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江苏大生集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江苏南通举行。会上,大生集团发布了“大生集团‘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大生集团ESG报告”,这家百年纺织名企在“智绿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入全新阶段,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大生样本”。大生集团副总经理赵志华、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共同主持会议。
锚定智绿双驱发展路径:大生集团发布“十五五”规划与ESG报告
回溯发展历程,大生集团一脉相承步履铿锵,“十三五”锚定方向筑牢根基,为转型发展夯实厚土,“十四五”期间深耕主业,笃行实干攻坚克难,为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答卷,智绿转型行业领跑,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补链强链稳步前行,文创拓展起步破局,向着世界一流纺织企业全速迈进。会上,江苏大生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包卫东发布“大生集团‘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五五”期间,大生集团重点任务包括:一从研发体系、核心技术、人才保障三方面,强化纺织关键技术突破;二从新型材料、创新工艺、引领市场入手,着力开发纺织新特产品;三以稳链拓需、创新协同,做大规模,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四以装备自动化、全流程管控、运维保障,提升纺织装备智能化水平;五建立数字化运营系统、大数据营销平台,加强企业数字化运营;六构建全链条贯通、高标准引领的纺织绿色制造体系;七以“謇”品牌为核心抓手,从生态构建、效能提升、机制保障三方面精准发力,打造纺织产业链终端的独特竞争优势;八从街区升级、运营输出、工业文旅入手,创新拓展文化产业核心板块。
大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发布了“大生集团ESG报告”。他表示,大生集团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与行业变革大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以绿色为底色推动转型突破,以创新为驱动激活内生动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稳增长、促转型、提质效”作为核心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制造强国”“双碳”目标下的国企担当。漆颖斌表示,在绿色发展赛道上,大生集团始终将绿色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为推动纺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大生方案”;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以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升级,以制度创新优化管理效能;在内部管理提升上,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把合规经营作为企业存续的生命线,为企业稳健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社会责任履行上,积极践行ESG理念,在保障员工权益、参与公益事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主动作为。未来,大生集团将锚定方向、笃定前行,走智能制造之路,走低碳发展之路,走全产业链之路,走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之路,与产业链伙伴携手构建更加稳定、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表示,作为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起源地,大生集团以敢为人先的实践,在低碳转型方面探索出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此次座谈会是对百年大生砥砺前行、创新求变的高度肯定,也是凝聚行业智慧、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的重要契机。借此机会,他谈三点看法,一是大力传承“张謇企业家精神”,弘扬爱国情怀。大生集团作为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传承者”秉承“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企业文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体现百年企业的担当。二是积极探索转型路径,树立创新范式。主动布局、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推动生产效率与资源效率的双提升,趟出了一条从数字化转型到碳中和智慧化运营的清晰路径。三是科学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前进信心。我国棉纺织行业正处于时间、空间和技术变革等维度的历史交汇期,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格局重构的加速期和优势再造的机遇期。不论是转型、入疆、出海、退出的发展研判,还是求稳、求新、求变的经营体会,都是棉纺织人思考与探索的印记,都是产业发展韧性与活力的表现。期待大生集团再树标杆,再立新功。
“绿色答卷”落地:锚定源头减碳,共筑绿色生态链
作为中国纺织的“常青藤”,大生集团凭借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的建设经验,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月18日,大生集团启动的碳中和工厂项目是在“绿色发展”新赛道上的又一次突破,也是大生集团向“低碳未来”交出的新答卷。会上,包卫东发布了“大生集团碳中和工厂实施计划”。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8682万元,采用“改建”模式。在设备与产能上将实现两大突破:一是设备全面升级,淘汰全部前纺、后纺及公辅旧设备,购置清梳联、并条机、粗纱机等全流程智能纺纱设备110台/套,同时将制冷机、水泵、变压器等公辅设备换新为一级能效产品;二是产能优化扩张,将年产能从3万锭提升至4.5万锭,在实现低碳转型的同时,进一步释放生产效能。此外,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大生集团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覆盖能源消费、供应与管理全链条。同时,将建立从“组织碳”到“产品碳”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真正实现“核算—管理—减排—中和”的全链条覆盖。
兰精集团监事会副主席Carlos Anibal表示,从数字化、智慧化到碳中和的三级跳,大生集团为行业树立了绿色的标杆,这份领导力和担当值得敬佩。碳中和智慧纺纱工厂投产意义非凡,它不只是大生集团的里程碑,更是纺织行业减碳的方向标。原料端,大生选用了兰精采取气候行动的天丝纤维,从源头锚定减碳;生产端,100%的绿电和全流程的智能化,实现了效率和减排的双赢;终端,低碳纱线助力品牌打造可持续的产品,衔接绿色的消费。大生集团让碳中和工厂从目标变为了现实,从战略的合作共建绿色的生态链,到联合开发采取气候行动的天丝纤维,大生集团与兰精始终围绕着减碳同心同行,大生集团对技术和减碳的追求,也在激励兰精不断地升级可持续方案。今天新工厂投产为双方的合作打开了新的空间,未来期待与大生集团深化三方面合作,一是通过技术研发继续挖掘兰精纤维潜力;二是携手推广低碳产品、拓展市场,助力可持续消费;三是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减碳,夯实行业“碳中和”生态。
在交流研讨环节,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科、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原会长谢明、江南大学原副校长高卫东、中国纱线网总编王果刚等来自行业、企业的嘉宾为大生集团碳中和工厂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纺联副会长阎岩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之年。大生集团已经目标明确、举措有力地规划了“十五五”的宏伟篇章,不仅彰显了百年大生“生生不息”的雄心与担当,也从企业视角生动诠释了纺织服装行业“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的新时代内涵,为产业整体提升发展、融入全球治理话语体系注入了“大生力量”。阎岩表示,从行业顶层设计来看,绿色不仅是“十四五”的主旋律,也必然是“十五五”乃至更长远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业体系是产业与企业层面共同的重点任务。大生集团碳中和智慧纺纱工厂是行业首个系统规划并公开承诺的碳中和工厂,是技术集成也是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产业借鉴价值。在此,阎岩提出三点具体建议:一是希望大生积极积累绿色发展实践中的方法和经验,为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修订与细化提供一手参考;二是希望大生系统梳理碳协同管理、可再生能源实践、全流程智能纺纱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为行业企业提供可借鉴的路径;三是纺织服装行业是全球性产业,希望大生着力加强品牌建设,积极谋划全球化发展布局。未来,中国纺联将持续搭建高水平的行业交流平台,汇聚经验、衔接资源,全力推动“大生方案”的落地结果,特别是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持续“以披促管、以管促披”,构建信息披露的闭环机制,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