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本蓝皮书,读懂青岛纺织服装产业布局和升级方向
2025-07-08 09:59:34        阅读数:535

山东省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近日发布《2024-2025青岛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展现了这座中国近代纺织工业重要发祥地的产业发展新貌。


青岛纺织服装行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完备的产业生态。作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科技变革浪潮下,青岛纺织服装行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向科技、时尚、绿色、健康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蓝皮书》系统梳理了青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脉络,剖析了转型痛点,并对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青岛市有纺织服装规上企业(不含纺织机械)达316家,其中有纺织企业155家、服装服饰企业130家、皮革羽毛相关31家。2024年,这些规上企业营收合计为357亿元,同比增长3.03%;利润总额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7.36%。综合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大类市场主体达38030家,从业人员达264729人。其中,有工业(不含纺机)企业7546家,从业人员达116253人,营收总额为627.2亿元;批零类(含纺织、服装、日用品)企业30484家,从业人员148476人,营收总额为3259.1亿元。




青岛纺织服装产业布局特色鲜明,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基地,包括即墨针织产业集群、西海岸新区王台纺织机械产业集群、胶州李哥庄制帽产业集群等。这种产业布局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区域间产业的互补与协同发展。




行业内龙头企业众多,包括即发集团、绮丽集团、酷特智能、雪达集团、前丰帽艺、耀杰时装、凤凰印染等,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显著:即发集团拉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超450家,本地配套率达50%;酷特智能C2M产业互联网平台赋能20余家本地企业;前丰帽艺自动化流水线使生产效率提升200%、人工成本降低50%,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除了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也是产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联润翔突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宏量生产技术,专注纳米纤维膜研发;青岛百草将纺织技艺与生物科技结合,开发出具有原生生物性功能的复合纤维;邦特纤维推出复合功能创新环保产品;轻链LightChain提供全链路AI解决方案;新维纺织推动迭代涤纶性能优化。中小微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商业务,积极寻求转型,有效提升了自身竞争力。


在消费市场方面,青岛纺织服装产品凭借优良品质和多样化设计,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青岛纺织服装产业的外向型特征明显,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蓝皮书》的发布,为青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凝聚了共识,有助于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新的突破。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