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进入新的棉花年度,陆续有新棉零星采收,在销售价格高位支撑下,收购价开秤水平相对较高。由于今年新疆霜期偏晚,新棉集中上市期预计推迟到“十一”期间,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收购资金比较充裕,叠加加工产能持续过剩、收购期较短等因素,仍存在抬价抢收的可能性。中国棉花协会提示企业需高度警惕风险,避免非理性经营。
今年在纺织品市场逐步复苏、棉花消费回升推动下,棉花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价格上涨幅度加大,半年内价格上涨超过3000元/吨,已处于近十年偏高水平,而纺织消费复苏持续性不足,对价格上涨承受能力有限,后期存在下行风险。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市场,目前看本年度供给总体有保障,需求恢复程度有限,难以支撑棉价过度上涨。
新棉产量高于前期预期
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今年以来虽然受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新疆植棉面积有所下降,内地植棉面积继续下滑,全国植棉面积同比减少,种植前期也出现了一些气象灾害,初期棉花苗情较差,但后期气象条件好转,特别是结铃吐絮期天气总体适宜,单产水平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总产下降幅度不大,预计全国总产为628万吨,同比下降5.2%,仍为近年偏高水平。多空双方陷入僵持胶着状态
据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部分棉纺企业反馈,郑棉CF2401主力合约持续在17000元/吨关口上下调整,多空双方陷入僵持胶着状态,但与9月份期货盘面下挫超900点相比,疆内外棉花现货的回调幅度多在200-400元/吨,贸易商、加工企业挺价气氛仍比较浓。更令人不解的是,近两周来新疆监管库(含交割库)棉花资源与内地库新疆棉的报价价差继续收窄至150-250元/吨,疆内库皮棉的抗跌性更强。纺织旺季来临 原料补库增多
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纺织企业的采购意愿有所提高。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2023年9月初,准备采购棉花的企业占54.5%,环比增加4.5个百分点,同比减少2.8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7.9个百分点;持观望态度的占42.4%,环比减少3.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7.2个百分点;不打算采购棉花的企业占3%,环比减少1.4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0.7个百分点。纺织需求复苏动力不足
今年我国纺织行业开局良好,产销情况出现好转,但可持续性不足,企业亏损面再度扩大,采购棉花积极性减少:国内方面,纺织品服装消费增幅逐步放缓,主要纺织品产量继续稳中有落;出口方面,在美国限制新疆棉实质性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企业订单流失严重,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下降幅度大于其他类别的纺织品,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向外转移速度加快。纺企即期利润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据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几家棉纺企业反馈,受广东、江浙等地部分棉纱贸易商大力降价出货的影响,纱线出厂价不仅没能跟随棉花棉纱期货上调,反而下跌100-200元/吨。整体来看,近期郑棉CF2401合约一度回落超800点,现货基差报价应声下滑,原料调整幅度明显高于棉纱,纺企即期利润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加上“金九银十”内需外销新增订单缓慢回升,纺企的信心也呈现企稳反弹。
徐州某纺企表示,2023年二、三季度沿海地区各轻纺市场贸易商、中间商库存持续处于高位(佛山、绍兴、常州、南通等地公共仓储库“爆仓”是常态),财务成本、仓储费用及其它支出不断累积,部分贸易商压力偏大。随着纺服行业“金九银十”到来,沿海地区织布厂开机率回升,纱线补库逐渐启动,棉纱贸易企业先于棉纺厂降价出货,造成纱价提涨的难度较大。
宏观调控政策持续有效
为保障棉纺企业用棉需要、加强市场调控,一方面,有关部门7月启动中央储备棉销售,并根据前期成交率较高的情况调增了每日挂牌数量,目前日成交率已回落至60%左右,成交价也逐步回落趋稳;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公告增发75万吨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并在8月已将配额下达给棉纺企业;同时,为了稳定市场,避免过度炒作,郑州商品交易所已两次调整部分合约交易手续费。有关部门近期已明确表示,新棉收购期间将根据形势继续销售中央储备棉,同时还可以通过进口、加强期现货市场监管等方式进一步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保障新棉收购有序进行。中国棉花协会提醒业内各方,当前棉价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棉花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较大,有意参与新棉收购的企业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客观评估市场供需实际,理性选择经营策略,切勿由于上年经营状况好转而忘记2021年全行业遭受重大损失的重大教训,避免再度出现头脑过热、跟风炒作、盲目入市、重蹈覆辙。
建议企业:一是不轻信市场传言,坚持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二是正确分析形势,理性看待市场,避免盲目从众心理;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充分利用各种避险工具控制风险;四是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经营,努力提高棉花质量,提高抗风险能力。
后期展望
随着纺织业“金九银十”进入高潮,产业链购销趋于活跃,纺企补库较为积极。同时,新棉上市期间,国家保障棉花供应充足,企业的选择更加丰富,而滑准税配额的发放将促使企业加大对港口外棉的关注。从目前看,短期内外棉价格有望保持稳中偏强走势,企业对港口保税棉的采购有望增加。(文章来源: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花网)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