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2024
“一企两国三厂”跨境模式,让红河赢麻了! 从“一根丝”到“一匹布”,再到一件成衣、一套床上用品,在“一企两国三厂”的跨境产能合作模式下,一幅崭新的纺织产业“全景图”正在红河大地铺展开来。 在位于开远市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的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倍捻机、织布机等智能化设备嗡嗡地高速运转,条条纱线经过卷绕、络筒、倍捻、穿综等多道工序转眼就织成布匹。 “这些布匹织好后,将发往河口的唐立特纺织品有限公司进行半成品加工,再通过口岸运送至越南福寿省的生产基地,加工成成衣后出口。”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艳洁介绍,“项目自去年3月正式投产起,到目前已建成16条生产线,马力全开,产业兴旺,预计今年实现年产值8至10亿元……”许艳洁说着还不住地用几个词来概括现在的生产状态:条件优、出口快、服务佳。 条件优,优在能源资源和工业基础“红河州拥有丰富的煤资源和光能、风能,其中开远工业基础深厚,拥有长江以南最大的小龙潭露天煤矿,是吸引我们落地的第一大因素。”许艳洁介绍,在这片热土的招引下,2019年,江苏新东旭集团顺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大势,决定产业转移,在红河投资建设运营年产10万吨针织高档面料、2万吨机织家纺面料项目。 项目毗邻云南能投红河发电厂,蒸汽、水、电等要素的集聚,为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蒸汽作为火力发电的附属产品,利用热电汽进行循环生产,价格只是原来产地的三分之一。”许艳洁说。 “作为传统重化工业大州,轻纺产业的落地在红河实属难得,但它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开远产业园区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云介绍,近年来,开远市依托资源优势,激活传统煤、电产业,推动纺织产业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融合发展。园区依托要素共建共享的产业链区块布局,加强与开远小龙潭化工园区联动,向上游发展聚乙烯类纺织材料生产项目,向下游引进品牌服装制造项目,促进行业产业链和关联企业快速向园区集聚。 出口快,快在区位优势和合作模式红河地处“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前沿的区位优势,让产业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可持续。 红河州依托入驻纺织园区的龙头企业,在“区县”之间、“区市”之间、“县市”之间实现了纺织产业链条联动发展。龙头企业新东旭注册成立子公司在开远、河口及越南福寿省落户,投资建设三个厂房,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实现最优化布局。其中,依托开远能源优势进行面料生产,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河口具备跨境人力资源优势,缝制工厂劳动力成本得以降低;同时,河口生产的产品到越南可以进行进一步加工,出口产品更具优势。 “东部技术、红河面料、越南服装”,“三厂”的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形成了面向东南亚、欧美国家纺织服装生产出口的完整产业链。“三个厂之间距离均不到200公里,物流时间短,各生产环节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许艳洁对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项目总体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年上缴税收1亿元以上,可安排就业岗位2500人以上。 服务佳,佳在营商环境和园区建设“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只要向园区反映,定会第一时间得到答复和妥善解决。”项目定型车间主管陈学明表示,园区优质的全程跟踪服务,让大家忙生产更安心、谋发展劲更足。 “聚焦规划布局、基础配套、产业集群、营商环境等关键环节,推动产业、企业、园区突破发展。”王云介绍,一直以来,园区按照“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全力协调解决GRS验厂、蒸汽稳定供应、电力保障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生产保驾护航。 同时,园区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在为承接产业转移增加“砝码”。目前,开远市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89亿元的一期开发建设,配套建设有园区道路、给排水管网、供汽管道、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041电力线二回线路”园区内部衔接工程正式启动,持续优化建设蒸汽管道,有效提升园区承载力,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如今,园区发展纺织产业“主阵地”优势日益凸显,初步形成了集织造、印染,高档面料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去年3月,该园区被中纺联认定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试点园区”;7月纳入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开远片区规划。按照“一园三片”的空间布局,红河州加快推进实现河口片区、蒙自片区、开远片区的联动发展,更进一步彰显区域发展的联动优势。 “红河发展纺织产业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还有很大的潜能等待开发。我们要抢抓列入河口沿边产业园核心区的历史机遇,以绿色纺织发展为核心,以‘东部技术+红河制造+越南组装+世界市场’为发展方向,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在2028年打造出‘百亿’纺织产业园。”王云表示。 “一企两国三厂”跨境产能合作模式的探索成型,是红河州叠加园区优势、精准招商释放“乘法效应”的成果。目前,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已集聚纺织类企业4家,2023年实现产值4.2亿元;已与苏州博丰纺织有限公司签订开远年产3.6万吨棉纱染色及15万锭纺纱厂建设项目框架协议;在谈重点项目3个。未来,在这片产业沃土之上,还将迎来承接和发展纺织业更多更大的机遇。 (文章来源:云南红河发布)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26
2024
三联新材料:“一根纱”勇闯服装大市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细分市场领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生力军,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力量。 当前,江苏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4家,其中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位居全国第一。剖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报即日起推出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记”,通过一个个具体细微的故事,展示其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呈现出强劲发展韧性。 炎炎夏日,“冰丝”材料服装成为不少厂家的主推款。“冰丝”材料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淮安洪泽区的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探访。 “玉石矿物导热好、吸热慢,将其加工成纳米级颗粒,在纺丝时添加,就能让纤维拥有持续性凉感。像我身上的工装服,材料都是公司生产的,不仅穿起来有凉感,弹性也很好。”公司董事长王健康边说边用双手将肩膀衣服轻轻一扯,展示其弹性。 除了弹性,王健康还向记者“显摆”起了衣服上隐藏的技术。他介绍说,每一根纱线都有许多功能,比如棉感、凉感、抗紫外线和吸湿排汗等。实现功能整合的背后,是该公司自研出“同质异构多组分弹性聚酯纤维”关键技术,不仅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且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在国内运动服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差别化品种,是三联新材料获得市场的法宝。三联新材料是一家根植于淮安的本土企业,自2017年创立以来,仅用了8年时间,便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聚酯纤维差异化研发与生产模式,实现了生物基可降解、再生、超中空、超吸排、保暖、凉感、抗菌、阻燃等多功能叠加聚酯纤维的高效率定制。 凭借着差异化品种,近三年,三联新材料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利税等大幅度上升。然而,在初创时期,三联新材料却面临资产和机器设备匮乏的困境,只能依靠租赁厂房维持运营,并从事“化纤加工”等利润较低的业务。在市场调研中,王健康深刻意识到,作为规模较小的企业,要在庞大的纺织行业中立足,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于是,他开始围绕市场需求进行深入探索,频频拜访龙头客户并探讨需求点。 当时,用于纺织毛绒玩具、毛绒睡衣、毛绒拖鞋产品的超细纤维材料市场是一片“蓝海”,三联新材料敏锐并果断地抓住机遇,发力生产。随着市场发展和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三联新材料开始关注弹性纤维和功能性纤维赛道,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具有优异弹性的纺织品以及具有多种功能性的纺织品。围绕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发力,三联新材料实现了发展的跃升。2020年至2023年,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了63.5%的复合增长率,迅速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小巨人”。 注重“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是三联新材料打造差异化纤维企业的“关键一招”。“当高校有想法时,我们会携手合作,共同将这些想法转化为最小的打样单元,实现想法从0到1快速落地。”王健康说。目前企业已经拥有研发人员86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18.6%,先后柔性引进和技术合作的博士有22人,牵头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联合高效和上下游知名企业进行产业链协同创新。实现“大兵团”协同攻关,为攻克纤维材料“卡脖子”技术提供支撑。 “这是一个不断寻找市场定位的过程,企业必须寻找细分市场的增量市场,因为只有增量市场才能为产品带来附加值。”王健康说。 企业感言:江苏三联新材料成立时间短,技术人才紧缺、中试条件匮乏,研发平台实力弱,给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发展战略。在创新方面,坚持产业链协同创新,差异化定制化错位发展;在人才发展战略上,通过自主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强化产学研合作。公司一方面将主营核心业务向上游延升,从单一的加弹复合,向产业链上游纺丝延升。另一方面,前瞻性部署新赛道,突破一系列功能性生物基纤维“卡脖子”关键技术,补齐短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和产品。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24
2024
聚焦 | 清河羊绒焕新,打造全球影响力“世界绒谷”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清河,便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县城。 蜿蜒流淌的河水,为清河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繁荣的经济。历史上,清河郡曾号称“天下北库”,一度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一条横穿而过的大运河给清河人“运”来了文明之波,更“运”来了搏击市场、弄潮商海的胆识。 说到羊绒,清河不靠山,没有草原牧场,也没有规模化养羊的传统,它是如何与羊绒结缘呢?清河县羊绒小镇综合管理中心主任王忠杰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是靠清河人干事创业的精神! 走在清河羊绒小镇,品牌门店鳞次栉比,直播电商几乎是每家店面的标配,生产工厂内更是呈现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现代化厂房干净整洁的背后,是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旅游也开始在产业中生根发芽……清河羊绒早已不是印象中的模样,产业焕新正在悄然进行。 数据显示,清河的羊绒产量占世界的40%、中国的65%。如今的清河,把羊绒产业做到了全国首屈一指的规模,成为全国较大的羊绒原料集散地和重要的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赢得了羊绒之都、“世界绒谷”的美誉。 TAweekly:清河主要有哪些产业?羊绒是否是清河的首位产业? 王忠杰:清河产业兴旺、特色鲜明,羊绒、汽车及零部件、稀有金属等特色产业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原料加工基地、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最大的汽车密封条生产基地、最大的滤清器产销基地、最大的再生稀有金属集散地。羊绒产业是清河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的美誉。 TAweekly:目前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如何? 王忠杰:清河因绒而兴、因绒而名。全县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羊绒企业1000余家,羊绒业市场主体1万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清河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集散地、羊绒纺纱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年产销无毛绒8000余吨,占全国的65%、世界的40%;年纺纱9000余吨,纺各类面料400多万米;各类羊绒服饰3600多万件,占全国总量的20%。 TAweekly:清河羊绒产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王忠杰:清河羊绒产业目前的发展优势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链条全、规模大,形成了从原绒采购、分梳、纺纱、织衫、织布到制衣完备的产业链条,年产销无毛绒8000余吨,约占全国总量的65%、世界总量的40%;羊绒纱线、羊绒衫、大衣、披肩等各类制品的产销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产品美誉度高。清河羊绒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羊绒商标9000余个,产品远销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影响力大。清河先后参与主持了《山羊绒》国家标准以及《绵羊绒》河北省标准8个标准的制定。我们连续举办了30届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是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之一。 其次,清河羊绒具有“全、广、多、优”的特点。 全:原料端以山羊绒为主,同时还包括绵羊绒、驼绒、兔绒、牦牛绒等几十种其他动物纤维;成品端既涵盖了羊绒衫、裤、围巾、披肩、大衣等羊绒全系列秋冬产品,又引进了真丝、亚麻、丝光棉等夏季产品。 广:全国有羊绒产业的地方,就会有清河人;有羊绒生意的地方,必然会与清河有贸易往来。 多:商标数量多,位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一;产品销量多,是国最大的羊绒原料加工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 优:羊绒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因为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被人们称为“软黄金”“纤维皇后”。清河羊绒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一分价钱一分货,绝对物有所值。 TAweekly:您觉得清河羊绒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王忠杰:干事创业的清河精神。上世纪70年代,清河还是河北省18个贫困落后县之一,是全省出了名的“四不靠(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大城市、不靠铁路)、两没有(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产)”。改革开放以后,清河靠着“敢创伟业、事争一流”的精神,认准正在悄然成长的羊绒行业,出台扶持经济的政策,鼓励农户放开手脚搞羊绒分梳,成功走出了一条“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奔小康”独具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 抓住电商发展的历史机遇。清河县电子商务一是起步较早,发展始于2006年,实施“网上网下互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补”发展战略,依托清河县羊绒制品市场发展形成了“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清河模式”,被认定为中国电子商务“三大模式”之一。二是规模较大,目前拥有淘宝镇6个、淘宝村71个,京东、淘宝、唯品会等网络店铺3.5万余个,2023年实现网络销售额超145亿元、全市第一,快递业务量2.74亿件、全省第一。清河电商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实体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催生网销,网销带动产业”的良好局面,助推清河羊绒产业顺利实现了从原料分梳向纺纱和制成品的转型升级。 TAweekly:目前产业在两化融合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进展? 王忠杰: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清河羊绒已经形成了从原绒采购、分梳、纺纱、织衫、织布到制衣完备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清河县聚焦羊绒产业,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提供设备购置补贴、租金补贴等具体支持,鼓励企业引进羊绒智能化针织设备,推动产业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河县已有60余家羊绒企业实现研发设计智能化、采购销售网络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在政府的牵头下,龙头企业新华羊绒公司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大型针织数字共享工厂暨事坦格羊绒针织数字研究院,项目建成后,清河一线成衣电脑横机的数量将达到2000余台,成为全球重要的织可穿一线成型羊绒针织基地。同时,羊绒针织数字研究院也会开展针织数字化设计、3D虚拟仿真、数字化生产、数字化销售、数字化物流等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加快发展清河羊绒产业新质生产力。 TAweekly:清河规上羊绒企业的占比是多少?在品牌培育方面树立了哪些品牌,目前有什么具体扶持措施? 王忠杰:目前全县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羊绒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1家,占比8.1%。 在品牌培育方面,全县羊绒商标注册量9000余个,数量位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一。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个(清河羊绒);中国驰名商标4个(衣尚、宏业、宇腾、昭友),另有在外地创建的中国驰名商标2个(兆君、皮皮狗);河北省著名商标10个;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70个。 对于培育自主品牌,我们深度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筛选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的企业和品牌作为重点,利用行业会展、网络平台及各种媒体,加大对其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引导和组织企业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以及省知名品牌。鼓励企业收购、入股国际化优质品牌;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国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为企业品牌寻求法律保护。 同时,充分利用好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平台,创新交易会举办方式和内容,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专业批发市场和买手参与,线上线下互动,进一步提升交易会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力争把该交易会打造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独具特色的时尚周。 此外还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清河羊绒”名义组织企业集中参展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PH Value)、时尚深圳展等国际国内展会。鼓励企业自行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会,加强与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合作,并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应链渠道。鼓励品牌企业在大中城市设立清河羊绒集成店、专卖店、商城专柜、机场店等。 TAweekly:以往,清河很多产品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不够时尚,那么近年来,清河羊绒在前端纱线的研发以及时尚设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未来还将有哪些推动举措? 王忠杰:目前纱线新品不断涌现,创新研发出高达200支的高级精纺纱以及抗起球、免后整理、蚕丝等高档纤维混纺纱线。在国际市场,日本优衣库品牌所用羊绒纱线的70%来自清河,爱马仕品牌纱线的独家供应商在清河,MORO纱线供应古琦、百丽、普拉达、Zara、芬迪等50多家国际快消和奢侈品品牌。 时尚设计方面,一是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联合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发布年度中国羊绒秋冬流行趋势;联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发布年度中国针织纱线流行趋势。二是充分发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清河羊绒服装设计师协会的力量,每年为企业设计新款服饰500多款;三是每年举办清河羊绒时装周等时尚活动,发掘培养本地设计师人才。 TAweekly:清河羊绒近年来在电商方面成绩卓著,目前做电商的企业有多少家,年成交额是多少?今年以来的总体销售情况如何? 王忠杰:截至目前,全县在天猫、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注册的网络店铺达3.5万余个,年网络销售额超145亿元,位列全市第一。今年以来,电商销售业绩稳步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10%。 TAweekly:清河对羊绒产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如何?下一步的工作有哪些? 王忠杰:我们清河羊绒将以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以制造智能化、产品四季化、设计原创化、渠道多元化为实施路径,坚持产业和市场双轮驱动,着力打造羊绒原料价格形成发布中心、羊绒服饰智能织造中心、羊绒品牌博览和销售中心、羊绒时装设计与流行趋势发布中心,把清河打造成为在羊绒行业制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绒谷”。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23
2024
二师铁门关市:“真金白银”推动纺织产业做大做强 纺织产业是二师铁门关市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建平台、补链条、强集群,用好用足兵团、师市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强化为企服务力度,全力推动师市纺织产业做大做强。 铁门关市星宇信达纺织有限公司于2017年落户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营棉纱、家纺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兼营棉花贸易和进出口业务,是河北省产业援疆重点企业。该公司拥有27万锭气流纺生产规模,可年产棉纱2万吨,产值4.5亿元,年利税近千万元。 近日,在该公司气流纺生产车间内,各类机器高速运转,纺织工人们正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接头、并条、梳棉、清花、包装等工序。今年以来,该企业各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实现产销两旺。 “今年1-6月,我们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达1.2亿元,棉纱产量达到了7137.84吨,工业销售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5.49%。”铁门关市星宇信达纺织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张再说。 企业发展“给力”,离不开政策支持。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大力支持纺织企业发展,在项目建设、融资贷款、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真金白银”及实实在在的扶持,助推纺织企业做大做强、产业提档升级。 “近几年,师市对我们纺织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包括纺织产品的出疆运费补贴、生产用电补贴还有一次性新增就业补贴等共11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落实极大激发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活力,同时降低了我们的生产运营成本,让我们能更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也促使我们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张再说。 伴随着政策扶持、市场扩大等多重叠加效应,星宇信达纺织有限公司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今年,该公司又在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新建新疆九色鹿纺织有限公司,丰富产品线,提升规模效应。 记者在九色鹿纺织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架构防火材料喷涂工作。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157亩,新建厂房、库房、宿舍等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末投产运行。“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年产棉纱2万吨,年销售额4.62亿元,带动200余人就业。”同时担任九色鹿项目负责人(法人)的张再说。 记者从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2022年以来,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拨付师市纺织企业纺织服装专项资金近1.07亿元,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赋能。 (文章来源:兵团在线)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22
2024
央媒看辽宁:东北地区外贸创新高 大连服装行业向高端定制转型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东北地区外贸进出口也交出了历史最好成绩。东北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138.6亿元,同比增长1.5%,创历史同期新高。戳视频,通过一个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速外贸发展的例子,来看老工业区的新变化。 服装加工是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这里的企业主动创新求变,聚焦高附加值单量单裁业务,以“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引领行业从批量服装向定制化服装转型,逐渐摆脱传统增长模式。 这几天,在一家企业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手臂正按照定制尺寸自动裁剪面料,自动挂装系统自动识别不同加工需求后,将料件分别送到所需的下一道工序。 不同于批量化生产服装,定制化服装料件品种非常多,加工需求也是五花八门。针对定制化服装“短生产、急交货、零库存”特点,大连海关实施“智慧监管、分类审核”的作业模式。 大连海关所属金普海关加工贸易一科副科长 遇敏:我们将海关监管顺势嵌入至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柔性生产体系中,实现企业自管与海关智能监管相结合。当前,企业定制服装从1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 目前,大连市已有多家服装家企业已陆续开展“定制化”服装加工业务,产业链“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据统计,今年1到6月,大连市实现“定制化”服装出口4.45亿元,同比增长2.9%。 (文章来源:央视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18
2024
河南息县:“引凤筑巢”电助力,向“新”而行产业兴! “我从安徽省过来办服装企业,才来不久,你们就帮我把线路架设到门口,息县电力服务真给力。”7月16日,河南省瑞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吴松见到上门走访的电力人员感谢地说道。 息县产业集聚区纺织服装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7号地,占地面积105217.49平米,计划对外招商引资8家企业,已与河南集灿服饰有限公司、河南瑞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河南自由派户外用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签订投资意向书。国网息县供电公司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了解到项目信息后,迅速响应,成立服务专班,组织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第一时间开展前期勘察,架设10千伏高压架空线路1.474公里,将投资界面延伸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为7号地块多家企业节约办电成本近25万元。 近年来,息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国网息县供电公司积极与政府对接,在息县产业集聚区打造“电等企业”示范区,将配电网提前延伸建设至待开发用电地块红线外,节省入驻企业外部电力投资成本和办电时长,实现了“开门接电”。下一步,息县将精简办事流程,全力护航企业和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协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17
2024
福建尤溪打造“纺丝、加弹、织造、染整、印花、成衣”产业链闭环 6月30日,在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尤溪六融运动服装制造产业链项目建设正酣,工人趁着晴好天气,进行厂房扩建及16号综合楼内部装修。“项目一期去年12月进入基础施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政府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项目进展得很顺利,现已完成今年工程量的50%以上。”项目现场施工经理吴章权说。 六融运动服装制造产业链项目是省重点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3期建设,项目打造“纺丝、加弹、织造、染整、印花、成衣”6道产业链闭环生产,是全国首个从锦纶纺丝到时尚运动品类的全产业链,全面建成后可年产3.5万吨锦纶纤维、1.5万吨高级印花面料、6000万件泳装及4000万件时尚运动服饰,带动6000人就业。 六融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陈京伟介绍,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成衣孵化器车间,已于去年10月建成投产并接受市场订单,可年产成衣400万件,现已完成300余名熟练工人和管理干部技能培训,还将持续对外招聘1000余名纺织工人,为项目一期投产做好人力储备。 这是尤溪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缩影。今年以来,尤溪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以更大力度推动资源向项目聚焦、要素向项目聚拢、力量向项目聚合,助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同时,尤溪坚持“周通报、月总结”工作制度,实行重大项目“审批一张图、落实一张表、服务一条龙”机制,通过特事特办、容缺预审、主动上门等“保姆式”服务,当好项目“服务员”,加快在建项目早达产、早达效。 截至5月底,尤溪2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36亿元,占年计划50.14%,超序时8.47个百分点。其中,1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31亿元,占年计划47.71%,超序时6.04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三明日报、纺织经济信息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16
2024
一条裤子闯出服饰大市场! 1978年,西柳公社东柳村庄稼汉丁其山以“改革开放后第一条裤子”开启了西柳裤业先机,西柳服装市场应运而生。历经四十余年发展,西柳服装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以配套加工为支撑、以配套服务为依托的专业市场集群和立足东北、辐射全国、通商世界的销售格局;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拥有10个单体市场、2.62万个摊位、2.3万从业人员,日客流量5万余人,经营范围涵盖服装、面料、辅料等40大类的2万余种商品,年销售收入达803亿元。 产商融合,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市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促进市场繁荣”的互动模式是产地型专业市场独有的天然优势。服装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地区配套加工产业链的全面发展,现已形成生产、加工、商贸、物流全产业链体系。 围绕专业市场,西柳本地及周边逐步形成了化纤-纺纱-织布-印染-成品面料-加工成衣-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稳定完善的供应链条,并形成了以裤装、棉服、大码女装、时尚女装为主打产品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集群拥有纺织服装企业8700家,从业人数逾30万,规上企业18家,年产各类服装7.5亿件(条),是东北地区轻工业的“闪耀之星”。 依托全国一流的专业市场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西柳物流园区共吸引72家物流企业入驻,建设通达国内各大类关联市场货运路线666条,致力于打造供应链“一站式、全链条”服务,随着园区“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授予西柳物流园区“第四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称号,以表彰其在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模式创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依托完整的纺织服装供应链体系和发达的物流体系,西柳的电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西柳通过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网红电商直播基地、成立电商产业管委会与电商行业协会,与邮政、“三通一达”等主流快递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构建了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营造出浓厚的电商发展氛围和便利的产业发展环境。2023年西柳镇荣获由商务部颁发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成为辽宁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乡镇级单位。 而这其中最功不可没的,当属西柳服装市场,近年来,西柳服装集团通过建设西柳服装网络营销中心、鼓励商户开展“档口+直播”新型营销、举办跨境电商对接交流会等一些列措施,促进市场线上线上融合,服装市场电商产业增长迅猛,并荣获“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示范市场”称号。 产业出海,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辽宁省是我国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省份,是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以及“中蒙俄”贸易大通道的重要战略节点和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服装市场依托天然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市场采购贸易政策,锚定“买全球、卖全球”,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自2020年9月获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市场出口额倍增,范围覆盖中东欧、南美、北美、非洲等20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小微企业、个体户架起与国际买家开展国际贸易的桥梁。 此外,西柳服装集团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服饰博览会、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成功举办中国西柳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西柳国际服装周、中国服装产业链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百团千人采购对接会等活动,搭建对外合作平台,加强区域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面对未来,聚焦打造千亿级市场集群,西柳服装市场将全力强化政策引领,统筹要素资源,努力把握推动市场集群升级改造、补齐拉长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工作重点,推动西柳专业市场集群整体不断提档升级、发展壮大。 (文章来源:中纺企联)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15
2024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无论是远方的山川河流,还是眼前的城市森林,人们总是渴望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自由舒展,满足心底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在“户外热”趋势下,同时满足舒适、功能、时尚及多场合需求的时尚单品冲锋衣,从最初的专业服饰赛道快速融入消费者日常穿着清单,而国内知名冲锋衣产业集群——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各大户外时尚品牌制造的每一件冲锋衣,提供最优的质量保障,让C端用户心无旁骛,向前冲锋! 现在,让我们全面认识一向低调的三门县,看它如何一针一线造就100亿元的产值规模。 从无到有的三门式蝶变从宏观历史看,三门县冲锋衣产业的发展,首先根植于台州绣衣产业的深厚积淀。自唐代伊始,三门县所在的三门湾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三门县的纺织制衣、丝绸贸易历史有千年之久,脱胎于清代打通了中西审美隔阂的“台州刺绣”,也让台州绣衣创下了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赫赫成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州绣衣产业日趋饱和,在西风东渐以及改革开放的大势下,能保暖、防寒性能优良的工装/冲锋衣走进了三门人的视野。凭借绣衣产业积累的产业链、手工艺人才队伍乃至渠道基础,三门冲锋衣产业快速萌芽。1996年起,依托在北京做服装生意的三门商人的外贸订单,三门服装企业实现了向工装业务的转型。而随着北京冲锋衣市场订单的扩展及上海、宁波冲锋衣市场的开拓,越来越多的企业转投冲锋衣领域,三门县冲锋衣加工行业得以迅速发展。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度过产业萌芽阶段后,三门县冲锋衣产业迈入产业集聚阶段,到2008年左右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企业之间也开始建立起联动关系,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2009年电商发展浪潮的兴起,三门县冲锋衣企业开始注重网络销售渠道的开辟,积极拓展线上市场。依托成熟的产业供应链和熟练的工人优势,三门县冲锋衣产业迅速抓住电商模式风口,在“小批量、定制化、快速反应”等方面构建起独有竞争优势,抢占国内中低端冲锋衣市场份额。 当消费升级的风掀起冲锋衣市场的全新革命,消费者对冲锋衣提出“功能性+时尚设计”多元需求,三门县冲锋衣也迎来了产业升级新阶段。2013年,三门冲锋衣服装协会应势成立,成为新阶段、好开局的显著事件。与此同时,三门县政府引入浙江理工大学高等院校资源,推动企业加大原创设计研发投入,引导他们加强创意设计、面料研发、工艺创新、品牌创新合作等方面的提升,同时加强品牌赛事、本地论坛等活动宣传力度,通过打造集群品牌影响力,大力推动三门冲锋衣在全域的影响力。 从产业萌发、产业集聚,到电商发展、产业升级,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凭借丰富的制作技术团队和庞大的从业群体、周边面辅料供应便利、电商蓬勃发展、物流直达等多重优势,三门已成长为国内较大规模的冲锋衣产业集群之一。三门冲锋衣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转强的蝶变,形成了“量”和“质”双维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三门全县冲锋衣产业企业总数300余家,创造就业岗位超3万个,头部企业投资实现总额翻番,年产冲锋衣超8000万件,产值实现100亿元关键突破。 从有到强的产业明天已经拥有成熟工业基础的三门,凭借在产品上的质量提升与创新,逐渐掌握了户外冲锋衣的制造话语权,形成了功能型救援类、时尚产品生活类这两种不同场景应用的、互为借力的优势产业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三门冲锋衣的竞争优势,满足愈加升级的消费需求,2019年三门县与浙江理工大学共建校地产业研究院,关注服装功能技术的革新与迭代,研发调温蓄热功能型冲锋衣、石墨烯抑菌型冲锋衣、冬季保暖型船用救生衣等一系列“黑科技产品”。近年来,随着轻户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三门又与浙江理工大学材料技术专家研发专属于校服的膜材技术,以青少年校园为特色打磨新品。同年,浙江理工大学为春晖校服园服企划的一场校服秀,奠定了春晖“中国十佳校园校服”品牌的地位。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本科团队每年为三门当地企业提供100余个原创设计新款,通过“设计人才落地孵化”项目源源不断输出原创设计力量,助力三门冲锋衣产业发展。 为了深化三门县政、产、学、研的协同共创成果,三门县政府成立冲锋衣工作专班,先后出台了《三门县扶持冲锋衣企业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三门县冲锋衣产业提升活动实施方案》《三门冲锋衣产业振兴工作任务》《三门县户外休闲产业园入园企业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在入企服务、技改扩建、金融信贷、执法检查等多方面,为县内优质冲锋衣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冲锋衣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提供政策保障,用政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四链融合,推出冲锋衣企业、研究院、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协同共赢。 2020年,三门县编制发布的《三门县冲锋衣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就提出了以创建国内最具影响力“中国冲锋衣服装名城”为核心的冲锋衣发展战略,谋划出台一系列冲锋衣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投资建设集时尚设计、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展示销售、培训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冲锋衣产业园区,加快打造高品位的产业形象展示空间载体,创建了“浙江省冲锋衣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浙江理工大学、科研院所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连续举办“中国(三门)冲锋衣设计大赛”和冲锋衣产业高峰论坛等赛事传播活动,进一步打响了三门冲锋衣知名度。 三门通过与上下游产业带的有效互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均达成密切合作;与盛泽功能性面料产业集群互访联动,达成头部企业的密切对接;与台州地区国内最大设备供应商结对联合研发智能制造设备,推进产业标准化车间建设和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研发;与国内知名展会、大电商平台布局每年新品推介和权威发布;与商业买手机构联合布局产品供需。 目标清务实而行为进一步加快三门冲锋衣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中国冲锋衣服装名城”区域品牌影响力,引领和带动冲锋衣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三门冲锋衣产业地位和竞争力,实现“全球最优质的的冲锋衣OEM/ODM基地”的发展目标,2024年1月26日,《三门县推动冲锋衣产业质量攀登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印发。 计划中指出,到2026年,三门县要实现冲锋衣销售规模突破20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冲锋衣企业3家,实现销售规模超亿元企业纳统2家,孵化完成10家跨境电商企业,获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引进设立3个冲锋衣研发设计服务机构,参与起草行业标准2-3项,帮助2家企业获得“品字标”证书,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政府质量奖零突破等一系列任务目标。 而以“创品牌、强主体、增设计、提品质”为重点,以“品牌建设、主体培育、补链强链、数智蝶变、跨境出海、质量提升、人才支撑”为基本路径,融合原创、时尚、品牌、科技等高端要素,是三门县实现从冲锋衣“制造大县”向融设计、制造和品牌为一体的冲锋衣“产业强县”转变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看,品牌建设方面加强与品牌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提升企业的品控意识、质量意识、标准意识以及研发新品的能力,打造“三门冲锋衣”区域品牌名片;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活动,与设计师品牌、潮牌建立深度联系,让“三门冲锋衣”品牌走出去;通过自主创立品牌、引进知名服装品牌与三门冲锋衣企业达成合作、扶持设计师品牌发展、引入创业团队孵化细分市场新兴潮牌等方式,打造三门企业品牌矩阵,让三门冲锋衣产业迈上品牌化发展道路。 数智蝶变方面,三门将通过政府补贴、先行带动等方式,加快冲锋衣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冲锋衣企业加大投资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先进制造产线,通过实施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推广自动裁剪、智能缝纫、智能吊挂、模板技术等制造技术,实现规模以上冲锋衣企业自动裁剪、智能缝纫、智能吊挂应用覆盖率达到40%。以此提升三门冲锋衣企业的小单快反能力,适应设计师品牌、潮牌等品牌客户的小订单、高工艺、高品质要求。 跨境出海方面,三门将厚植冲锋衣跨境电商生态,建立跨境电商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冲锋衣企业参加国内跨境电商峰会,对接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构建冲锋衣产业“出海”通道,进一步优化冲锋衣跨境电商政策,提高冲锋衣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未来,三门还将大力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加快推进三门冲锋衣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发动头部企业参与起草行业标准2-3项,推荐创建浙江省“绿色直播间”3家以上,从根本上奠定三门冲锋衣产业的标准化、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快速裂变的时代,丰富的兴趣爱好、多元的圈层社群、不断萌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让三门冲锋衣产业迎来新机遇。进入轻户外序列的三门冲锋衣产业,已经进入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在蓬勃潮涌的蓝海下,奔腾向前。 (文章来源:CHIC)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07-11
2024
创新“织就”千亿蓝图,宿迁高端纺织产业向千亿级进发 纺织服装是宿迁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民生产业,也是江苏省宿迁市六大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宿迁高端纺织产业实现产值805.5亿元,增长23.9%。 今年以来,宿迁市紧扣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兴纺都”的目标,全力以赴扩总量、提质量,持之以恒抓转型、促提升,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产业集聚,构建完整产业生态“织梦成锦”,对于宿迁而言并非空谈。自2021年起,宿迁将高端纺织列为“6+3+X”主导产业之一,化学纤维、纺织服装列入20条重点培育产业链。 近年来,宿迁通过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做强大企业,将高端纺织产业打造成为全产业链、国内化纤巨头扎堆、规模全省前列、冲刺千亿元产值的优势产业。 随着恒力、桐昆、恒逸、盛虹等国内四大纤维纺织龙头企业及国际“化纤旗舰”新加坡赛得利公司的相继入驻,宿迁高端纺织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这些龙头企业的落地开花,为宿迁高端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活力,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同时,箭鹿、苏丝、神龙家纺等本土优质企业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持续壮大,共同推动了宿迁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宿迁已形成了沭阳县、泗阳县、宿城区三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不仅汇聚了众多优质企业资源,还构建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宿迁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宿迁市持续聚焦“6211”招商目标,着力引进一批“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的大项目,加快招引核心供应链企业和终端产品企业,重点引进新品纺纱、高端面料、品牌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和辅料配套企业项目,打通产业链配套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还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升级在宿迁高端纺织产业的征途上,科技创新无疑是最强劲的引擎。近年来,宿迁市紧抓全球纺织产业变革的机遇,依托自身纺织纤维的规模优势,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走进位于宿迁市沭阳县的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20台智能落筒机器人正在忙碌,在这里每天都会有50万米坯布从“油”变“布”。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实现“聚酯-长丝-加弹-织造”全流程在同一厂区一体化生产的企业,自动化率已经达到95%。 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落筒、包装、连廊输送系统,桐昆恒阳不仅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了不良率。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生产部经理张玉勤表示:“2023年我们的产值已达58亿元,今年的目标产值是超100亿元。未来,我们将在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设先进功能聚酯纤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树立先进行业标杆,为化纤行业的提质升级贡献桐昆力量。” 在追求高效生产的同时,宿迁高端纺织产业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桐昆恒阳项目每年生产涤纶聚酯长丝120万吨,但“废丝率”仅为0.5%。更令人振奋的是,即将投产的“再生短纤”项目将实现“废丝”的重新利用,预计可增加2000多万元的收益。 除了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外,宿迁高端纺织产业还致力于关键技术的突破。“8个饮料瓶可做一件夏天的Polo衫,28个饮料瓶可做一件冲锋衣。”在泗阳县盛虹新材料产业园内,全球首条再生纤维产业链每天都在上演着“点石成金”的精彩故事——经过全自动纺丝设备的拉丝、并丝等工序,无数个废旧塑料瓶被加工成柔软有弹力的高品质再生聚酯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航空等领域。 政策扶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宿迁高端纺织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引导。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为高端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初,为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产业强市”战略,宿迁市印发《宿迁市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计划明确提出要以千亿级产业培育为引领,聚焦聚力、扩量提质,推动宿迁新型工业化向更高能级、更高质量迈进。其中,高端纺织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被赋予了突破千亿级规模的重大使命。 聚焦行业“卡脖子”技术需求,评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全省率先启用市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宿迁以一系列培植举措,带来高端纺织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凸显:沭阳县是全国包覆纱生产设备最多、产量最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泗阳县拥有中国长丝织造协会授予的“中国泗阳长丝面料产业园”,宿城区拥有“省级精纺面料产业集群”…… 此外,为了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宿迁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完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宿迁为高端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同时,宿迁还积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质量检测、人才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文章来源:常山 资料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网、宿迁手机台、宿先声、荔枝网、人民网江苏)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More
  • 1
  • 2
  • 3
  • 4
  • 5
  • 6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