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华纺链
登录
/注册
搜 索
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链服务
政策服务
平台扶持
设计联盟
外贸服务
关于我们
最新资讯
时尚前沿
市场情报
特色产业带
行业热点
03-24
2025
纺织销售边际改善 国内棉价谨慎乐观——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25年3月17-21日)
【概要】本周,国内棉花价格横盘为主,国际棉花价格偏弱震荡;国内棉纱价格由稳转跌,国际棉纱价格继续下跌。短期,美国对等关税即将生效,或加速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基本面上,预计美棉出口销售持续承压,市场聚焦于3月底发布的美国农业部美棉意向种植面积。国内促消费政策向棉纺织产业链中上游传导有所体现,预计国内棉价谨慎乐观。 一、价格回顾本周,纺纱、织布企业开机率延续高位,棉花、纱线出货相对顺畅,棉花报价近期有所上调;由于上下游企业利润维持低位,交易较为谨慎,国内棉花价格横盘运行。郑棉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3635元/吨,较前周下跌17元/吨,跌幅0.1%;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4820元/吨,较前周持平。 国际市场上,2月美国零售数据低于预期,表明美国经济面临压力,拖累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美棉出口数据显示上周装运量维持8.34万吨的较高水平,但签约量由前期的6万吨左右水平下滑至2.89万吨,中国对美棉加征关税的影响已显现,国际棉价偏弱震荡。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66.23美分/磅,较前周下跌0.35美分/磅,跌幅0.5%;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75.61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3159元/吨(按1%关税计算,不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上涨58元/吨,涨幅0.4%。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1661元/吨。 国内棉纱价格由稳转跌,国外棉纱价格继续下跌。本周,国内C32S普梳纯棉纱均价21067元/吨,较前周下跌38元/吨,跌幅0.2%;常规外纱均价21640元/吨,较前周下跌16元/吨,跌幅0.1%。常规外纱均价高于国产纱565元/吨,较前周收窄14元/吨。涤纶短纤价格6760元/吨,较前周下跌12元/吨,跌幅0.2%。 二、市场形势展望国际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升级,权威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国际棉价或将承压运行。美国宣布将于4月2日对所有贸易伙伴国征收对等关税,预计将有更多国家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商品进口成本上升,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3月中下旬,权威机构先后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经合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3.3%下调至3.1%,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由2.6%下调至2.3%。棉花市场上,我国对美棉加征15%关税后,近期美棉出口签约量已出现明显下滑,预计后期美棉出口装运量也将有所萎缩,拖累国际棉价承压运行。此外,美国农业部将于3月底公布2025年美棉意向面积。在2月份,美国农业部曾预测2025年美国植棉面积同比减少10.6%至1000万英亩,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同比减少14.5%至956万英亩,预计美棉种植面积同比下降的大趋势难以改变。考虑到当前美棉价格持续低迷,美棉种植面积降幅是否会超过此前预期需密切关注。 扩内需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货币宽松政策将适度推进,国内棉价走势谨慎乐观。在国内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广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将家纺产品列入消费品补贴范围。据商家介绍,自家纺补贴实施以来,单价基本上能提升5%左右。3月21日央行一季度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提出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依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棉花市场方面,国内棉花春播即将展开,新疆农资价格有所上涨,预计2025年棉花种植成本将有所增加。纺织市场方面,近期棉纱销售延续薄利促销,纱线出货相对顺畅,暂未出现大面积累库现象。综合考虑促消费政策的落实、货币宽松政策的推进、农资价格的上涨以及棉纱库存压力不大等情况,短期国内棉价预计谨慎乐观。 (文章来源:中国棉花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21
2025
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
2025年伊始,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扩大,美国连续对我纺织服装产品加征关税、美取消对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关税豁免(暂停)等措施对我出口造成明显冲击。在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高的情况下,2025年前两个月纺织服装出口出现小幅回落。根据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美元计,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同比下降4.5%,其中纺织品出口212.2亿美元,下降2%,服装出口216.6亿美元,下降6.9 %。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人民币计:2025年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3082.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4%,其中纺织品出口1525.5亿元,下降0.9%,服装出口1557.4亿元,下降5.8%。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美元计:2025年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下降4.5%,其中纺织品出口212.2亿美元,下降2%,服装出口216.6亿美元,下降6.9 %。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品出口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20
2025
传统旺季需求稍有好转,郑棉连跌终翻红,红海局势升级,恐影响航运
本周,郑棉连跌两日,在13600附近得到支撑,3月19日终于翻红了! 3月19日,郑棉主力合约收13645元/吨,涨55元。 巴西棉或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最大受益者受累于金融市场的普跌情绪,近日期棉持续下跌,3月19日,ICE棉花期货价格区间震荡,盘中最高触及66.52美分/磅,最低下探66.11美分/磅。不过美棉种植意向的降低,ICE棉价下方空间或已不大。从上周USDA和BCO最新发布的供需报告来看,全球及我国国内未来一年供需偏宽松的情况延续,价格向上驱动暂时缺乏,金三银四传统旺季如业内预期表现一般,市场虽稍有所热络但并不火爆。特朗普政府对我国加征关税,我国对美棉加征15%关税作为反制,或让巴西棉成为这轮摩擦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内部通胀压力提升,我国也面临通缩压力,本可互补的经济体被迫陷入互相伤害境地,引发市场对需求的担忧,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不排除后续双方进一步加征关税的可能。 当前,巴西棉花播种完成,美国棉花出口一般,美棉主产区干旱回升,美棉种植在即,种植面积有大幅减少预期。上周美棉出口较前一周有所增强,但中国解约较为明显,中美互加关税不利于美棉出口。从目前看郑棉,关税的冲击短期对于价格影响得到消化,但中长期对于中国纺服出口的影响仍有待观察。当地时间3月18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双方谈到了乌克兰冲突中和平与停火的必要性,且都同意这场冲突需要以持久和平结束。 尽管美元指数继续走弱,不过在俄乌冲突缓和及美俄关系改善预期下美原油再度走低,叠加美国谷物下跌,美棉继续回落。特朗普政府变数较大,特朗普曾表示,将于4月2日对来自多个国家的商品实施新一轮关税,之前也有表示,将不早于4月份与中国进行磋商,建议关注该时间节点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 红海局势升级,恐影响国际航运但国际局势不太平,今年1月16日,在相关各方推动之下,延宕15个月之久的巴以冲突终于看到了结束的曙光。巴以停火协议才过去两个月,和平曙光刚显现,美国与胡塞武装的你来我往,再度给这一地区的和平蒙上阴影。特朗普近日突然下令袭击也门胡塞武装。很快,受到打击的胡塞武装也不甘示弱,誓言报复。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发表电视讲话称,胡塞武装“将以升级应对升级,袭击红海的美军航母、军舰和美国船只。”马利克·胡塞指责美国“将海洋变成战场,影响国际航运。” 央视新闻消息,胡塞武装16日表示,为报复美国的军事行动,胡塞武装袭击了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在未来一段时间,红海地区的危局恐怕会继续升级。这样的背景下,或出现更大冲突升级风险,给整个国际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中国纱线网提醒相关企业注意航运线的安全以及运价等因素的变化,之前的航运涨价是否重演取决于美国与胡塞武装这场不对称的“战争”。 美棉偏弱影响下,郑棉低位震荡调整美棉走势偏弱拖累国内棉花市场,目前国内棉花供应保持充足,下游需求表现偏弱,郑棉继续低位筑底。国内纺织产业基本面变化不大,市场订单稀少,旺季需求或推迟,市场信心不足。棉花工商业库存均处历史高位,棉纱和坯布库存亦处高位,郑棉上方面临高套保需求,抑制上方空间和上行节奏。 国内棉花市场方面,受ICE美棉走势带动等多方面影响,郑棉期价重心震荡下移,整体波动幅度仍然较小。短期郑棉难以打破震荡区间,上下方驱动力度均有限,仍以区间波动为主,后续变局可能在于新棉播种及天气层面影响。当前国内棉花库存虽高,但进口棉因配额紧张,近期库存消化较快。 国内现货成交偏弱,纺企采购仍然谨慎,以刚需备库为主,增量备库意愿不强。下游纺织订单有所增加,成品走货略有好转,棉花基差走强,随着棉价下跌,下游补库积极性稍增,然而在盈利水平较低的当下,采购力度较为克制。纯棉纱市场成交依旧尚可,21支以及40支棉纱交投气氛相对较好。 综合来看,宏观不确定性将继续影响棉价,棉花供需宽松基本面没有改变,基本面需求好转,现货交投氛围转暖,但棉价上方有套保压力抑制。短期下游成品走货边际好转,纺企原料库存偏低,对棉价形成支撑,但目前纺织企业效益不佳,大多仅维持微利状态,在供需宽松及套保压力下,郑棉上方空间有限,短期或维持在13500-13900元/吨区间内震荡,市场不确定性较强,后续继续关注消费实际复苏情况以及新棉播种期数据,同时贸易摩擦仍存不确定性,需保持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纱线网、国投期货、南华期货、正信期货、国都期货、光大期货、中信建投期货研究、钱江晚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20
2025
2024年中国麻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麻纺织行业作为小众独特历史经典和民生产业,充分发挥行业资源、生产和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依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麻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出口交货值等主要经济运行效益指标同比均有较高增长,亚麻纺纱锭规模接近80万,占全球亚麻纤维加工产能70%左右,大麻、苎麻、黄麻等纤维纺织规模也稳中有升。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不含麻制服装及附件的麻纺织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7.1%,行业企业盈利状况较好。 一、2024年麻纺织行业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麻纺织及染整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和出口交货值较2023年都实现了较高的增长,分别为17.52%、15.9%、9.1%、13.1%和8.1%,远高出同期纺织行业、纺织业整体水平,见图1。这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更离不开麻纺织产品的独特性能带来的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优势、国内麻纺织行业的完整产业链优势以及企业设备技术工艺等创新带来的生产贸易新优势。 从季度环比数据看,2024年麻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一季度比2023年四季度利润增幅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新年假期影响;2024年二季度企业盈利水平环比转正回升,三季度环比又回落转负(见图2)。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料供应近两年发生巨大变化导致亚麻和大麻原料产生巨震而引发了市场的急剧变化。2023~2024年度欧洲亚麻纤维的“冰火两重天”带来了业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动荡”。2024年四季度企业出口交货值环比增幅较高,这与麻纺织行业运行的季节性特点有关,也不排除年底抢出货以及美国总统新任期对进口产品加收关税等因素影响。 对比2024年麻纤维纺前加工和纺纱业以及麻织造加工业分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环比数据可以看出,原料价格的起伏对上游纺纱环节的影响更为明显,价格的起伏对纺纱企业冲击更大。麻织造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变化与麻纺织行业经济指标变化较一致,这与麻织造加工业所处的产业链环节有关。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麻纺织行业企业经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指标同比增幅分别为:18.24%、9.65%、10.61%和4.42%,同期纺织业对应指标同比增幅分别为3.33%、5.06%、4.23%和-5.20%,对比这些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可以看出,麻纺织行业企业在盈利指标上有着不错表现的同时,由于原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指标大幅度上升。麻纺织行业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有提升空间,也是行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二、2024年麻纺织行业进出口分析麻纺织行业细分类别多(亚麻、大麻、黄麻、苎麻等)、体量小且“两头在外”特点突出,主要原料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亚麻纤维及短纤进口19.5万吨,黄麻纤维及短纤进口为29621吨,大麻纤维及短纤进口9275吨。其中,2024年亚麻打成麻进口数量为9.35万吨,比2023年14.32万吨大幅减少35%,同期短麻进口9.89万吨,历史上首次超过打成麻的进口量;大麻纤维和黄麻纤维进口量较2023年也均有大幅增加,分别为114.46%和77.80%。究其原因, 2023年欧洲亚麻歉收导致亚麻打成麻原料短缺、价格上涨,企业寻求亚麻打成麻的替代原料,以及部分产品从纯亚麻转向亚麻混纺,进而带来了亚麻二粗和其他麻类纤维的需求量增加。 2024年麻纺织产品(包括:纤维、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23.81亿美元,与2023年同比增长27.13%,其中亚麻纺织产品出口占比为80%左右。 (一)麻纺主要原料进口情况1、亚麻纤维进口情况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麻纤维进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亚麻、黄麻纤维主要依靠进口。其中,亚麻纤维进口呈相对平稳态势,近五年都在20万吨左右,占比超过麻纤维(亚麻、苎麻、大麻、黄麻)进口量80%。2024年中国亚麻纤维进口总量为19.5万吨。由于2023年亚麻歉收导致打成麻原料短缺,对短麻的需求增加,2024年短麻进口量历史上首次超过长麻(打成麻)的进口数量。见图3、 亚麻纤维进口国别从进口国别看,2024年法国、比利时、埃及依然是中国亚麻纤维主要进口国。因原料短缺而寻求更多渠道,2024年自白俄罗斯、俄罗斯的亚麻纤维进口量有所增加,且来自越南的进口主要以在越南进行初加工的亚麻短纤为主。2024年亚麻纤维进口主要国别见图4。 亚麻纤维进口价格2023年欧洲亚麻歉收,2024年中国进口亚麻打成麻纤维数量大幅下降。但2024年欧洲亚麻又丰收,长纤维产量创历史记录。因此,2024年第四季度,亚麻纤维价格开始大幅度下跌,给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见图5、图6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由于2024年欧洲和埃及都大幅增加了亚麻种植面积,并且获得大丰收,因此终止了亚麻纤维价格的高涨,并转而回归正常的市场价格。受原料供应影响造成亚麻打成麻价格的剧烈波动在预料之中,但是速度过快导致企业难以适应。从目前情况看,2025年亚麻纤维、纱线和坯布价格已在底部区域,市场也已恢复正常,国内市场需求有望较2024年有大幅增长。 2023年打成麻价格的上涨以及2024年打成麻的短缺带来了亚麻二粗需求量的增长。从图中看出,2023~2024年,亚麻二粗的进口数量和价格变化趋势与打成麻的进口数量和价格变化趋势相呼应。 2、大麻纤维进口情况随着中国大麻纤维纺织产业的发展和大麻产品的宣传推广,市场对大麻纤维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近年来中国大麻纤维的进口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见图7)。2024年进口大麻纤维及短纤9275吨,比2023年增长115%,进口国包括法国、比利时、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荷兰和美国。随着2024年东北大麻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以及亚麻原料紧张态势的缓解,2025年大麻原料进口增幅预计将会有所减少。 3、黄麻纤维、纱线进口情况中国黄麻纤维主要依靠进口,主要进口国为孟加拉国,自菲律宾和印度有少量进口。2024年中国进口黄麻纤维数量为29621吨,比2023年增长77.8%,创近五年黄麻纤维进口数量新高。其中,自孟加拉国进口黄麻纤维28775吨,占总进口量的97.1%。2024年中国进口黄麻纱线为110382吨,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见图8、图9。 \ (二)麻纺主要原料进口情况2024年中国麻纺织产品出口金额为23.8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27.1%。2020~2024年间,除苎麻纺织产品出口金额年均增长率为负外,亚麻、黄麻和大麻纺织品的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均为两位数。2024年中国麻纺织产品出口贸易伙伴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主要包括各类麻纱线、织物以及麻制床上用品和麻制餐桌、盥洗和厨房用品等。 1、亚麻纺织品出口情况2024年麻纺织产品出口中,亚麻纱线、织物出口金额占比为79.3%(见图10)。其中亚麻纱线出口1.79万吨,同比小幅增加1.75%,出口金额2.92亿美元,同比增幅21.22%。亚麻织物出口总计34071万米,其中纯亚麻织物7137万米,亚麻混纺织物24256万米,同比增幅分别为7.74%、-9.72%、14.25%;出口金额同比增幅分别为30.83%、22.82%、39.46%。 虽然受到原料减产的影响,纯亚麻纱、纯亚麻织物出口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由于价格上涨,纯亚麻纱的出口金额依然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亚麻混纺面料近年来快速增长,弥补了亚麻原料短缺造成的影响。见图11、图12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亚麻纱出口主要集中在印度、意大利、土耳其、葡萄牙、孟加拉国以及越南等国家;亚麻织物出口则主要集中在以孟加拉国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在这些地区做进一步加工后再销往全球市场。 2、苎麻纺织品出口情况2024年中国苎麻纱线出口282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苎麻织物出口1189万米,比2023年下降34.41%。虽然苎麻织物出口数量下降幅度比较大,但2024年苎麻织物内销十分紧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见图13、图14 2024年中国苎麻织物主要出口国家为韩国、荷兰、巴西、土耳其、西班牙、印度、多哥、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德国。 3、大麻纺织品出口情况2024年大麻纤维受亚麻原料短缺影响,市场供不应求,有一部分纤维主要起到替代亚麻的作用。2024年中国大麻纱线出口499吨,同比减少20.89%;大麻织物出口319万米,同比增长25.80%。见图15、图16 2024年中国大麻织物主要出口国家为柬埔寨、德国、越南、日本、斯里兰卡、南非、韩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西班牙、印度、加拿大、美国、荷兰和尼加拉瓜。 4、黄麻纺织品出口情况黄麻纱线出口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2024年黄麻纱线出口3264吨,比2023年增长36.72%;黄麻织物出口1171万米,略低于2023年出口。见图17、图18 从黄麻纱线和黄麻织物出口国别来看,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是环保意识较强,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受气候影响,黄麻产品更加适合当地气候。 2024年,中国黄麻纱线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德国、荷兰、法国、日本、波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英国、韩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和马来西亚;中国黄麻织物主要出口国家为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德国、美国、法国、越南、西班牙、荷兰、古巴、波兰和澳大利亚。 5、麻制品出口情况中国麻纺织产品出口中,麻制床上用品,麻制餐桌、盥洗及厨房用品和麻制装饰用品为主要出口麻制品。2024年中国麻制品出口金额为6.94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36.4%,其中麻制床上用品出口2.04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18.4%,麻制餐桌、盥洗及厨房用品出口1.15亿美元,比2023年大幅增长117.8%。随着人们对麻制品舒适、健康、绿色等优良特性的了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麻制品。见图19、图20、图21 综上可以看出,终端麻制品出口多为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而亚麻纱线、织物作为中间产品,多出口到麻纺织产业下游加工能力强的国家和地区。这符合作为消费品和民生产业的麻纺织行业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产业发展规律。 三、2025年麻纺织行业展望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麻纺织行业依然面临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和内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挑战,但也有2025年中国经济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并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全年重点任务之首等“政策红利”带来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25年年初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给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的麻纺织行业企业带来了信心,指明了发展方向。 虽然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会有一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麻纺织行业小众独特,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我们要利用国内超大规模潜在市场优势和全方位扩大内需政策导向,充分发挥麻纺织终端产品覆盖百姓日常、自带绿色健康基因,更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绿色、时尚、健康等美好生活消费需求的独特优势,扩大内需市场份额。 麻纺行业经历了2023年和2024年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目前原料价格已经基本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观望气氛已经消失,我们预计2025年麻纺织品市场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文章来源:中麻协)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19
2025
开了好头!1~2月我国工业经济向新向好发展
国家统计局3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1—2月我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其中多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数据表明,1—2月我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加快 ●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 ● 制造业增长6.9%。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加快0.2个百分点。 ● 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7%、30.2%、27.0%。 ● 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 ●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5%。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 ● 制造业投资增长9.0%。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其中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6.4%、31.9%、31.6%、27.1%。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组数据,1—2月,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17
2025
我国年产服装超700亿件,纺织服装消费潜力巨大!
“中国服装年产量超700亿件,可为全球每人提供约8.75件衣服。”在近日召开的中纺圆桌第十九届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透露,2024年,我国纺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纤维加工总量稳定在6000万吨以上,占据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半壁江山,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连续5年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 纺织行业筑牢国民经济根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孙瑞哲指出,作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满足内需市场、激活市场动力、牵引转型升级,是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任务,也是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动力引擎。 作为"衣食住行"民生需求之首,纺织行业已形成涵盖纤维加工、纺纱织造、印染整理、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的完整产业体系。截至2025年,我国纺织业年营收规模突破12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5%,吸纳就业人口逾2000万人,在稳增长、保民生、促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1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行业领军企业正加速推进技术革新智能制造: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构建"黑灯工厂",如长源纺织的络筒机械手实现秒级精准接头,眨眼间就完成了从管纱到优质筒子纱产品的卷绕接头工作。主控室实时监控百万级数据节点。 材料革命:突破阻燃莱赛尔纤维、石墨烯混纺纱线、聚乳酸纱线等新型材料研发,阻燃莱赛尔纤维是一种高新技术纺织新材料,不仅具备柔软、透气、吸湿、亲肤等优良特性,还具有持久的消防阻燃、热防护性能和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以及低碳排放等工艺技术创新性。 工艺创新:经编机械装备制造业引进德国智能提花技术,开发出兼具防火、防静电功能的工业纺织品,产品附加值提升60%。 02 双碳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行业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形成三大绿色发展路径 清洁生产:推广无水染色、数码印花技术,印染环节不仅减少了淡水资源的消耗,还有效降低了染色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从而减轻了对水体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此外,简化流程使得无水染色技术在能源和化学品使用上更为节约,进一步降低了整体的碳足迹。 循环经济:建立废旧纺织品分级利用体系,循环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2025年,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 能源转型:头部企业光伏装机容量超300MW,山东鸿天集团旗下3家大型工厂实现100%绿电自给,印绣花中心设置污水处理设备,每年通过数码印花加工300万件服装裁片及成衣的项目完成环境保护验收。 安徽华茂集团坚持以绿色环保为发展前提,打造“5G+智慧产业园”。5年时间先后建成投产三个智能化纺纱工厂,智能升级改造一个10万锭规模的纺纱老厂,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综合成本下降35%,能耗降低25%,用工减少70%,经济效益显著,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案。 03 数字转型:重塑产业价值链条行业通过数字赋能转型升级,重塑产业价值 全链路数字化改造:头部企业构建"云-边-端"协同体系,通过设备联网率突破85%实现生产可视化。江苏捷锋帽业部署的MES系统可实时追踪2000余台设备运行状态,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72小时,异常停机率降低至0.3%。 数字孪生技术突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设计师可以直观地看到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等进行优化,确保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具备最优的性能和品质。 AI赋能纺织自定义:万事利集团自主研发的AIGC设计大模型,拥有超过50万花型数据库和300多种图像算法,能够为全球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丝巾且不重样,让每位消费者都成为“丝巾艺术家”。借助万事利GBART数字化绿色印花一体机,用户在小程序上完成丝巾设计后,可以随即进入定制化生产流程,最快只需24个小时就能收到这条专属丝巾。 溢达纺织基于人工智能集成大模型自主开发的智能配色系统,能够自动提供调色配方,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误差。通过AI技术的不断训练和学习,客户一次通过率已从80%提升至92%,该系统显著减少了调色师个人经验的依赖,从而提升了染色的准确性和效率。 04 民生保障:织密就业与社会责任网络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承担特殊使命 就业吸纳:形成中心工厂+卫星工厂+协作点产业模式,推动“百镇千村”工程快速布局,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推动实施“巧媳妇”工程,打造优质产能1500亿元,成功转化70多万留守妇女成为合格产业工人,带动20多万贫困家庭实现脱贫、增收致富。 技能传承: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江苏纺织职院"校中厂"项目年均输送高技术人才2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98%。“厂中校”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教学模式对标岗位技能要求采取集中岗前企业培训、基础岗位实习、转岗实习、轮岗实习等阶段性实习,实习三个月后,由公司和学校双方共同进行实习考核。与传统的顶岗实习不同,实习全程由学校和企业双重把控,是新型校企协同育人特色学徒制。 公益实践:行业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2023年中央投入1.2亿元用于新疆棉农技术培训,惠及农户5.6万户。 05 文化赋能:纺织非遗焕发新生行业通过"科技+非遗"激活传统工艺价值 数字纹样库建设:苏州丝绸博物馆携手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通过数字化手段,宋锦、缂丝、苏绣、漳缎等丝绸非遗技艺的独特织造方式得以清晰展现,样本的数字采集总容量高达3.75TB,设计师可通过智能生成系统快速获取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图案。 智能织造设备:苏州宋锦研究所研发云锦生产效率提升20倍。研发出符合传统宋锦织造工艺和各项技术参数的电子提花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跨界融合产品:新疆艾德莱斯绸因“非遗+现代设计”融合特性,成为彰显新疆文化的高端产品,设计师推出融合旗袍、婚纱等现代服饰的系列作品。 “从产品到品牌、从产能到供应链、从企业到集群,我国纺织行业进入‘新航海时代’,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孙瑞哲说,我国纺织行业正在经历从“大而全”向“强而韧”的生态跃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塑造”的模式升级,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跃迁的关键期。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消费规模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潜力仍然巨大。面对消费需求和场景的变化日新月异,纺织行业要敏锐捕捉和把握零售端变革趋势,更要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制度完善、政策创新有利时机,为促进内需市场扩容提质找准方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文章来源:河南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10
2025
1~2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4.5%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2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428.8亿美元,同比减少4.5%。其中,纺织品出口212.2亿美元,同比减少2.0%;服装出口216.6亿美元,同比下降6.9%。以人民币计,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3082.9亿元,同比减少3.4%。其中,纺织品出口1525.5亿元,同比微降0.9%;服装出口1557.4亿元,同比下滑5.8%。在包含整个春节假期的情况下,2025年前2个月428.8亿美元的出口规模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尽管受去年高基数效应影响,出口额同比出现下降,但表现依然超出市场预期。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提高关税壁垒将给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造成扰动,企业需保持对外部形势变化的密切关注。此外,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逐步进入宽松周期,今年外需市场预计将整体上保持稳定,为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需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号召,抓住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的窗口期,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开拓新兴市场、强化国际合作,挖掘新需求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动力。 (文章来源:纺织国际产能合作)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07
2025
2025年1-2月纺织服装出口同比下降4.5%
2025年伊始,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扩大,美国连续对我纺织服装产品加征关税、美取消对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关税豁免(暂停)等措施对我出口造成明显冲击。在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高的情况下,2025年前两月纺织服装出口出现小幅回落。根据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美元计,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同比下降4.5%,其中纺织品出口212.2亿美元,下降2%,服装出口216.6亿美元,下降6.9 %。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人民币计:2025年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3082.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4%,其中纺织品出口1525.5亿元,下降0.9%,服装出口1557.4亿元,下降5.8%。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美元计:2025年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下降4.5%,其中纺织品出口212.2亿美元,下降2%,服装出口216.6亿美元,下降6.9 %。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07
2025
1-2月专业市场景气指数小幅波动
中国纺联流通分会景气监测结果显示,2025年1-2月,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指数为49.95,较上期上升0.65个百分点;专业市场商户景气指数为49.88,较上期下降0.59个百分点。 一管理者景气上升、商户景气指数下降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指数上升,商户景气指数下降,管理者景气指数和商户景气指数均低于50。 1、管理者景气指数上升0.65个百分点 从管理者景气指数来看,总指数中,1-2月管理者景气指数为19.95,较上期上升0.65个百分点;经营环境指数为50.00,较上期下降0.65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经营总额指数为49.68,较上期上升0.33个百分点;物流发货量指数为50.00,较上期上升0.65个百分点;客流量指数为49.35,较上期持平;开门率指数为50.00, 较上期上升0.97个百分点;租金指数为49.68,较上期上升0.97个百分点;电商销售指数为50.97,较上期上升0.97个百分点。 2、商户景气指数下降0.59个百分点 从商户景气指数来看,总指数中,1-2月商户景气指数为49.88, 较上期下降0.59个百分点;经营环境指数为52.17, 较上期上升1.04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销量指数为49.16,较上期下降0.77个百分点;平均售价指数为50.63,较上期上升0.70个百分点;盈利指数为49.51, 较上期下降0.22个百分点;综合成本费用指数为50.00,较上期下降0.67个百分点;库存指数为50.00,较上期下降1.07个百分点;电商销售指数为50.00, 较上期下降1.47个百分点。 二、数据分析1、市场经营业绩逐渐回升1-2月,9.68%的市场经营总额减少,较上期下降9.67个百分点;6.45%的市场物流发货量减少,较上期下降12.90个百分点。1-2月跨年期间,年货经济拉动纺织服装类商品销售,因此专业市场各项指标均呈现回升趋势。 2、市场运行压力有所缓解1-2月,12.90%的专业市场开门率下降,较上期下降6.45个百分点,3.23%专业市场租金呈下降趋势,较上期下降12.90个百分点;80.65%的专业市场客流量不变,较上期上升12.91个百分点。1-2月市场开门率、租金均较上期回升,指数均呈小幅增长,客流量指数与上期持平,由此可见,专业市场运行压力有所缓解。 3、商户经营业绩小幅波动1-2月,16.78%的市场商户销售总量减少,较上期上升8.78个百分点;12.59%的市场商户盈利减少,较上期上升3.92个百分点;0.70%的市场商户销售价格减少,较上期下降7.30个百分点。受跨年影响,1-2月专业市场销售总量、价格水平和盈利水平均呈现小幅波动。 4、商户成本和库存压力有所加大1-2月,0.00%的市场商户综合成本费用减少,较上期下降9.33个百分点;1.40%的专业市场商户库存减少,较上期下降11.93百分点。1-2月正值跨年前后,受春节市场闭市影响,专业市场商户成本和库存压力均呈上升趋势,两项指数均下降到50.00。 5、电商销售小幅波动1-2月,9.68%的专业市场电商销量增加,较上期上升3.23个百分点;0.00%的商户电商销量增加,较上期下降15.33个百分点。专业市场电商销售指数上升0.97个百分点,专业市场商户电商销售指数下降1.47个百分点,两项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 三、预判指数数据显示,管理者方面,下期管理者景气指数为50.65,较上期上升0.33个百分点;下期经营环境指数为50.32,较上期上升0.32个百分点。商户方面,下期商户景气指数为52.03, 较上期上升0.76个百分点;下期经营环境指数为52.10,较上期上升1.17个百分点。春节假期结束后,市场和商户已基本回归常态化运营,四项预判指数较上期均呈上升趋势,均高于50,表明专业市场管理者与商户对2025年3月的经营情况较有信心。 (文章来源:中纺联流通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3-07
2025
1349084亿元,增长5.0%!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749元,比上年增长5.1%。国民总收入133967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73898元/人,比上年提高4.9%。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评读《公报》时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5.0%,经济总量首次站上130万亿元新台阶,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5%的经济增长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5%的增长彰显了大国的韧性和实力。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上一页
1
2
3
4
5
6
6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