大3.7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3.68%,低于2024年全年1.23个百分点,低于1-7月0.0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28
2025
2025年1~8月主要毛纺产品市场情况
国际毛纺市场快讯:2025年1~8月主要毛纺产品市场情况2025年1-8月欧盟毛纺产品进口额(欧盟区外进口)合28.2亿欧元,同比增长1.4%。1-7月欧盟进口毛纱线、毛织物、毛梭织服装金额同比分别下跌3.1%,0.7%和1.9%,跌幅较上半年水平明显收窄,毛针织服装进口额增速进一步扩大,同比增长6.2%。欧盟毛纺市场恢复趋势较为明显。 2025年1~8月日本毛纺产品进口额1071亿日元(约合7.1亿美元),同比下跌7.8%,延续了近几年日本毛纺市场较为疲软的态势。两类最主要的毛纺产品均呈现调整和回落趋势,其中,毛针织服装进口额368亿日元,同比增速1.3%,增幅明显回调,毛梭织服装进口额317亿日元,同比下跌16.2%。 (文章来源: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21
2025
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今天(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增长5.4%。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21
2025
前三季度出口2217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分化加剧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快讯,今年前9个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216.9亿美元,同比下降0.3%。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表现分化态势加剧,其中,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品出口额为10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增幅较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服装出口额为1152.1亿美元,同比减少2.5%,在当前复杂外贸形势下,服装出口压力加大。以人民币计,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6万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纺织品出口7641.5亿元,同比增长3%;服装出口8268.5亿元,同比减少1.6%。 、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我国纺织企业积极推动市场结构优化,持续拓展亚洲、欧洲及“全球南方”等新兴市场,逐步构建更具韧性与多元化的全球市场布局。1~8月,纺织行业对全球近七成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正增长,其中对欧盟、英国、日本、柬埔寨、尼日利亚等市场表现良好,有效对冲了美国市场份额下滑带来的影响,为行业整体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从9月单月数据来看,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44.2亿美元,同比下降1.4%,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其中,纺织品出口表现稳健,出口额达119.7亿美元,同比增长6.4%,达到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反映出我国纺织产业链上游的较强发展韧性。相比之下,服装出口仍面临下行压力,当月出口额为124.5亿美元,同比下降8%,主要受部分市场需求疲弱及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影响。 展望四季度,预计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延续波动放缓态势。建议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形势与主要市场需求的前瞻性研判,提升风险预警能力与供应链弹性。在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应把握国内消费升级机遇,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与渠道效率提升,增强内外市场协同能力,系统构建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可持续增长路径。 信息来源:纺织国际产能合作 (文章来源:纺织国际产能合作)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0-20
2025
市场“冰火两重天”,纺纱企业三箭齐发冲刺四季度
进入四季度,纱线市场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主营差异化纱线的企业订单排至12月,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而生产常规棉纱的厂商开机率不容乐观,库存积压。当前,虽然传统旺季行情偏淡,但纺纱企业冲刺四季度的步伐却丝毫没有放慢。 跳出常规产品“舒适圈”全球纺织品消费趋势正从“功能满足”转向“场景细分”,年轻世代对“时尚+流行”,妇幼群体对“亲肤+舒适”,银发一族对“健康+安全”的需求交织,倒逼纺织企业跳出同质化,以品种创新开辟竞争新赛道。记者了解到,创新开发多品种纱线的企业,订单仍然供不应求。 湖南科力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嘉纺织”)目前年产高端针织纱超过2万吨,年产值突破6亿元,产品主供耐克、阿迪达斯、巴拉巴拉等知名品牌服装制造商。 当前,科力嘉纺织的在手订单已经排至两个月后。企业近两年推出的新产品,为科力嘉纺织带来了实打实的利润。“2024年,企业从原料的精细把控起步,对原料长度、细度、强度等关键指标优中选优,深化工艺优化;针对梳棉针布型号潜心钻研、精细调整精梳落棉、革新细纱牵伸工艺,成功开发出针织高支纱系列。产品投产后,短短数月就实现了销售额1200万元,获得利润200余万元。”科力嘉纺织副总经理徐汕文介绍,不仅如此,面对市场对环保产品的热切需求,企业成功开发再生棉环保系列品种。2024年全年累计生产再生棉系列品种超800吨,销售额高达2400余万元,利润突破500余万元。 徐汕文表示,进入今年四季度,企业将继续创新,主攻超柔针织纱和针织竹节纱,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抢占高端市场。 河北雪洋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洋纺织”)目前订单已排至12月。企业销售总经理李会超表示,雪洋纺织能在行业调整期站稳脚跟并实现发展,关键在于精准把握“产品多组分差别化”这一核心方向。为打破同质化竞争僵局,企业专门聘请深耕差别化纤维领域的专业人才担任生产负责人,围绕“小品种、多批量”的产品策略开展研发生产,精准匹配市场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雪洋纺织始终将研发创新置于重要位置,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既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又不断推动新产品迭代,为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筑牢根基。 赢取绿色品质“入场券”在“双碳”目标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下,市场对纱线的评判标准已从物理指标升级为全生命周期绿色价值指标,不少纺纱企业坦言,客户既要纱线强力、条干、毛羽等质量指标过硬,更要纱线碳排放、可回收性、生物降解性等绿色属性突出。 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纺织”)对四季度的生产信心满满。这家企业的纱线品质密码,融入在“全链路绿色管控”中。据企业相关负责人王兆生介绍,在原料端,企业大量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新疆棉和GRS认定的回收再生纤维等优质低碳原料,并建立健全供应商碳足迹追溯体系。在生产端,企业依托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优势,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纺纱系统推动吨纱能耗降低12%。在成品端,企业每款纱线都记录着“绿色身份证”数字化痕迹,标注碳减排量、可降解周期等核心数据。 “国内头部运动品牌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看纱线的强度,更关注它的‘绿色基因’。长源纺织的产品不仅有检测报告,还有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效益数据,这让我们在终端市场推广时更有底气。”王兆生表示,当前,纱线的绿色品质已经成为高端客户市场的准入门槛,纺纱企业要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绿色标准,形成优质优价、绿色增值的良性循环。 同样以高端客户为目标的,还有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凯新材”)。 “我们的客户一部分是国外知名运动品牌,这些客户对产品环保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生产纱线的原料来源是塑料瓶和废旧纺织品。这些废弃物通过先进的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制成纺织的原材料母粒,再经过熔融、纺丝、纺纱等一系列工序,变身为高品质的环保再生纱线,实现了从纺织品到纺织品的闭环回收体系。”正凯新材技术研发部副主任姚园园介绍,当前企业订单供不应求。 化学法聚酯纤维再生循环利用项目是正凯新材实现“点废成金”的支撑,该项目配备了5万锭高性能环锭纺和24台先进的涡流纺生产设备,形成了强大的产能基础。其产品线丰富多元,涵盖色纺原生及再生系列、纤维素系列色纺纱等,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产业用纺织品等多个领域。项目年产能超过1.28万吨,单条生产线年产值预期均超1000万元。 跑出数字产线“加速度”从单线自动化到整线智能化,从数据孤岛到全域互联,下半年纺纱企业普遍加快了数字化转型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智改数转的甜头,对于冲刺全年业绩信心十足。 科力嘉纺织联合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等技术力量,投入超1200万元打造智能制造车间,引入138台(套)智能装置,构建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制造标杆车间的应用,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53%、运营成本降低22%。 “硬件升级是基础,真正的智造核心在于数据的贯通。过去查订单、找问题要跑遍车间,现在打开手机App 就能实时查看。”科力嘉纺织总经理何新华介绍,系统可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订单完成率、能耗数据等,管理人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第一时间掌握生产动态,实现精准决策。当前,团队自主开发的纺纱设备控制系统已申请软件著作权,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生产节奏。 当纺纱车间的设备数据打破孤岛,当质量追溯从模糊走向精准,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源智纺”)用互联网+纺纱MES工业互联网系统,重新定义了流程质量追踪的价值。如今,在顺源智纺的5G智慧车间,几十万个纱锭在数字化系统的精准控制下高速旋转,平均每小时产出20吨优质纱线。其打造的5G高品质混纺纱柔性化智能生产线更是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数字化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实现了整条生产线所有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和自动汇总。”顺源智纺副总经理管卫东表示,为打通数据孤岛,顺源智纺还联合高校合作研究开发了互联网+纺纱MES工业互联网系统,将车间内不同厂家的设备,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到一起并汇入中央机房呈现在顺源智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建成生产设备端、远程电脑端、手机端全联通的统一集成数据平台,实现对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工艺参数远程调控、生产进度动态预测、分析报表自动生成、客户订单实时追踪等功能。 “冲刺全年业绩,我们信心满满。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深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探索积累智能纺纱经验和工厂复制标准,优化提升项目的整体运行能力和水平。”管卫东说。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上一页
1
2
3
4
5
6
7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