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2025
“平台+服装产业”双向赋能解码“柔性制造”里的“数智化” 走进国家级创新示范基地艺尚小镇,仿佛步入一个服装产业的“无界工厂”。设计师在“云端”获取灵感,通过“面料公共图书馆”在线选料,订单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派发至“共享车间”,由系统智能调度产能,实现“小单快反”与C2M定制。这一模式不仅颠覆了传统服装生产流程,更以“柔性制造”响应市场瞬息变化。依托“橙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艺尚小镇以数字创新为核心,构建起涵盖设计、打样、生产、销售的全链条时尚生态,目前已吸引近3700家企业入驻,汇聚设计师与制版师超8000名,成为杭州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型样本。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服装产业网络零售额达307.38亿元,同比增长15%。这正是“平台+服装产业”双向赋能的生动写照。在四季青服装街区,30%的商户已实现“实体店+网店”双运营。“我们通过1688平台,不仅拓展了线上渠道,还获得了平台提供的专业服务,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5%。”四季青市场某商户表示。平台经济1688工作服务站的设立,则为商户提供了从入驻到运营的全周期服务。服务站还定期组织培训,帮助商户掌握平台运营技巧,让传统商户轻松转型线上。与此同时,在杭州,一场由“直播+品牌”驱动的流量革命正在上演。联合如涵、遥望等头部MCN机构,杭州孵化“设计师IP+达人IP”品牌,打造“内容工厂”提供代运营服务。同时,布局跨境直播,加速杭州女装“出海”。目前,杭州共有跨境服装电商企业500余家,上市企业2家,跨境服装类交易额52.6亿元,同比增长21.85%。“从‘流量高地’迈向‘品质高峰’,是杭州服装产业的必由之路。”艺尚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有信心,通过‘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让杭州女装在数字经济时代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纺织服装企业海外市场觅商机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不断拓展多元化市场,收获了显著成效。近期第10届加拿大服装纺织品采购展(ATSC)、2025年菲律宾时尚生活采购展等国际展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台,也为企业与国际买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企业在多元市场的出口增长。 展会助企拓国际市场9月29日至10月1日,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和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主办,美国JPC公司承办的第10届加拿大服装纺织品采购展在多伦多国际中心举行。作为进入加拿大市场的首选专业纺织服装展会,本届展会吸引了120余家中国企业参展,展品范围涵盖成衣、面料、家纺产品等。展会期间,1500余位专业客商到会,知名买家包括Disney、沃尔玛、Unisync、MEC等。 展会期间,中国商务部举办了中国加拿大纺织服装品专场贸易对接会,共组织了70余场对接活动,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通过这些活动,中国企业不仅展示了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还结识了更多的国际买家,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10月9日-11日,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福建荟源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年菲律宾时尚生活采购展在马尼拉举办。展会以“贸易连中菲,合作启新程”为主题,共有来自中国、菲律宾的100余家企业参展,展品范围涵盖纺织服装产品、纺织机械、鞋类、包袋等多个类别。 近年来,中菲经贸合作持续拓展,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菲律宾时尚生活采购展自2019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是当前菲境内唯一的专业纺织服装及运动休闲时尚类展会,旨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纺织服装、体育运动等时尚类企业、品牌进入菲律宾及东盟市场提供便利的平台,促进地区的经贸合作和行业发展。在菲律宾时尚生活采购展上,中国企业在展示优质产品与创新技术的同时,深入了解到菲律宾及东盟地区的市场需求,为未来的海外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国服装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需要走多元化布局之路,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外,企业可以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如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在新兴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出口市场呈多元发展受中美经贸局势紧张和产业链重构影响,2025年前9个月纺织服装出口承压前行。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前9个月,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216.9亿美元,同比微降0.3%,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其中,纺织品出口10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服装出口1152.1亿美元,同比下降2.5%。 今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增长显著。前8个月,中国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283.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针梭织服装出口额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出口数量同比增长8.6%,出口单价同比下降1.7%;对日本出口纺织服装1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针梭织服装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2%,出口单价同比下降2.6%。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东盟市场中的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前8个月,中国对柬埔寨出口纺织服装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纺织服装37.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在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显著,合作潜力巨大。数据显示,前8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纺织服装1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同比增长1.9%,对巴西出口同比增长1.9%,对尼日利亚出口同比增长36.9%,对波兰出口同比增长11.6%,对智利出口同比增长21%,对巴基斯坦出口同比增长34%。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宁阳县纺织服装工作站荣获山东省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优秀案例 近日,在2025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上,省商务厅公布2025年山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带优秀案例等获奖名单,宁阳县纺织服装工作站荣获“山东省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工作站优秀案例”。近年来,宁阳县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创新提升行动,通过政策业务培训、特色品牌培育、运营能力提升等模式,推动我县特色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培育打造纺织服装和高端化工2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带,同时强化对跨境电商企业政策引导力度,支持企业入驻第三方平台、建设公共海外仓等,助力企业利用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 下一步,东平县商务局将以本次案例获奖为契机,进一步联动全县制造业企业,深化与全省跨境电商生态资源的对接,梳理整合政策、展会、物流、金融等资源,定向为企业提供跨境电商培训、平台入驻指导等服务,推动更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去”,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文章来源:闪电新闻)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织梦纺未来 河南安阳北关区绘就纺织服装产业新蓝图 近日, 河南安阳市北关区举办以“‘织’梦想,‘纺’未来,促北关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河南省工信厅、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安阳市政府、北关区等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同时,大会还汇聚了包括特邀客商、区内规上企业及重点市场代表在内的约140位企业界精英,大家齐聚一堂,共谋北关区纺织服装业蓬勃未来。 北关区委副书记、区长可振虎作产业推介时表示,北关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创业史诗。从“一根纱”到“一件衣”、从“大路货”到“高精端”、从“本土化”到“知名化”……经过百年沉淀、数十年成长,北关纺织服装正在逐步成为全国同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冉冉新星”。截至目前,北关区已集聚纺织服装各类市场主体62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家,在全区工业规上企业中占比51.1%;加工服装约12亿件(套),年产值达150亿元,带动就业4万余人;童装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婴幼童装内衣产量更是占据了全国市场的70%,柏庄镇被誉为“中国童装名镇”。 近年来,北关区紧紧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方向,持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老树发新枝”,使“北关制造”向“北关智造”“北关品牌”跃升。如今,北关区正以转型升级的“金梭银线”,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编织更具竞争力的未来。北关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物流通畅高效,是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该区紧紧围绕“引进与转型并举,增量与提质并重,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童装生产基地和针织面料生产基地”目标,顺势而为“筑巢引凤”,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的纺织服装针织面料产业园、染整产业园、印花产业园、品牌童装制造园、产城融合示范园等五个园区,106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进一步“织”密了要素保障配套网,“链”就了产业集聚生态圈。纺织服装是永恒的朝阳产业,更是北关区倾力扶持的支柱产业,下一步,北关区将按照“六步走”战略,秉持“亲商、富商、安商”理念,诚挚邀请各行业精英、有识之士,选择北关、投资北关,在这片充满潜力的沃土,共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大计。“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好的环境,真正让广大企业家在这里心无旁骛谋发展、轻装上阵闯新程!”可振虎表示。 会上宣读了《关于成立北关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的通知》《北关区投资合作工作推进指挥部 关于印发〈北关区支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全面加强纺织服装产业标准、认证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发布了“柏庄童装”品牌及广告语;纺织服装招商项目进行了签约。24家规上工业企业荣获“北关区营商环境共建示范单位”奖牌。此外,大会还特邀安阳市纺织协会以及希音(SHEIN)、阿里巴巴1688等平台资深专家,分别就数字化转型及电商前沿进行发言与联合路演,全方位共绘北关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蓝图。 (文章来源:大象新闻)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设计力破壁与平台赋能的新纪元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清晰地表明:中国设计正在经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的深刻转变。设计师们已沿着各自赛道“抢跑”,无论是陈龙的产教融合实践、隋振冲的运动功能美学、边惠中的文化创新表达、陈致画的商业实践智慧、黄斯赟的数智融合探索……共同构筑起一幅充满生机与创新的时尚图景。 传承与创新:金顶奖设计师陈龙的双轨实践作为新晋“金顶奖”得主,陈龙完美履行了设计师与教育者的双重使命。在他看来,平台是设计的验证码——中国国际时装周不仅是展示的窗口,更是验证学院教学理念、品牌设计理念与市场接受度的绝佳舞台。这种认知源于多年坚守在这个舞台上的深刻沉淀,随着自身的发展和身份的转换,他在创作与教学之间的深度互动得到了最高形式的认可。 从“新人奖”到“金顶奖”,深耕中国国际时装周平台,从自身成长发展,品牌创立到市场认可,到反哺院校产教体系,陈龙的独特价值在于实现了从T台到课堂的完整闭环。他将时装周上的实战经验——从灵感构思、面料采购、版型调整到后台管理的完整流程,系统性地转化为江西服装学院的教学内容。这种从创作到教学的转化,使得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就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实践知识。项目制学习是核心方法。他主导的时装周实践项目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完整的设计项目中,打破了校园与行业壁垒,让教师的教学不脱离产业实际,让学生的学习瞄准未来岗位,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的闭环形成。这也是中国国际时装周设立“江服日”及其他院校日、地方日的目标和意义,成为区别于其他时装周的独特价值所在。 品牌CHEN.1988创立的第十年,陈龙的创新思维无形中为品牌力与设计力增添了永续动力,这不仅来自他本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时尚先觉的敏锐性,更重要的是选择将教育身份纳入品牌发展的核心,从对学生教育理念引向赋能而非复制的理念开始,设计的层次就早已跃升,创新力源自教育反馈和市场循环,正因如此,他成为江服首位摘得金顶桂冠的教师。 时尚的突破:隋振冲的功能美学革命荣获2025年度最佳女装设计师的隋振冲,凭借特步运动时尚系列成功打破了女装与运动装的传统分野。他认为,这个奖项代表着行业权威的肯定与认可,更是对运动功能性与时尚美学融合创新的认可。 隋振冲的设计哲学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运动装不同于其他“好看”先行的服装品牌,它是服务于运动的功能性服装,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科技与时尚的交汇处,隋振冲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他通过科技材料与功能重构,如借鉴火箭材料技术开发兼具保暖、抗辐射特性的运动面料;通过视觉符号与动态表达,创新性地设计了夜间360度感光系统,为夜间运动者保驾护航。这些创新不仅体现了功能性与美学的平衡,更代表着中国运动品牌在设计理念上的重要突破。 中国国际时装周平台的价值在于能够赋予设计师广阔的设计空间,兼具文化表达与功能性的并存、平衡经营效率与社会价值,处理文化坚守与守正创新的关系,平台都予以孵化的温床,让中国故事成为时尚不可或缺的旋律。 多元创新的探索:十佳设计师的差异化路径本季时装周,历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们与众多时尚品牌均展现出多元化的创作路径和创新思维,在时装周平台描绘出未来中国设计力的发展缩影。 边惠中以其扎实的设计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展现出中国设计师日益成熟的美学掌控力。他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巧妙的平衡点,为东方美学注入了当代活力。他认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的荣誉是对上久楷品牌多年来坚持文化再生设计哲学的深度认可。以当代设计激活宋锦等非遗工艺的价值,推动构建完整的美学体系,又通过时装周的权威性放大了品牌影响力,使上久楷从丝绸探索者进阶为中国设计符号。 陈致画则展现了二十年职业积淀后的商业智慧。他直言获奖后会赋能品牌产品力,通过产品力去做国际市场,目前正积极推进沃尔玛跨境电商和TIKTOK跨境电商的全球布局。基于对供应链的深刻理解,他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浙江平湖成立快反工厂,构建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商业闭环。 黄斯赟以其在数智时尚领域的深度探索独树一帜。“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这份荣誉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在数智时尚领域长期探索与积累后的回响,作为数智时尚探路者与探索者的肯定。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设计道路上的方向与初心,更加坚定地相信时尚+艺术+科技融合之路充满无限生机和可能性。”她通过发布系列,构建了传统与未来的对话桥梁。传统、现代与未来的融合不是简单地叠加,理解精髓才能用时装讲好中国故事。 艺铭以设计师兼版师的双重身份,将技术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她坦言时装周的权威认证为她的设计赋能,为品牌蓄势,助力她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关键突破。这份认可实实在在地帮助她敲开北京饭店的大门,承接高端接待和国宴旗袍等重要岗位的制服设计。对于未来,她计划通过设计与技术主题论坛,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平台持续强化技术流设计师的专业形象,促进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发展。 年度时尚品牌容子木女装设计部总监孙铭将获奖视为真正探索的开始,这个奖项赋予她信心去深耕品牌文化,坚持长期主义。她将时装周定义为强竞争、高密度的信息场和巨大的行业链接网,在这个专业平台上强化了品牌独特的设计语言体系。对于未来合作,她希望从季节性的秀升级为持续性的内容共创,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等项目,实现从国内知名到国际认可的品牌跃升。 平台赋能:从展示窗口到产业中枢的价值跃升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平台价值,在本季设计师们的集体叙事中呈现出多维度、深层次的演进,已然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展示功能,进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枢纽。 对设计师个人而言,时装周是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艺铭的经历就是最佳例证:从2023年的中国十佳时装技术奖到2025年的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平台的持续认可为她提供了职业发展的阶梯。她说:中国国际时装周为我这样的独立设计师提供了珍贵的初始动能。" 对品牌建设而言,时装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背书作用。容子木女装设计部总监孙铭深有体会:时装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可替代的高光舞台。它在短时间内汇聚媒体与精英视线,将品牌文化与设计灵魂直观、强力地传递给大家。这种声量聚焦效应,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品牌尤为重要。 对产业生态而言,时装周扮演着连接者的角色。黄斯赟认为:中国国际时装周其实不仅是一个展示作品的舞台,更是一个让设计与产业、学术、科技等多维领域进行深度对话的开放平台。她特别指出,通过商贸展会、时尚论坛、商务直播等多元形式,平台构建了创意与商业的转化通道。 随着时尚产业的深度变革,设计师们对与时装周的未来合作展现出深度期待和前瞻性思考。艺铭计划通过技术主题论坛强化专业形象;陈致画将推进数字化传播策略;容子木孙铭希望参与国际文化交流;黄斯赟则准备联合科技企业、艺术机构推进跨界融合。这些构想共同指向一个明确趋势:中国国际时装周正在从传统的展示平台向产业生态构建者深度转型。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量增价跌态势延续,2025年1-9月中国服装出口数据解析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装(含衣着附件,下同)累计出口1152.2亿美元,同比下降2.4%。今年以来,一季度因春季因素出口波动较大,4-7月出口保持相对平稳,自8月开始出现较大降幅,9月当月服装出口124.5亿美元,同比下降8%,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 出口情况“量增价跌”态势延续1-9月,梭织服装出口471.9亿美元,同比下降2.5%;出口数量108.2亿件,增长5.2%;出口平均单价下降7.3%。针织服装出口529.4亿美元,下降2.3%;出口数量184亿件,增长5.5%;出口单价下降7.3%。衣着附件出口114.7亿美元,下降2%。 针织内衣类出口降幅较大 1-9月,裤类、毛衫和西服套装/上衣出口增势平稳,同比分别增长3.1%、3%和0.7%。裙装、内衣/睡衣、针织T恤衫、胸衣出口降幅较大,分别下降8.2%、7.6%、8.7%和11.1%。 对欧洲、拉美、非洲出口旺盛1-9月,我国对美国出口服装241.2亿美元,同比下降9.8%,占比21%。对非美地区出口910.4亿美元,微降0.3%。其中对欧盟出口221.4亿美元,增长6.2%,占比19.2%。对日本出口88.9亿美元,增长1.4%,占比7.7%。对韩国出口46.3亿美元,增长0.2%。对英国出口42.6亿美元,增长8.2%。对澳大利亚出口34.9亿美元,下降2.4%。对加拿大出口21.7亿美元,增长4.7%。 1-9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服装492.9亿美元,同比下降3%。对东盟出口90.7亿美元,下降17.2%。对拉丁美洲出口77.1亿美元,增长7.5%。对非洲出口62.2亿美元,增长15.8%。对中亚五国出口78.9亿美元,下降18.2%。对俄罗斯出口27.9亿美元,下降3.2%。对海合会六国出口33.7亿美元,下降0.7%。 9月当月,对美国出口大幅下滑19.3%,对非美市场合计出口下降4.4%。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长1.7%,对日本出口微增0.4%,对东盟出口大幅下降26.7%。 浙江、山东出口保持增长1-9月,浙江省出口服装292.7亿美元,同比增长4.8%。广东省出口153.4亿美元,下降10.3%。江苏省出口150.9亿美元,下降2.7%。山东省出口138.7亿美元,增长4.2%。新疆和福建出口分别下降7.2%和12.9%。其他地区中,湖北和广西出口增势明显,分别增长6.2%和10.7%。 中国在美市场份额下降,在欧份额增长1-7月,越南占美国服装进口份额为19.2%,稳居第一大供应国;中国在美份额为16.1%,同比减少5.7个百分点。1-8月,中国占欧盟服装进口份额为28.6%,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孟加拉国居第二位,占比21.7%,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1-9月,中国占日本服装进口份额为46.9%,减少1.6个百分点;越南居第二,占比18.7%,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 服装进口情况自欧洲进口降幅较大1-9月,中国服装进口73.9亿美元,同比下降3.8%。中国进口服装主要来源地是欧洲和亚洲。中国自欧洲进口下降明显,从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进口同比分别大幅下降13.7%、19.9%和18.3%。自亚洲周边地区进口增长较快,从越南、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印度进口分别增长6.8%、22.9%、14.2%、6.9%和12.6%。 各类服装进口普降1-9月,我国进口针织服装26.6亿美元,同比下降4.9%;进口梭织服装39亿美元,同比下降2.7%;进口衣着附件5.1亿美元,同比下降9.2%。 国际市场情况发达市场进口增势良好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服装需求平稳。1-7月,美国进口服装512.1亿美元,增长4.6%。1-8月,欧盟进口6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日本进口164.5亿美元,同比增长6.7%。英国进口1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加拿大进口81.4亿美元,同比增长9.2%。 主要服装出口国强势增长1-8月,越南出口242.2亿美元,同比增长6.9%;印度出口120亿美元,同比增长6.3%;土耳其出口110.3亿美元,同比下降6.8%;印度尼西亚出口61.6亿美元,同比增长6.6%;斯里兰卡出口35.3亿美元,同比增长7.7%。 趋势展望根据世贸组织(WTO)2025年10月发布的报告,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预期上调至2.4%,但2026年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至0.5%,预示中长期全球贸易动力将显著减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同样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好于预期,但差于所需”,增长势头放缓,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 中国服装出口面临短期企稳窗口、中期需求承压、长期格局重塑的态势。中期看,全球贸易动能显著衰减,主要经济体需求见顶回落风险加剧。依靠“量增价跌”的竞争优势难以为继,利润空间将持续受到挤压。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虽增长较快,但规模尚不足以完全对冲欧美市场波动。长期看,供应链“去风险”将倒逼出口行业结构性调整,一方面国内产业需加速从“价格优势”转向“价值优势”,另一方面,需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在东南亚、非洲建立协同制造基地。未来一年将是我国服装行业“以时间换空间”的关键期,唯有在技术、品牌、供应链布局上完成创新升级,才能在全球服装贸易新秩序中守住基本盘。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跨境+国内”双电商驱动,改写纺织专业市场新玩法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塑、数字技术加速渗透的背景下,纺织产业流通领域正站在‘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双轮驱动的关键路口。”在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纺织市场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表示,如何在变革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动纺织产业流通领域的转型升级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跨境电商成重要引擎近年来,以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正以数据为纽带重构产业价值链,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夏令敏介绍,2024年,我国服装B2C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3%,跨境电商出口增速达18.7%,这一双增长态势印证了数字化浪潮正在深度重塑纺织服装产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表示,目前,我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确立,统一市场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推动着全球贸易方式的转变。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贸易方式的加快增长,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增长极和主要带动能力。在这一轮跨境电商的发展中,中国和亚洲地区是主要的增长极。” 2019-2023年,全球跨境电商销售额从3.4 万亿美元增长到6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5.7%,占全球零售市场的比重达到21%。 在王微看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贸易领域的深入应用,不仅创造了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模式,使其成为全球贸易创新前沿,更引领全球贸易重要引擎。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市场韧性突出,线上消费快速增长,防晒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210%,新中式服饰搜索量激增580%。”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刘欣说。 “‘双电商融合’的本质是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而非简单的渠道叠加。”夏令敏说,从供应链响应到消费场景,从本土市场到全球布局,产业供需两端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革命。 专业市场加速转型升级在我国纺织行业,跨境电商以及国内电商的发展壮大,均依托各地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和电商是深度融合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会长徐建华说,当前,各类电商平台正全面推出各类外贸优品扶持计划和跨境出海计划,通过平台直采、建立专区、流量支持、供采对接等多项举措,帮扶外贸企业开拓内销渠道,引导商户企业主动对接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和行业垂直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推动龙头商户企业自建独立站打造出海体系。 作为全球纺织品集散中心,柯桥在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融合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柯桥正通过构建直播、平台与跨境电商三位一体的机制,加速形成双循环生态。 “在亚马逊平台窗帘类目,排名前十的商家有七成来自柯桥。在阿里国际站纺织面料活跃卖家中,柯桥企业也占了超过三成。” 绍兴市柯桥区委常委、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马鞍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松杰说,“我们正在努力构建从线下市场到数字贸易,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全球化的全新生态。” “我们欣喜地看到,柯桥正全力构建‘双电商’驱动的产业新生态,特别是‘轻纺数字贸易港跨境电商创新中心’建设,为全国纺织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夏令敏说。 嘉兴洪合通过构建全国首个毛衫产业跨境B2B平台“毛衫派”,整合了海关、税务、外汇、物流等全链路服务,在迪拜、俄罗斯、韩国等地设立了海外展示厅和保税仓,建立“前店后仓”模式,实现了我国采购商与海外买家、源头工厂的高效精准匹配。 、 在江苏常熟,常熟服装城通过打造“市采通”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常熟模式,目前覆盖服装、家居等90%的产品品类。常熟还通过苏州中欧班列专线、中老铁路、徐州中欧班列、中澳集运等货运专线,推动了“市场采购+产业带”融合发展。 此外,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广州国际轻纺城、广州石井商圈、杭州四季青商圈、成都大成市场等积极组织“外商进市场”活动,吸引海外采购团现场对接。 内外贸一体化是发展方向如今,通过制度创新、平台搭建、生态重构,专业市场正实现从物业管理者向产业运营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从传统分销渠道向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功能升级。 “专业市场一头连接‘数量众多、分布分散、能力参差不齐’的集群中小企业资源,另一头连接活跃、具有创新能力的采购商经销商以及‘数量众多、分布分散、个性多元’的广大消费者,是实现客流、商品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的重要场所和线上线下渠道巨大的流量入口。”徐建华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现代化专业市场流通体系,是专业市场升级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新的发展阶段专业市场的新使命。” “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夯实‘双电商融合’的数字基座。纺织服装全行业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各环节的深度应用。要利用数据驱动选品、研发和生产,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实现‘人、货、场’的精准匹配和算法级协同。”夏令敏说,“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战略,推动中国制造完成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品牌的历史性跨越。双电是渠道工具,品牌成长才是目的。电商渠道的优化提升,持续支撑品牌价值在全球市场的渗透。” 在王微看来,要以国内市场体系为基础,打造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国内商品交易市场、内贸流通体系作用,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便利化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或国际商品集散中心,搭建出口转内销平台,支持国内商贸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 “要以生态共建为基础,打造协同高效的产业新生态。‘双电商融合’需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的堵点。要推动平台、服务商、市场与制造企业之间的深度协同,在合规、物流、金融、人才等领域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共同为企业‘造浪出海’保驾护航。”夏令敏强调。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11-11
2025
扬帆出海,南通服装企业蹚出发展新路 “扬帆出海”蹚出服装业新路一批又一批南通服装企业出海发展产品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南通服装业海外兵团出奇制胜,在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站稳脚跟,产品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为竞争激烈的中国服装业蹚出了一条新路。”昨天,刚刚结束在东南亚考察的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杨晓东,在和服装界人士座谈时,对南通服装界给予高度评价。 海外布局:从规避壁垒到全球战略 纺织服装是“南通制造”的传统优势产业。早年,为绕开贸易壁垒,江苏冠达、苏通纺联等企业率先跨出国门,在柬埔寨、越南等国设厂,成功打开国际市场。近年来,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地缘因素,南通服装企业加速实施梯度转移。据南通市服装协会会长蔡建华介绍,目前本地、中西部和境外发展企业各占约三分之一,仅在柬埔寨就有百余家南通工厂,为当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 联合舰队:多地协同与产能网络 在东南亚,不少南通企业家拥有多家工厂,形成分工协作的跨国产能网络。江苏新林在缅甸开设7家工厂,每家主攻一个品种,订单饱和时相互驰援。江苏三润以上海设计中心为核心,在缅甸、柬埔寨、越南分别布局针织牛仔、刺绣珠绣和运动功能服生产线,实现跨国产能联动与订单共享。 文化融合: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企业要在海外扎根,必须融入当地、推动文化交融。缅甸南通商会创会会长曹海东强调,面对语言、文化和制度差异,倾听与沟通至关重要。东润实业董事长刘继东认为,产能迁移必须伴随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的同步输出。南通企业不仅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也为当地带去价值观与观念的改变,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跨越。 除了东南亚,部分南通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区。例如阿尔本公司投资埃及的现代化工厂已投产。在永不停息的海浪声中,南通服装企业正跨越山海,驶向更加辽阔的锦绣前程。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11-11
2025
纺织服装出口持续承压,中美磋商预期驱动纺织服装年末回暖 受中美关税博弈和产业链重构影响,10月纺织服装出口继续承压。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统计,按美元计,10月纺织服装出口222.6亿美元,同比下降12.6%。其中,纺织品出口112.6亿美元,下降9.0%,服装出口110亿美元,下降16.0%。1-10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439.4亿美元,同比下降1.6%。四季度后两月,在中美经贸磋商利好消息的推动下,预计我对美出口将略有回暖,全年出口预期呈现稳定走势。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人民币计:2025年1-10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749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微降0.7%,其中纺织品出口8441.9亿元,增长1.8%,服装出口9050.0亿元,下降3%。 10月,纺织服装出口1582.8亿元,同比下降12.3%,环比下降9.0%,其中纺织品出口800.5亿元,下降8.8%,环比下降6.1%,服装出口782.3亿元,下降15.7%,环比下降11.8%。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美元计:2025年1-10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439.4亿美元,下降1.6%,其中纺织品出口1177.4亿美元,增长0.9%,服装出口1262.0亿美元,下降3.8%。 10月,纺织服装出口222.6亿美元,下降12.6%,环比下降8.8%,其中纺织品出口112.6亿美元,下降9.0%,环比下降5.9%,服装出口110亿美元,下降16%,环比下降11.6%。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 1
  • 2
  • 3
  • 4
  • 5
  • 6
  •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