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龠“只此黄绿”首秀中国国际时装周:让千年传统色在现代时装上活起来
2025-09-09 17:04:07        阅读数:532

9月7日,798・751园区97罐内流光溢彩,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迎来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时尚美感的特别发布——万龠品牌“只此黄绿”传统色发布秀。




当承载着东方美学的黄与绿在T台绽放,当宋锦、云锦等非遗工艺与现代剪裁碰撞,这场秀不仅是一次时装展示,更是一次传统色彩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让沉睡在典籍中的东方色彩,成为当代人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美学。


传统色“破圈”从纸墨间走向产业应用

“色彩从来不是孤立的视觉符号,它是文化的记忆,是连接古今的桥梁。”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Coloro色彩应用研究院院长张玮在发布秀致辞中这样说道。传统色彩承载着古人的哲学思考与诗意审美,从《诗经》里的“绿竹猗猗”到《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每一种色彩都藏着一段文化密码。但长期以来,这些美轮美奂的色彩多停留在文献与画作中,难以融入现代产业生产。



此次万龠“只此黄绿”系列的突破,离不开COLORO色彩应用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作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色彩应用体系,COLORO耗时两年,为216个经典中国传统色建立科学编码,赋予其现代产业可使用的标准。“我们用编码打破了传统色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让‘黄’能精准对应果实丰盈的色调,‘绿’能还原枝叶常青的质感。”张玮解释道。这意味着,传统色彩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能批量应用于面料、服装的“实用元素”,真正实现了从文化研究到产业落地的跨越。




非遗+时尚让东方美学可穿在身上

“只此黄绿”的惊艳,不仅在于色彩的独特,更在于工艺的匠心。作为深耕东方美学的品牌,万龠此次将宋锦、云锦、蜀锦、香云纱等非遗工艺融入设计,让千年织造技艺在现代时装上焕发新生。

“我们选面料时很‘挑剔’,必须是能承载文化记忆的天然材质。”深圳万合服饰有限公司CEO、深圳十佳原创设计师李潞壹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宋锦的细腻纹样、香云纱的独特肌理,在“黄绿”色调的映衬下,既有传统织造的厚重底蕴,又不失现代设计的简约利落。比如一件绿色香云纱连衣裙,领口用宋锦绣出缠枝纹,裙摆采用不对称剪裁,行走间既能看到非遗工艺的精致,又能感受到现代服装的舒适与时尚。



这份对非遗的坚守,早已融入万龠的品牌基因。今年4月,万龠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发布《宋锦服装团体标准》,为宋锦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建立规范。“非遗不是用来‘摆着看’的,而是要通过设计,让它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李潞壹说。在“只此黄绿”系列中,她刻意弱化复杂装饰,用简净的线条突出色彩与面料的质感,让非遗工艺不再是“复古符号”,而是能自然融入日常穿搭的“时尚语言”。


对话李潞壹用传统色传递东方自信

采访中,李潞壹多次提到“老祖宗的智慧”。她坦言,此次“只此黄绿”系列的灵感,正是源于对自然与传统的敬畏。“黄是大地的馈赠,代表圆满;绿是生命的象征,传递坚韧。这些色彩不是我们凭空创造的,而是从树木、大地中‘提取’的自然之美。”在她看来,中国传统色的魅力,在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它不是单纯的“好看”,而是古人对自然、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对于年轻一代设计师与消费者,李潞壹有着自己的期待。“现在‘国潮’很火,但我们想做的不只是‘跟风’,而是真正让年轻人理解东方美学的内核。”她希望通过“只此黄绿”系列,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色彩的魅力:“当年轻人穿上这件衣服,能知道‘这抹绿来自古人对草木的热爱’,‘这抹黄藏着丰收的喜悦’,这种文化认同感,比单纯的‘好看’更重要。”



谈及设计过程中的挑战,李潞壹笑着说:“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对话’——和古人对话,和传统对话。”她曾为了还原《千里江山图》中“黄绿幻景”的色调,反复调整COLORO编码参数;为了让宋锦纹样与绿色面料更协调,和工匠一起修改了十几次图案。“但这个过程很有意义,就像在和千年前的工匠交流,他们的智慧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中国美学崛起从品牌实践到产业趋势

此次“只此黄绿”发布秀,不仅是万龠的一次品牌实践,更折射出中国时尚产业的新趋势——以传统文化为内核,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兼具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中国美学”。



随着“国风”消费浪潮的兴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提升。从汉服走俏到非遗手作受热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有文化的时尚”。万龠与COLORO的合作,正是抓住了这一趋势:用科技激活传统色彩,用非遗赋能现代设计,让“中国美学”既有文化深度,又有市场活力。




“未来,会有更多品牌加入传统文化转化的队伍。”张玮认为,中国传统色与纺织产业的结合,不仅能推动品牌差异化发展,更能让中国时尚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独特话语权。“当‘中国色’成为国际时尚的流行元素,当非遗工艺成为高端设计的‘加分项’,中国时尚才能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秀演落幕时,模特们身着“只此黄绿”时装集体亮相,灯光下,传统色彩与非遗工艺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流动的东方画卷。这场发布秀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有更多“只此黄绿”般的创新实践,让东方美学在现代时尚的土壤中,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