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提前袭来的冷空气,把一条小红书笔记冲上热搜:“要去北京旅行,听说北京大降温了,到底应该穿什么衣服?”最高赞评论是:“当然是穿市服!”所谓“北京市服”,是对冲锋衣的戏称。有人说“北京人一年穿冲锋衣200天。”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冲锋衣确实是北京人家家户户衣柜中的基础款。

近两年来,冲锋衣算得上爆火速度最快、维持时间最长且不断自我更新的一款极致单品。时至今日,不仅中老年人爱穿,年轻人也很爱穿;不仅在户外场景中常见,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也越来越常见;国际大牌、本土品牌、电商白牌大量推出冲锋衣单品,每一款都能匹配到精准用户,销量火爆。这样一款极致单品,是怎么火起来的?首要条件还是实用性。除了防风、防雨、抗寒的核心功能不断升级创新,近年来在结构上创新的“三合一”冲锋衣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冲锋衣外壳+羽绒、抓绒内胆,通过隐形拉链实现多处可拆卸,实现一衣三穿,这份实用性的背后,体现的是服装行业的研发设计创新。户外功能性面料是面料研发设计的重要领域,也是与大众消费市场衔接最为紧密的核心领域;而服装可拆卸、一衣多穿的创新,则精准贴合了追求极致便捷性和性价比的消费需求。在早晚高峰的通勤地铁上,当你穿上冲锋衣,你就成功完成了一次“隐身”,不卷穿搭,不为穿衣而内耗,就这样淡淡地融入打工人的队伍。
、
另一方面,冲锋衣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近两年,国内外商业大佬、文体明星高频次身着冲锋衣出镜。冲锋衣爆火的背后,是户外产业链全链条的爆发式增长。穿上冲锋衣,会自动被贴上热爱户外运动,喜欢攀岩、滑雪,享受健康生活方式等正向标签,与Lululemon、Alo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异曲同工,运动健康类服饰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着装场景之中。与其他爆火的极致单品不同的是,冲锋衣真正实现了多品牌梯队的集体入场。早在几年前,还没翻车的始祖鸟被誉为“户外爱马仕”,成了中高端商务人士的标配。NORRONA、Marmot、Mammut、HELLY HANSEN、North Face等资深海外品牌紧随其后,安踏、骆驼等国内一线品牌则连续推出爆款单品,在更亲民的价格区间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对于大众消费服装而言,冲锋衣确实是中高单价单品,即便是价格偏低梯队的品牌,也将单品售价保持在400-500元的价格区间。冲锋衣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侧面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服装更加精准的消费取向:当一件衣服足够实用又方便打理,适用场合多,又能适当迎合潮流。那么,消费者或许愿意为超出平均预算的价格付费。
(文章来源:中纺联流通分会)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