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上,T台化作数字与灵感交织的剧场,面料成为会呼吸的智能肌肤,千年非遗在算法中得以重生——这不是一篇科幻小说,而是正在被设计师、被品牌书写的现实。当虚拟与现实、传统与未来、技术与人文在秀场中激烈碰撞,我们见证的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关于时尚本质的深刻思辨。
科技:当面料拥有呼吸与思考
科技面料正在经历从“功能载体”到“情感界面”的质变。时装周上,特步的女性运动系列仿佛来自“近未来”的衣橱,通过“三位一体”融合多种功能科技与材料科技为运动者提供出色的功能解决方案。聚乳酸材料、速干纤维、冰丝纤维、热力纤维等面料融入了对中国女性运动习惯的深度洞察,使得功能性与美学表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统一。雪中飞的冰雪系列则展现了材料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其创新的“SNFL-TEX冰雪墙系统”集成两大创新科技矩阵构建全天候御寒屏障;“云嶙内甲保温舱+热湿平衡透汽”聚能御寒加持防水功能,强韧抵御风雪湿寒,实现动态循环温控。这些创新让羽绒服不仅是保暖工具,更成为可穿戴的“微气候系统”。在这里你能看到,科技面料已从单纯的功能性材料演进为连接身体、环境与情感的重要媒介,正在重新定义着穿戴体验的本质。
绿动:可持续时尚的诗意革命
本季时装周最动人的篇章之一,莫过于可持续发展从口号走向诗意的过程。FUMENGKE用回收材料演绎五行哲学,将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与绿色循环进行深度连接,以东方智慧为可持续时尚赋予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衫也晴之的“椿”系列同样运用库存材料、回收材料,采用“减法”设计理念,通过自然、时间与生命的诗意叙事传递慢节奏与可持续理念。华峰千禧的“绿动纤峰”主题大秀开场由机器人与孩童共同演绎太极,寓意着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随后登场的数字模特身着千禧品牌氨纶服饰,将面料的弹性、垂坠感等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展示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宣言:通过数字技术减少实物样本的制作,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
T台上,从“金顶奖”设计师陈宇运用嘉柯新材的水性人造革、植物素皮等生物基材料,真维斯携手最佳男装设计师黄刚运用恒碳科技的以生物基PDO为核心原料的PHA Z2501全域可降解塑料3D打印,到中国纺联可持续创新专区推出的LCAplus碳管理平台、DPP数字护照和时尚森林计划等,可持续已从单一的材料革命升级为全产业链的系统工程。在这里你能看到,从材料创新、生产工艺到消费模式的完整可持续生态系统,标志着中国时尚产业正走向深度绿色转型的新阶段。
缪斯:当AI成为创意合伙人
时尚是人类的前沿思考,在本季时装周上,我们见证了她与另一种前沿思考——AI的深度共鸣:从情感上握手AI,我们仿佛触摸到文明新纪元的边界;从理性上触摸AI,正在重塑时尚产业的创作、生产和消费链条。YOUYILIN本季发布主题是“以爱之名”,灵感来源于电影《她》,探讨的是人与AI之间的爱情与救赎。品牌聚焦于构建人与AI的情感寓言,展开了千禧年代的反乌托邦式的服装畅想曲,引发对技术伦理的深度思考,展现出AI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潜力。Bronze Lucia 则以梦幻少女探险为主题,通过数字技术、科技手段打造出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时尚梦境,数字、潮流、文化IP跨界融合,证明科技能够增强而非削弱时尚的情感表达。设计师黄斯赟的“虚实丹青”则让AI深度参与创作过程。通过开发专门的绣花算法,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韵味转化为数码绣花的针法语言,带来“时尚+艺术+科技”的个性化定制,这种跨界在数字与工艺的边界地带开拓出新的美学疆域。在大企业大品牌的实际生产过程中,AI已成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歌力思近两年积极布局,AI技术融入“设计—供应链—商品管理—品牌运营”全链路,在设计环节借助蝶讯AI、Look AI、ChatGPT等工具,设计效率明显提升。迪尚集团通过创新应用AI等数字化技术,构建智能化设计体系和动态试穿体验,目前已实现10余个细分工装行业的专业化生产制造,近两年销售额均保持20%—30%增长。在这里你能看到,AI不是过往的替代者,而是使其焕发新生的催化剂。
数字:编织虚实相生的时尚宇宙
在本季时装周上,数字技术已突破“展示”的局限,成为编织设计语言的一份基因。红都的“经纬山河”大秀,构建了令人惊叹的混合现实场域:巧妙地将数字设计与3D打印技术融入非遗工艺,创造出一种“可触摸的文化体验”,观众通过互动装置,不仅观赏服装,更能够亲身感受非遗技艺的温度与厚度,让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虚拟空间中获得新的生命维度。而南方丝巢与吕越的合作则让壮锦这一古老工艺在3D打印的催化下,化作蝴蝶破茧般的视觉诗篇。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秀中使用的真丝壮锦,来自南方丝巢所属企业广西嘉联打造的“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提花生产线”,传统工艺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实现了从织造到设计的全链路创新。而京司坊的“光韵实验室”堪称一场技术驱动的文化复兴运动——用3D光固化技术将汝窑天青的釉色“生长”于织物之上,让宋韵美学在科技中完成跨时空对话,特别设计的“青空叠境”意境,通过精密的光影计算,使丝绸面料在不同角度下呈现出瓷器特有的开片纹理,这种对材质可能性的深度挖掘,展现了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的无限潜力。马克华菲与“金顶奖”设计师张肇达合作的高定秀,则通过服装与光影、材质的虚实交融,挑战着人们对服装、身体与空间的固有认知,在虚实交错中完成了一场哲学思考。在这里你能看到,科学与传统并非对立,而是在深度融合中相互成就、共同进化。2025 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正在形成的“科技人文主义”时尚图景。在这个图景中,科技没有淹没个性,反而成为表达个性最锐利的笔;“它”也未摧毁传统,而是为其搭建起通向未来的桥梁。从数字织机到AI设计,从植物染料到虚拟秀场,科技正在让时尚变得更智能、更绿色、更包容。这不仅是一场科技的胜利,更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塑。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