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金融”双轮驱动破解产业痛点,用集群协同探索转型路径,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正以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为笔,勾勒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生动图景。11月4日,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AI赋能产业链协同”推进对接活动在夏津县举行,汇聚政企银校各界力量签约落地一批关键项目,交流推广多地创新经验,为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筑牢根基。

链长制引领产业升级共识

“作为北方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必须在智能化转型中抢占先机。”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林峰海指出,山东通过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1%、1.1%,均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德州是我国重要纺织服装产业大市,在新型纺织、家纺等领域竞争优势突出。其中夏津作为全国纱线基地,正通过创新性实施“行业机构+国资平台+市场主体”三方共建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这一发展态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表示,“十五五”时期,纺织业正处转型关键期,需聚焦内需深耕、外贸优化、产业升级三大任务,而夏津探索的“行业机构+国资平台+市场主体”三方共建模式,为县域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德州市政协主席卜祥联介绍,德州始终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重点培育领域,2024年产业规模超240亿元,拥有200余家规上企业及华源生态等龙头企业。当前,德州正通过AI赋能生产全流程,突破专用算法与装备瓶颈,同时依托金融数据智能分析匹配企业需求,全力推动产业从“被动接单”向“需求创造”转型。
破解痛点构建协同生态

活动现场,两大签约仪式与一项启动仪式举行,成为破解产业难题的关键抓手。在产业链协同层面,夏津县财金集团联合纱纤亿科技、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及7家骨干企业,签订“山东新型纺织(纱纤)产业大脑上线项目”协议,剑指“信息孤岛、要素配置低效”等行业痛点。该项目作为山东省工信厅试点,将按“四个一”构架搭建算力、数据、算法、服务平台,完善集采、集销、集贷等应用场景。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路径同步拓宽。工商银行德州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与6家纺织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聚焦技术研发资金保障与市场拓展支持。“通过金融数据智能分析匹配企业需求,让资金精准滴灌创新项目。”山东省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鸿泰鼎莱赛尔二期项目日前启动投产尤为引人注目。项目投产后,企业莱赛尔总产能跃居全国第二,单线产能全国领先,助力夏津打造“中国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鸿泰鼎主营的莱赛尔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其与青岛百草股份联合开发的“生物功能性莱赛尔纤维”已获“省长杯”铜奖,应用于爱慕内衣等品牌,助力夏津打造“中国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集群化探索转型新路径

“AI应用不能只停留在消费端,生产与供应链的智能化才是关键。”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张庆辉指出,当前行业存在“消费端强、生产端弱”的不均衡问题,山东可借鉴江浙、江苏、福建等省份的先进经验,推动AI技术全链条渗透。从2023年底开始,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与夏津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投资建立了纱纤亿(山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深挖夏津纱线价值的基础上,打通产业上下游,推进产业链生态协同,助力夏津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观点在山东多地实践中得到印证。德州市副市长、市轻工纺织产业链链长陈海明介绍,德州近三年实施36个技改项目,关键设备更新率超70%,华源生态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三成,今年前3季度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46.1%。夏津县的纺纱规模为300万锭,占山东纺纱总规模的1/10,通过建协同生态、搭产业大脑、促绿色转型等举措,向着500亿元级产业集群迈进。

夏津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之达介绍,夏津纺织产业基础扎实,现有246家企业。近年来,夏津通过四项举措推进集群升级:一是建设协同生态,共建产业园与政产学研用平台;二是搭产业大脑,联动多地资源;三是促转型提质,推进技改与绿色发展;四是创新产品供给,实现柔性生产。未来,夏津将按“一园区一平台两基地”战略,打造500亿元级集群,助力山东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

威海的“工装转型路径”更显特色。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海燕介绍,当地以工装为突破口,推动AI技术在生产端应用,探索智能穿戴融合新模式,形成“小切口带动大转型”的发展格局。此外,青岛即墨的针织集群、枣庄的童装集群等经验交流,展现出山东纺织“各有特色、协同发展”的集群优势。
企业实践与金融支持形成合力。迪尚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吴利平介绍,集团投资超1亿元打造数字孪生平台,AI视觉检测准确率达99.5%;纱纤亿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井晓妮表示,公司运营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企业100余家,实现降本200元/吨、缩短库存周期10天的成效;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主管李德凯现场推介企业新产品,并介绍了公司数字化改造具体做法和产品定价采用差异化策略。
林峰海表示,山东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AI+金融”双轮驱动,推动纺织产业向数智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