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
2025
多元”破界“!前沿材料掀起纺织变革浪潮 从可降解材料守护自然生态,到功能性纤维赋能美好生活,纺织行业正突破传统制造的边界,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记者在日前闭幕的2025大湾区国际纺织纱线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yarnexpo大湾区纱线展”)上采访发现,一场由材料驱动的行业变革,在重新定义人类与自然、科技与生活的共生关系。 绿色工艺掀起可持续变革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环保浪潮的双重推动下,绿色纺织科技正以颠覆性的创新,重塑整个行业的底层逻辑。这场可持续革命不再局限于某一环节的改进,而是从原材料开发、生产工艺革新到消费模式转型的全链条深度重构,让每一匹布料、每一件成衣都成为守护地球生态的载体。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终端产品质检,山东魏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纺织”)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绿色制造标准。这种全方位的绿色覆盖,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绿色健康的产品,更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会上,魏桥纺织展出了多系列新品纱线,其中,无水上染系列产品格外受关注。魏桥纺织销售人员赵国强介绍,无水上染技术通过独特专利工艺,在纺纱工序梳棉阶段实现普通棉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无水上染,颠覆传统染色加工技术,提高染料利用率,使染色加工流程更加高效,产品色牢度可达到4级,可广泛应用于婴童、内衣、家纺等对环保和品质要求较高的领域。 循环再生棉/涤系列产品同样体现了魏桥纺织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魏桥纺织实现了棉纤维的高效回收利用,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程闭环管理与循环再生利用,全产业链通过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这一系列产品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对原生资源的依赖,满足了市场对环保再生产品的需求。 作为露露柠檬、印第纺织、阿迪达斯、耐克等知名品牌的专业供应商,肇庆市高要晋益纤维有限公司持之以恒地探索全新的纺织技术与材料,精准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干介绍,公司推出的再生环保系列受到许多下游采购商青睐。 “我们的纱线主要用于高端品牌,在追求创新突破的同时,企业高度注重环保,全面采用环保型生产工艺与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资源浪费。” 罗干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已远销至欧美、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笔触勾勒生活新轮廓 在科技与生活深度交融的时代,纺织行业正突破传统边界,以颠覆性科技重新定义“穿戴”的内涵。功能性材料从纺织源头,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便捷与舒适。 在江苏科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旭纺织”)的展位上,防割手套、套袖、阻燃手套纱、阻燃面料等高性能纺织品吸引着专业观众前来问询。作为全球短纤类防切割产品行业领军者,科旭纺织生产的防割服曾获2023、2024年度中国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称号。 据企业展位负责人钱翠介绍,科旭纺织是亚洲第一家高强度高模聚乙烯短纤纱线生产企业,也是全球首家通过再生芳纶碳足迹认证和再生聚乙烯GRS认证的企业。“耐切割纱线是我们的拳头产品,用该纱线做成的防切割手套,不仅耐切割,还轻薄不厚重。”钱翠表示,企业的防切割面料比市场上的常规品种轻薄度高30%,透气率高40%。 提及企业的“销售冠军”,钱翠拿出了芳纶14产品。“这款纱线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做了,目前国内产能最大。除此之外,我们还研发了多种芳纶复合纱线,特别是聚乙烯短纤纱线。我们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做这款产品的企业,目前也是国内产量最大的企业。”钱翠表示,2024年企业完成了2.5亿元的销售额,今年的目标是增长30%。未来,企业仍会坚持创新,努力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近两年户外运动潮流的兴起,带动了下游企业对功能性材料的需求,浙江华油色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油色纺”)对此感同身受。 “我们今年主推的防滑纱备受运动品牌喜爱。该纱线采用创新纺丝技术,其表面采用创新的结构,防滑效果更好。该纱线制成的面料透气性好、抗菌性强、吸湿排汗性好,具有远红外功能,可广泛应用于运动袜、手套、护膝、鞋带、文胸肩带等。” 华油色纺销售部副总经理何杰介绍,经权威机构检测,使用该款纱线的织物多次水洗、运动汗水浸泡后,仍不影响产品的功能。 多元应用突破产业边界 通过逛展,记者发现,一个显著的行业趋势正在形成:部分纤维领军企业正在突破传统供应商角色,向产业链价值整合者转型。随着终端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不少纤维纱线企业在创新产品的同时,不断突破产业边界,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再造的转型升级。 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联新材料”)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产品输出,而是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产品价值塑造、生产体系构建、深度绑定品牌端,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创新到品牌赋能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三联新材料董事长王健康表示,以功能创新为核心驱动,公司通过灵活配置生产线,凭借强大的快速研发能力,精准填补了市场空白,成功把握了纤维产品向差异化、功能性转型的机遇。同时,企业打造“小单快反”柔性生产模式,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围绕绿、弹、轻、暖、凉、柔六个产品方向,领跑细分市场,产品广泛应用于户外、瑜伽、商务、休闲、医用等多个领域。 “我们有30多年的腈纶纱生产经验,此次参展也了解到一个重要讯息:随着泡泡玛特旗下拉布布的大火,义乌那边在大量生产这类玩偶。企业的腈纶纱可以用来做玩偶衣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因为我们的色卡丰富,质量稳定,还有大量现货。”山东恒泰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泰纺织”)营销一部张希旺介绍,企业根据多年腈纶纺纱、染色经验,通过改进纺纱工艺和优化纤维结构,选用抗起球腈纶原料,成功提高了腈纶纱线的抗起球性能。随着下游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拓宽,恒泰纺织将持续聚焦细分领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应用解决方案。 当前,越来越多的纤维纱线企业已不局限于销售产品,而是帮助客户更好地将最新纤维或材料应用于终端产品中,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这种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再造的转变,不仅加强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向“新”突破,红豆外贸逆势增长背后的先锋力量 2025年以来,全球经贸格局面临诸多新变化,部分地区贸易政策调整与保护倾向显现,为国际市场运行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豆集团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韧性与市场竞争力。其中,红豆阿福外贸三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1月-5月,公司完成开票销售、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和74%。截至目前,累计签约销售2010.87万美元,年度销售指标完成率达101%,同比增长28%。 公司外贸逆势增长的关键密码是什么?《中国纺织报》记者近日采访了红豆外贸针织事业部部长助理兼阿福外贸三公司经理陈惠。 深耕市场需求构建高品质服务体系 “拥有极速的响应、高品质的产品和全天候的服务,完美诠释了战略合作伙伴的担当与价值。”这是红豆阿福外贸三公司荣膺“FILA(斐乐)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奖时,客户给予的高度评价。 面对全球需求减弱、成本上涨、供应链调整等多重挑战,公司拥有一套独特的客户服务策略。一方面,注重与客户的深度沟通,实时跟踪客户动态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强化新品竞争力,不断开发和推荐新型面料,并通过ODM自主设计款式推荐,助力获取订单。 为了优化供应链体系,提升生产效率,陈惠带领团队将交货期缩短至15天。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客户减少了库存风险,还实现了快速返单的模式,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进一步紧密了与客户的业务关系。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大幅增加,目前已拥有8个百万美元客户。陈惠透露,部门今年将实现首个千万美元的科室,未来还将复制这一成功案例,帮助其他科室发掘潜力客户,朝着销售利润增长30%、二期翻番的目标迈进。 提升产品“含新量”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陈惠带领红豆阿福外贸三公司始终应“新”而动,向“新”而行,将“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鲜明底色,不断打造新产品、新优势,提升外贸“含新量”。 为了推出更适合市场的“新品”“爆品”,陈惠每月邀请客户参加新品业务交流会,与客户共同确定品牌方向。在达成一致后,她会及时调研市场、分析数据,锁定爆品的面料、颜色等关键要素,迅速向客户作出精准的款式推荐。客户下订单后,团队会密切跟踪客户反馈,不断调整优化产品,形成翻单。通过强大的供应链和新品的配合,公司打造出了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红豆阿福外贸三公司做到了周周有新品,月月有“爆品”“潮品”。截至目前,今年新品推荐已成交110万件,有力推动了公司竞争力的升级“焕新”。新品科科长黎智拥有7年服装新品设计经验,他带领团队快速反应、精准触达客户需求,通过产品迭代打造爆款,不断升级服务,以创新驱动业务增长。截至目前,今年新品推荐计划完成率达59%。 在面料创新方面,陈惠带领团队不断开发功能性面料。夏天的面料具有接触凉感、吸水速干、防汗渍、遮热、抗紫外线、防透等功能;秋冬的面料则具备吸湿发热、防静电等特点,这些面料受到了海内外市场的广泛青睐。陈惠介绍说,以前市场上的涤纶类功能性面料居多,但体感较差。现在公司的创新点是在棉纱线上加入功能,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提高穿着的体验感,因此受到市场欢迎。今年公司推出的男士接触凉感家居套装已销售13万套,儿童弹力防晒裤已销售18.8万条,儿童拼色防晒服已出货9.6万件。 面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陈惠深刻认识到防范单一产地风险的重要性。为此,她加快了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的步伐。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孟加拉国的工厂已出货5万件服装,位于柬埔寨的工厂已出货25万件服装。未来,海外工厂出货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加大。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2025年1-5月中国服装出口分析 今年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施关税,尤其针对中国产品大幅加码关税措施,导致全球服装贸易格局重组、供应链风险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我服装行业积极应对,前五个月出口整体保持平稳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1-5月中国服装(含衣着附件,下同)累计出口582亿美元,同比微降0.5%,降幅较上月收窄。 出口情况 出口量增价跌1-5月,梭织服装出口247.9亿美元,同比微降0.1%;出口数量58.1亿件,增长8.3%;出口单价下降7.8%。针织服装出口259.5亿美元,下降1.4%;出口数量94.3亿件,增长9.8%;出口单价下降10.3%。衣着附件出口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 各品类走势分化1-5月,大衣/防寒服、裤类、衬衫、毛衫、手套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1%、6.3%、1.8%、11.5%和4.6%。连衣裙/半裙、内衣/睡衣、针织T恤衫、胸衣出口分别下降6.9%、6.1%、11.6%和12.4%。 欧盟领涨、拉美强劲1-5月,我国对西方发达经济体(美加欧英日澳新)出口3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对美国出口服装120.7亿美元,下降2.1%,占比20.7%。对欧盟出口100.7亿美元,增长13%,占比17.3%。对日本出口47.1亿美元,增长2.4%,占比8.1%。对英国出口18.7亿美元,增长13.6%。对加拿大出口10.5亿美元,增长13.2%。对澳大利亚出口19.1亿美元,下降4%。 1-5月,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251.2亿美元,同比下降5.5%。对东盟出口53.7亿美元,大幅下降16.1%,占比9.2%。对中亚五国出口38.4亿美元,大幅下降28.6%。对韩国出口26.4亿美元,增长5.6%。对俄罗斯出口12.8亿美元,下降2.4%。对拉丁美洲出口40.2亿美元,增长17.1%。对非洲出口34.1亿美元,增长6.9%。对海合会六国出口17.6亿美元,下降7.1%。 5月当月,我国对全球服装出口同比增长3%,其中对美国出口下降14.3%,对非美市场合计出口增长8.3%。对欧盟出口增幅高达28.4%;对日本出口增长6.6%;对东盟出口下降3.4%,降幅较前4月明显收窄。 地区五强洗牌、涨跌悬殊1-5月,浙江、广东、江苏、山东、新疆分列服装出口地区前五位,福建被挤出前五居第六位。浙江、江苏、山东出口同比分别增长7.7%、3.7%、11.6%,广东、新疆、福建出口分别下降10.3%、13.7%、16.7%。其他地区中,广西出口大增27.8%。 中国占欧盟市场份额回升1-4月,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份额为18.5%,同比减少2个百分点,越南占美国市场份额为17.5%,份额已经接近中国。1-4月,中国占欧盟服装进口份额为26.5%,增加1.3个百分点;中国占日本服装进口份额为47.1%,减少1.5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情况发达市场进口复苏1-4月,发达经济体服装市场需求持续复苏。美国进口服装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欧盟进口342.4亿美元,增长13.8%;日本进口87.6亿美元,增长8.2%;英国进口70亿美元,增长4.9%;韩国进口43.4亿美元,微增0.1%;加拿大进口41.9亿美元,增长10.9%;澳大利亚进口31.4亿美元,微增0.1%。 主要服装出口国强势增长1-4月,孟加拉国出口服装约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越南出口服装111.2亿美元,增长12.6%。印度出口约59亿美元,增长6.7%。土耳其出口56.5亿美元,下降5.6%。印尼出口28.7亿美元,增长8%。 趋势展望前五月,我国服装出口在中美关税战压力下保持了稳健态势。展望下半年,行业承压态势更趋严峻,需警惕多重风险叠加冲击。 1. 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经合组织6月3日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26年全球增速下调至2.9%(较3月预测分别低0.2/0.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2025年增速大幅下调0.6个百分点至1.6%,2026年为1.5%,欧元区维持1.0%(2025年)与1.2%(2026年)。报告警示,美国新一轮关税及各国反制措施涉及全球GDP的2%,冲击力已超2018年贸易战,叠加投资消费动力不足弱化复苏动能,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并抑制家庭支出。 2. 对美出口关税问题待解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行业迎来新一轮"抢运潮",短期内对美出口或现回补态势,但出口企业仍面临多重压力。一是抢出口透支下半年订单,关税暂缓期内的集中出货将明显挤压下半年(尤其四季度)订单空间。二是全球关税延期风险高企,美国对多国实施的10%暂行对等关税将于7月9日到期,目前除英国外尚无实质谈判突破。 三是对华关税高压持续未解,叠加最惠国关税、301关税、芬太尼关税及对等关税后,美对我国服装产品平均有效关税已达55.2%,部分品类甚至高达69.5%。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团队在伦敦举行磋商会议,对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关税暂缓期将于8月12日到期,后续中美关税走向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 全球电商红利面临收缩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服装出口的核心增长引擎。据中国纺织商会测算,跨境电商占我国服装出口比重超40%。今年5月2日起,美国取消中国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和T86快速通关待遇;中美日内瓦会谈后,自5月14日起国际邮政渠道小额包裹税率下调至54%或每件100美元。据彭博社报道,新政冲击下,5月中国对美小额包裹出口额同比暴跌40%至10亿美元,Shein、Temu等依赖直邮模式的平台遭受重创,但中国对全球小额包裹出口总额仍保持40%增长,凸显小快灵供应链韧性。然而,多国正加速效仿美国政策:欧盟拟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并计划征收2欧元固定手续费;日本计划终止1万日元以下商品的消费税豁免。全球小额贸易政策转向已成定局,对我国跨境电商出海构成严峻挑战。 长期看,国际贸易博弈将更趋复杂,预示未来出口环境恐将持续承压。面对多重挑战,我国服装出口企业需加速供应链区域化布局,深化小单快反柔性生产,推动品牌出海与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绿色低碳竞争力、品牌发展竞争力、数字化转型竞争力和供应链整合竞争力。唯有以技术赋能降本增效,以市场多元分散风险,方能化压力为升级契机,在全球贸易变局中重塑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90天“窗口期”还剩下三周,高盛预测“对等关税”暂时不会 在距离特朗普政府 “对等关税”豁免期结束仅剩三周时间之际,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周三预测,“对等关税”暂时不会恢复。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签署了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一些国家甚至面临近50%的“对等关税”。此举令金融市场遭受重创。 面对市场动荡,几天后特朗普又宣布对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但仍维持10%的基准税率,直至7月9日。美国正利用这段时间和各大贸易伙伴进行谈判。 “我们预计,(关税暂缓期)将继续推迟,”哈祖斯在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表示。他指的是白宫将有更多时间与美国贸易伙伴进行谈判,而不是死守7月9日的最后期限。 哈祖斯表示,他的团队估计,今年以来,美国的总体关税税率已经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 他还表示,整体税率预计“还会再增加大约4到5个百分点,来自对半导体、通信设备、医药、铜以及可能还有其它一些产品征收的25%的行业性关税”。 一些行业预计将面临新关税,因为针对这些关税所进行的必要调查已经进行了数周或数月。 哈祖斯还表示,“显然,所有这些单独的假设都存在重大风险,但整体而言,如果最终(关税)增幅距离13、14、15个百分点相距甚远,我会感到惊讶。”他指的是目前10个百分点的增幅,加上来自行业性关税的额外增幅。 他还预计,若“对等关税”重新实施,预计将影响大多数国家,但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英国等国,因为这些国家正在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单独的贸易谈判。 上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总统特朗普双双“松口”,称愿意延长关税暂缓期。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们一直在关注贸易问题取得进展的迹象,比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 贝森特6月11日表示,只要他们在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中表现出“诚意”。特朗普当天也表示,愿意延长贸易谈判的截止期限,但认为这并非必要。 (文章来源:环球纺织)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国际商报:“618”消费韧性和创新活力始终在线 国补加码激发消费热情、兴趣驱动引领消费新潮、即时零售登上消费主场、AI应用惠及百万商家……一年一度的“618”落下帷幕,通过各平台发布的成绩单,不仅可以一窥这一年中消费盛事的百景图,感受其中涌动的消费韧性和创新活力,也更能体味各家面向未来加紧布局和发力的重点,为全方位扩大内需、激活消费动能的积极所为。 换新消费大爆发,多个品类表现佳截至6月18日23时59分,“618”期间,京东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京东零售线上业务、线下业态及京东外卖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京东APP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创历史新高,京东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285%。截至6月18日24时,453个品牌“618”期间在天猫平台成交额破亿元,同比增长24%;来访用户以及活跃度大幅提升,全周期购买用户双位数增长,消费意愿持续提升;高净值人群88VIP会员突破5000万,规模创新高;品牌会员数同比增长15%,品牌会员客单价为行业整体客单价的1.93倍。什么值得买平台“618”期间助力42个品牌达成超千万GMV。在千万GMV量级以上的品类中,GMV同比增速最快的五大品类分别为游戏硬件、餐饮美食、办公仪器、电子教育和智能设备,增幅分别为180.18%、91.37%、35.04%、33.11%、24.60%。 6月19日,多个平台发布“618”战报,除了共同着眼于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创新高外,在国补和大促的双重推动下,以旧换新带动的电脑数码、家用电器、家居家装品类全面爆发亦被重点提及。京东零售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18”,京东通过更大力度的优惠、多重补贴叠加的方式,带动多个品类实现销售增长,手机通信、家用电器销售同比分别增长88%、161%。其中,4000到6000元价格段手机成交量同比增长50%,AI笔记本成交额同比增长151%,百寸电视机成交额同比增长260%,智能手表新品成交额增长301%,高温区域999元系列空调销售同比提升超120%。超3000个家电家居品牌的“闪电新品”销售增长超100%。在天猫平台,国补叠加官方立减,拉动效应显著,家电家装、3C数码换新消费全面爆发。参加国补的品类成交总额比去年“双11”增长116%,带动家电家装、3C数码等行业整体成交额同比双位数增长,113个品牌破亿元,超9200个品牌成交额翻倍。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今年“618”,天猫家电家居成交份额达45.3%,3C数码拿下45.5%的成交份额,均居行业第一。什么值得买电商营销负责人张宇昂介绍,以旧换新促进绿色循环消费的效应在今年“618”大促中再度凸显,平台相关GMV同比增长12.82%。电脑数码、家用电器、家居家装等品类通过以旧换新实现的销售额同比显著增长。同时,在国补的带动下,摄影摄像器材也在“618”期间表现优越,不仅创下了近亿级的成交额,GMV也同比增长22.55%。此外,自智能手表(手环)今年年初被纳入国家补贴范畴以来,平台内智能设备品类也保持着稳健增长。“消费者通过政策补贴加速淘汰高能耗旧品,拥抱智能、低碳新品,实现‘换新潮’与‘环保风’的双重共赢。”张宇昂认为,这一模式不仅激活了存量市场潜力,更彰显了政策与电商平台协同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创新路径。以旧换新的背后是广大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家庭场景和个人生活的美好期许。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5月16日至6月18日,家电3C以旧换新消费热度不减,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105%,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63%,万元以上家电销售增长122%,智能、健康、懒人及嵌入式家电成为消费升级重要引擎,新风空调、嵌入式冰箱、百吋大屏电视、嵌入式微蒸烤一体机、扫地机器人成为细分品类中的“销量担当”。同时3C数码“焕新”消费热潮涌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6000元以上手机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25%、144%、79%。苏宁易购门店负责人表示,家电智能化趋势与绿色升级需求交织,掀起新一轮换新热潮。“618”期间,能够“秒级响应语音指令、新风增氧不憋闷”的AI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37%,搭载“AI智控保鲜、分区精准控温”功能的600升以上大容量冰箱销售同比增长115%,支持“烟灶互联、吸力自动调节”的智能烟灶套装同比增长86%。更“聪明”的家电持续受到消费者青睐,改变着用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即时零售新战场,实体经济活力足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即时满足”,即时消费已不局限于应急场景,更延伸到日常高频消费领域,如日用品、母婴、3C、美妆、服饰等。随着各平台纷纷加码即时零售,“闪购万物”也成为消费者过“618”的“新姿势”。首次参与“618”的美团,通过“全时段服务”“商品随叫随到、需求随时满足”的服务覆盖广度与确定性,在5月27日至6月18日吸引了过亿用户下单,带动美团闪购整体成交额创下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团闪购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20余类“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倍。其中,手机成交额翻倍,小家电成交额增长近2倍,白酒成交额增长超10倍,智能设备成交额增长超6倍,大家电成交额增长超11倍,珠宝首饰成交额增长近5倍,运动鞋服成交额增长超2倍;下单用户的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40%。 在多类商品热销和年轻消费者“带量”的驱动下,近百万本地实体门店也迎来了销售高峰和生意增量。数据显示,全国164个城市的1574个本地商圈成交额同比增长1倍以上,商圈内数十万本地商家生意快速增长。“618”期间,美团闪购对品牌和商户真金白银坚定投入,带动涵盖酒类、3C家电、运动用品、美妆护肤、母婴奶粉、儿童玩具、商超等类目的零售品牌和门店销量创下新高,近850个零售品牌在美团闪购的成交额比去年同期翻倍。受益于多个节假日期间生鲜、快消类生活用品热销,多家连锁零售商在美团闪购持续“爆单”:沃尔玛成交额增长翻倍;物美超市、天虹超市成交额增长超2倍,乐高、丝芙兰成交额增长超1倍,爱婴室、爱婴岛等母婴类连锁零售商成交额翻倍。百货商家在美团闪购迎来“最热618”,该业态整体成交额增长约40倍,武商集团、山东银座等商家销量创下新高。 与此同时,美团闪电仓等即时零售新业态逐步成为本地实体经济生态新的活力来源。“618”期间,各类美团闪电仓成交额整体翻倍,其中潮饮闪电仓增长超6倍,母婴闪电仓增长超4倍,美妆闪电仓增长超1倍。24小时不间断热销的闪电仓加速了本地零售“活力流动”,带旺了本地实体经济的整体热度。“618”期间,5月26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数已超4000万。此时距淘宝闪购正式上线不到一个月。数据显示,目前淘宝闪购的订单结构已向全品类大幅拓展,非茶饮占比达75%,非餐品类订单增长远超预期。即时零售业务也让更多品牌看到了生意新机会。以优衣库、迪卡侬等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瞄向即时零售赛道,将其作为新阶段品牌经营的重点发力点之一,希望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一盘货、一盘价”。淘宝闪购希望帮助商家实现即时场景的生意增长,扩大生意边界。 “618”期间,喜德盛在淘宝闪购开通门店自提,第4天日GMV就突破300万元;迪卡侬在淘宝闪购整体日均订单环比增长2倍。在母亲节,淘宝闪购上线鲜花免单活动,带动8625家鲜花门店比去年同期成交额翻倍。在“从远转近”的淘宝天猫鲜花商家里,有近20%的商家成交额翻倍,近场场景为其带来新客。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用户渗透率将不断提升。根据《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已达65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在5.8亿活跃用户中,超过一半已养成即时消费的习惯,且年轻一代对即时满足的需求更为强烈。淘宝闪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优衣库、Apple、迪卡侬、绫致集团、喜德盛、全棉时代等品牌率先入局,并在淘宝闪购取得亮眼成绩,将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未来即时零售会成为品牌的新战场。基于淘天的丰富供给,淘宝闪购会持续拓展品类,丰富母婴、3C、美妆、服饰等多领域的供给。同时,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打通供给、运力、补贴三大核心环节,形成“电商低价+即时配送”的差异化优势,将全力提升消费市场热度,同时给中小商家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今年‘618’的最大变量是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的加入,让实体零售业和本地实体经济生态首次分享到线上大促红利,化流量为生意增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李勇坚认为,即时零售业态正在推动传统线上大促从“补贴线上”向“扩大线下消费”转变。即时零售对本地实体经济生态的提振远不止于“618”,凭借“扎根本地、助力实体”的鲜明特征,即时零售业态将持续与本地实体经济生态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发挥更深层次的助益作用。 AI技术应用广,惠及各方更美好作为全年两个重磅电商大促之一,“618”大促不仅是消费者采购生活所需、兴趣所致的节点,更是品牌、平台方深化用户连接、抢占市场高地并考验综合能力的重要竞技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全面走向应用,今年“618”也是各家平台大秀“科技肌肉”的舞台——有的万余智能体上岗、数字人直播,让千万消费者和百万商家受益;有的将AI技术工具充分应用于营销场景,持续提升品牌、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质量和效率,达成销量与口碑的双赢;有的则通过AIGI(索引)、AIGR(推荐)、AIGB(出价)、AIGA(拍卖)、AIGC(创意)、AIGD(数据)等全场景AI工具,让好商品更高效地触达消费者,在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同时,帮助商家降本提效。据悉,自2024年“采销东哥”首秀,开启数字人直播起点以来,到今年,京东数字人已经全面实现“高商业可用”,成本仅为真人主播的1/10,可以7×24小时全天开播,可提升直播间转化率30%;直播表现超过80%的真人主播,让商家真正“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这个“618”,有超过1.7万品牌商家使用京东数字人直播带货。 新推出的“京东高定数字人”,也突破了以往数字人只是帮真人直播“补时长”和值夜班的局限,获得众多轻奢、服饰、美妆品牌的青睐,在Coach、MCM等大牌直播间身穿高定套装,走起时尚秀场。每年“618”也是电商从业者最忙的时候,今年有超过1.4万个AI智能体在京东内部运行,依托智能体技术,在人力资源、客服、采销等诸多环节大显身手,也让“618”进入“数字员工配合作战”的崭新阶段。比如,京小智5.0全新推出的四位Agent“数字员工”,大模型客服智能体转人工率低至28%,客户满意度提升至71%,从客服接待到营销导购、智能跟单、商机分析,实现服务链路的全面优化。 在零售场景中,AI技术也在驱动运营全链路提效,深度应用在从内容生成到广告投放的各个关键环节。在运营环节,京麦商家智能助手能帮商家将决策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每周平均节约1500小时。在广告投放环节,京准通提供专业的数字营销咨询和投放助手服务,已覆盖超100万商家。在内容生成环节,京点点AIGC内容生成平台可包揽商家各种营销物料生成,日调用量超过1000万次,已帮助约80万商家过亿商品生成商品内容素材。在商品导购环节,京言智能导购助手服务超5000万消费者,能精准推荐消费者心仪的商品。 在物流场景,京东大模型在异常管控、流程自动化、智能交互板块的数10个场景中发挥效用,帮助将商品更高效低成本地送达消费者手中。“618”期间,物流场景累计调用京东大模型超过13亿次,小哥助手、智能分拣引擎等AI应用服务于超过50万物流一线员工。作为以服务连接供需两端的企业,值得买科技也在持续升级智能营销工具,赋能品牌增长。其中,公司子业务星罗创想作为以AI驱动的商品信息全网分发平台,通过接入全网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帮助品牌在不同的流量体中进行分发。 618”期间,星罗创想以AI驱动营销升级,千万元GMV以上的合作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0%。有助科技则作为AI驱动的品牌线上全域代运营服务商,充分发挥“以内容为特色、以数据为支撑”的业务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系列创新性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持续引领电商服务新生态。“618”期间该业务凭借“AI+全链路运营”双引擎,助力青岛啤酒、欧普、首农等多个品牌实现新增长。其中,青岛啤酒在拼多多平台同比增长44%,双店登顶啤酒畅销榜;欧普天猫旗舰店跻身行业前列;首农旗下多品牌GMV环比翻番。在淘天平台,AIGX(人工智能生成一切)技术体系已经在电商商业经营所需的全部场景中实现落地价值。如“图生视频”是淘宝面向商家最新发布的AIGC产品,商家只需上传一张或多张商品图,即可自动生成最长20秒的动态短视频,大促期间可大幅提升素材制作效率。此外,淘宝还提供一键成片、智能修片、搭配视频、脚本成片等多种能力,满足不同视频制作需求,并通过优质视频提升商品浏览及转化率。目前,MAXCo.、敦奴等多家知名时尚品牌正在使用淘宝官方提供的图生视频能力。 敦奴品牌视觉设计负责人表示:“图生视频的功能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还让品牌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视频素材,供品牌直接投放。”数据显示,生意管家“图生视频”系列工具自上线以来,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已累计为商家生成超150万个视频素材,平均为每位商家缩短15天的视频制作周期。又如,店小蜜AI客服,通过能力持续升级,已可以更加拟人化地实现多轮精准应答,并结合商家服务策略使售后问题智能化、自动化解决。实测数据显示,升级后,消费者咨询转人工率直降超20%,订单转化率提升超15%。目前,淘天平台上所有商家均可免费使用店小蜜AI能力。业内人士指出,从客服响应到商品推荐,从主播画面到内容生成,从商家备货决策到物流分拨路径,AI从过去的“效率工具”跃升为“运营中枢”。当前,AI不再只是电商运营的一种“插件”,它已是平台内部组织逻辑的一部分;也不只是商业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构成了对电商逻辑、平台结构、企业角色的重构。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2025年1-5月毛纺行业出口稳中有升 2025年1-5月毛纺行业出口稳中有升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毛纺原料与制品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人民币金额40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毛纺原料与制品出口额42.5亿美元(人民币金额305亿元),同比增长6.4%,进口额13.5亿美元(人民币金额97亿元),同比下跌15.9%。 中下游产业链出口毛纺产品品类多呈现增长,其中,毛纱线出口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毛织物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7.7%;毛针织服装出口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毛梭织服装出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0.5%。但初加工毛纺产品出口形势下滑,1~5月,羊毛条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下跌16.5%;无毛绒出口额1.0亿美元,同比下跌20.6%。 从原料使用上看,进口羊毛仍处于下跌区间。2025年1-5月羊毛合计进口13.1万吨,同比下滑7.1%,进口额8.2亿美元(人民币金额59亿元),同比下跌11.1%;进口平均单价6.26美元/千克,同比下跌4.2%。从三个主要产毛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进口的羊毛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文章来源: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天门纺织服装渠道变革对话会,解锁跨境电商产业出海密码 6月28日,2025纺织服装渠道变革圆桌对话会在湖北天门举行。本次会议以“聚焦跨境出海、赋能生态创新”为主题,来自相关行业协会、天门市政府、跨境电商平台及企业的代表齐聚,围绕跨境电商市场趋势、产业带出海策略、新兴市场拓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纺织服装行业全球化布局提供智慧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王水元强调,跨境电商已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出海的关键渠道,天门作为服装电商产业重镇,将为行业变革提供实践样本。 天门市副市长沈超表示,作为中国服装电商版图中的重要坐标,天门通过电商赋能、科技驱动、集群发展、政策护航,服装电商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天门实现513亿元电商交易额、6.2亿件总销量,跨境电商业务量更是稳居湖北榜首,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天门用“数智基因”打破低效困局,重构价值链;用“双循环基建”攻克出海痛点,重构空间链;用“创一代+服二代”传承机制、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升级“天服贷”等“三大攻坚”护航产业跃迁,重构政策链。 中国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颖慧分析了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介绍了国内服装产业带如义乌、石狮等发展跨境电商的经验。在谈到产业带出海相关建议时,她认为,产业带应加快建起“产业带+公共服务+出海营销”的产业生态,企业要走差异化的出海策略,同时要加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平台和生态当中。 中国纺联社责办副主任胡柯华介绍了纺织领域的绿色转型热点,包括生产商延伸责任EPR——纺织品的循环回收、可持续产品评价和标识体系、绿色声明和打击“洗绿”等。他表示,行业在积极推进碳足迹管理、绿色技术研发及“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并通过标准制定、数字化平台(如产品数字护照DDP)提升全链透明度与循环能力,力促纺织产业绿色转型。 敦煌网华中授权服务中心招商总监朱梦雅介绍,平台通过AI趋势预测、柔性快反系统、AIGC营销等技术,为企业实现了研发、营销等全链路赋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破局新蓝海,新兴市场拓展新机遇”圆桌对话中,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杨晓东与天门泰国海外仓负责人彭睿、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快时尚负责人周瑞峰、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国际市场部经理朱俊、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区域拓展与管理高级经理孙梦瑾等嘉宾展开深度交流。 与会嘉宾认为,跨境电商是我国服装产业出海的重要新渠道,发展跨境电商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企业布局全球渠道的关键。未来,纺织服装跨境电商需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绿色认证为通行证,以全链路服务为支撑,加速构建“政策支持—技术赋能—服务保障”的生态体系,通过AI设计、智能仓储、跨境直播等技术手段,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升级。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佛山禅城发布校服团体标准,推动针织服装产业升级 6月28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校服团体标准在张槎正式发布,“张槎针织”集体商标同日启用。同时,天纺标(佛山)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签约落地张槎,并与张槎针织服装行业共建线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为当地针织服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禅城区校服团体标准创新性划分了功能款和品质款两种等级,实现了安全性能、服用性能、舒适性、使用便利性的四大升级,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纺织服装检测行业龙头之一,拥有两大国家级检测平台‌,技术实力及市场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张槎街道则是全国重要的针织面料及服装产业基地之一。 此次天纺标(佛山)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签约落地张槎,是双方“强强联合”之举,将共同打造天纺标在广东地区的旗舰检测中心。 今年6月,佛山市发布《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质量标准与制造业融合行动。天纺标签约落地张槎,是当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实践。 发布仪式上,天纺标与张槎针织服装行业的线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共建项目签约启动。该项目将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服务资源,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一站式”质量综合服务。 未来,张槎将实施针织服装产业全链条创新跃升行动,力争到2028年针织服装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PTA和瓶片行情波动,“组合拳”更好护航聚酯产业链 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产业链运行情况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产能规模持续增长,一批新产能陆续释放,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作为聚酯产业链上的两名重要成员,PTA和聚酯瓶片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今年,这两个细分行业的市场运行情况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市场环境,聚酯产业链企业如何更好地运用多种期货品种工具,打好“组合拳”,进一步提高整体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成熟运用PTA期货PTA是生产聚酯产品的关键原料。现阶段,我国PTA产能规模庞大,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根据中国化纤信息网(CCF)统计,2024年,我国PTA产能为8601.5万吨,同比增长6.7%,实际产量为7188万吨,同比增长12%。 去年,PTA价格总体处于震荡下行状态。今年全年,如果市场上计划新增的产能正常释放,PTA总产能将突破9000万吨,受供给持续放量而需求增速相对平稳影响,PTA行业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价格或将延续低位震荡格局。 自PTA期货2006年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上市至今,已近20年。尤其是近10年,面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聚酯市场行情波动等变化,期货和现货结合的思路已普遍融入聚酯产业链企业的日常经营中。 恒力集团、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石化”)、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等一批聚酯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它们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往往打“组合拳”,覆盖原油、PX、PTA期货等与自身主营业务相关的品种。 以恒逸石化为例,2025年年初,恒逸石化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全年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的保证金额度不超过15亿元(实物交割金额不计入)。“当原料、产品或能源品价格大幅波动时,将对公司盈利产生影响。”恒逸石化方面表示,为规避商品价格发生较大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冲击,稳定公司经营利润,公司需要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进行风险控制,增加价格风险控制手段,促进业务发展。公司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与生产经营情况相匹配,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企业有专职人员开展期货业务,有的企业设置了期货投资业务小组或部门。每天早晨和下午看大盘、夜间盯夜盘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参加郑商所、相关院校开设的期货专业培训课程,是他们持续提升业务水平的“充电”形式。 国内PTA现货贸易普遍采用期货“点价”的交易方式。逸盛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盛石化”)营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聚酯企业对期货工具的成熟运用,近几年,PTA交易基本采用“期货合约+基差”的定价模式,即“点价”模式,现货“一口价”模式几乎已不存在。销售企业通过“点价”可以锁定价格,进而锁定经营利润;采购方通过“点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避免原料跌价造成损失。 目前,我国产能占比90%以上的PTA生产企业、产能占比70%以上的聚酯企业和几乎全部主流贸易商基本都参与PTA期货交易。我国PTA期货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对上下游产品的定价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瓶片期货市场运行平稳今年以来,我国聚酯市场承压,企业普遍存在“增产增量不增利”情况。 卓创资讯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上半年,聚酯产业链价格剧烈震荡。受市场供需错配、宏观层面存在变量等因素影响,下半年,聚酯产业链价格高波动性或将延续。 作为聚酯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聚酯瓶片市场竞争十分激烈。CCF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酯瓶片行业新投产能417万吨,总产能达2043万吨,同比增长23%;产量约为1556万吨,同比增长18.8%。我国聚酯瓶片产能在全球的占比近50%。 受多个新项目投产、供给增加影响,2024年,聚酯瓶片产销量延续增长态势,但市场整体呈现“量增价减”特征,行业平均加工费较2023年下降30%多,企业利润普遍受到挤压,部分企业出现亏损。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头部瓶片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积极参与期货市场。 逸盛石化副总裁吴良均表示,瓶片期货上市后,成为企业管理库存、管理市场风险、稳定经营利润的有效工具,有助于企业更加从容地应对市场内外部环境变化。 江苏三房巷聚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房巷”)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降低了原料、产品等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成本及主营产品价格的影响。 相比PTA期货,2024年8月在郑商所上市的瓶片期货是个新品种。但是,由于聚酯企业运用期货的思路已比较成熟,瓶片期货自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功能作用初步显现,瓶片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达到0.9。 今年,聚酯瓶片行业运行情况如何?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凯新材”)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796.45万元,同比增长5.92%。三房巷方面表示,2025年,行业进入产能扩张周期收尾期,叠加新应用领域和再生材料需求增长,行业有望进入修复期。 从需求方面看,近几年,包装材料在保鲜、美观、运输安全和方便性、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升级,带动聚酯瓶片需求量逐年增长。CCF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聚酯瓶片消费量为1497万吨,同比增长20.63%;软饮料包装领域仍是聚酯瓶片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其应用占比为73.25%。 未来,聚酯瓶片行业仍有发展空间,片材及其他食品包装领域将成为新增长点。 从出口方面看,我国聚酯瓶片出口市场近几年保持良好增长。CCF数据显示,2020年-2024年,我国聚酯瓶片出口量平均增速率为17.01%。2024年,其出口量为635万吨,同比增长30.9%。 面对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头部企业积极布局。目前,万凯新材在尼日利亚投资的年产30万吨聚酯瓶片项目正在推进建设。这是我国聚酯瓶片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代表性项目。 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升级聚酯市场竞争越是激烈,产业链企业越需要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管理风险。 在聚酯产业链上,郑商所已上市了PTA、短纤、PX、瓶片几个期货品种,形成了完善的聚酯产业链板块期货品种布局。几个期货品种已经形成有效联动,为聚酯产业链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远期价格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库存管理、现货采购和销售,助力企业稳定生产和经营。 为了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今年5月29日,郑商所正式推出PTA-瓶片、PTA-PX跨品种套利指令,构建起聚酯产业链从原料端PX到中间产品PTA,再到制成品瓶片的聚酯全链条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聚酯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自瓶片期货上市以来,PTA与瓶片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相关系数均保持在0.9左右。这为PTA-瓶片、PTA-PX跨品种套利提供了稳定基础。 新套利指令能够直观反映聚酯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价格关系与利润分配,有助于提升相关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效率,畅通产业信息传导路径。 新套利指令也能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丰富、灵活的风险管理方案。企业不仅可以对单一品种进行套期保值,还可以通过跨品种套利,精准锁定原料采购成本及产品销售价格,从而稳定加工利润,显著增强经营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多样化的套利组合,也将吸引更多产业参与者进入市场。 万凯新材副总经理陈灿忠表示,这是一套更灵活的套利与对冲“组合拳”,能为聚酯产业链企业提供实现跨品种价差交易的便捷通道,并辅助企业优化采购、生产、销售决策,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瓶片企业可以锁定PTA采购成本与瓶片销售价格之间的核心加工费,精准对冲PTA与瓶片价格非对称波动风险。接下来,公司计划将PTA-瓶片跨品种套利策略全面纳入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广发期货能化首席分析师张晓珍表示,这不仅能更好地满足聚酯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还将强化聚酯产业链期货品种联动,进一步发挥品种集聚效应,提升期货市场服务聚酯产业能力。期货工具的多样化,能让产业企业的套保操作更加灵活、精细和专业,有助于企业提升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01
2025
当ESG不再是选择题,纺服企业如何实现从“被动减排”到“主动创效”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历从“被动减排”到“主动创效”的深刻转型。截至2025年6月,《中国纺织报》记者关注的30余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已相继发布ESG报告。雅戈尔、圣泉集团、红豆股份、龙头股份等行业先行者以减碳实践为基石、绿色技术创新为引擎、供应链协同升级为纽带,正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新范式。 技术创新重构全价值链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纺织服装企业正经历从被动合规到主动重构的深刻转变。根据中诚信绿金统计,近四年,纺织服饰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比例持续上升,整体水平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ESG报告(包含单独披露与年报披露)披露比例达到69.2%,其中单独对外披露ESG报告占比为76.2%。 作为行业标杆,雅戈尔已连续4年发布ESG报告,尤其是在绿色创新技术领域成果丰硕。“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达6128.64万元,依托四大创新平台,累计获授权专利221项,含106项国家发明专利。”雅戈尔公共关系部负责人徐衡律介绍说。 徐衡律表示,在材料创新上,雅戈尔以汉麻为原料生产绿色产品,碳汇能力是棉花两倍,生产过程节水75%,且获多项绿色原材料认证;引进国际先进气流纺设备,将麻、棉下脚料转化为新纱线或纺织品,实现原料的高效利用与废弃物循环再生。2024年,雅戈尔废料回收再利用率达73.32%。在生产工艺优化方面,通过升级改造复洗机等设备,综合能源消耗量较上年下降15%;雅戈尔嵊州毛纺参与的项目实现印染废水回用率超80%,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圣泉集团以“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突破了生物质中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三素高效分离等行业性难题,实现三大组分高值化利用,可产出生产纤维素材料、生物炭等百余种绿色产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以年处理秸秆50万吨的生物质工厂为例,可以减排二氧化碳60多万吨。 在圣泉集团发布的2024ESG报告中,董事长唐一林表示:“通过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不断提升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推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为绿色制造与新能源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据了解,这种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材料的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更通过生物质精炼技术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减碳路径。 2024年,泰慕士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工艺创新等举措实现能效跃升。泰慕士发布的2024ESG报告显示,其智能吊挂系统串联上百道工序,生产效率提升20%,综合能耗显著降低,同时染色车间采用SEDO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面料开发周期大幅缩短。泰慕士还采用低盐低碱,染涤还原二步等工艺,实现年节水5613立方米,节约蒸汽量554.9吨、天然气18722立方米,年节约综合能耗76.8吨标准煤,折合减排二氧化碳281吨二氧化碳当量。 这种“技术+管理”的双轮驱动,使泰慕士在提升产能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2024年亩均税收高达125万元,成为传统纺织企业转型的典范。 供应链协同升级共建产业生态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长,供应链管理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2024年ESG报告中可以看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正在不断加强与上下游供应商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共享技术、资源和信息,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红豆股份通过持续完善供应商评估体系,全面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与韧性,为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重构了行业协同模式。红豆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豆股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接入200余家供应商的能耗、环保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排产计划,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周转率明显提升,物流碳排放也有所下降。这种将技术创新延伸至供应链协同的做法,使ESG实践从单一企业行为升级为产业生态共建。 龙头股份继续深化品牌“五力支撑体系”建设,从产品力、供应力、渠道力、传播力、数智力五个维度发力,取得新成效。以供应力板块为例,龙头股份通过梯度转移生产基地、集中采购等措施,2024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4%和4.34%。渠道力方面,2024年,龙头股份实施双线市场战略,线上天猫、淘宝、唯品会、京东、抖音、东方购物等全网络运营,直播与社群营销成新增长引擎。线下,龙头股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年报显示,2024年,龙头股份外贸业务实现营收5.1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52%。这种“降成本+拓市场”的双重目标,使龙头股份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水星家纺联合国欣家纺推动“可持续棉花”认证,从新疆棉田到终端产品全程追溯,确保每一件产品符合农业化学品管理、水资源优化等严格标准。通过这种供应链协同,水星家纺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更通过绿色标签增强了消费者信任感,2024年可持续棉花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 范式转变凸显ESG实践商业潜力纺织服装企业的ESG实践,已从早期的成本负担转变为价值创造引擎。 2024年,安踏交出了一份里程碑式的答卷:可持续产品占比突破30%,26款产品获碳中和认证,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21.7%,并成为中国首批披露范围三碳排放的体育用品公司。 在安踏制定的“1+3+5”可持续战略中明确了“循环焕新”目标,到2030年,50%的产品使用可持续原材料。如今,在其实验室里,积压库存不再是负担,而是新品的起点。如2024年推出的“安踏循环再造”系列,将库存成衣拆解后重新设计为限量版单品,减少新面料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与化学污染。2024ESG报告显示,安踏集团首期推出的两个再造系列,成功循环再用212公斤库存面料,避免了新布料织造过程中水资源消耗及染色工序的化学污染。 罗莱生活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品牌升级。其投资50亿元建设的罗莱智慧产业园2022年开建,今年4月落成并逐步投入使用。新生产线和自动化设备将提升柔性化生产与快速响应能力,协同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品质,单位面积产出大幅提升,同时推出“罗莱·私享家”洗护服务,通过绿色服务增强客户粘性,2024年线上销售增长迅猛。这种从产品到服务的延伸,使ESG实践成为品牌差异化的核心要素。 上海三毛将减排数据转化为贸易优势,2024年,公司供应商的纺织品面料已获得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该认证专门针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后再生纤维的使用。通过这一认证,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回收材料的使用,同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减排-订单-效益”的正向循环。这种从“被动满足环保标准”到“主动挖掘碳价值”的转变,凸显了ESG实践的商业潜力。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 1
  • 2
  • 3
  • 4
  • 5
  • 6
  •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