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Z世代(Generation Z)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之间出生的人群,他们成长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真正的“数字化原住民”。在中国,Z世代人口占比达到19%,约2.6亿人,这使得他们成为消费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Z世代的情绪消费本质是既为产品功能付费,更为其承载的情感价值、社会意义、自我认同买单。品牌需从产品的“单向输出”转向“情绪共振”,只有深入理解Z世代圈层的情绪切口,才能精准捕捉其“心灵刚需”。POP将聚焦Z世代消费群体,深入洞察其在宏观因素背景下的消费情绪变化,及生活方式驱动的关键购买决策,对于企业和品牌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满足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01、Z世代消费情绪要素
Z世代(GenerationZ)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之间出生的人群,他们成长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真正的“数字化原住民”。在中国,Z世代人口占比达到19%,约2.6亿人,这使得他们成为消费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Z世代的情绪消费本质是既为产品功能付费,更为其承载的情感价值、社会意义、自我认同买单。品牌需从产品的“单向输出”转向“情绪共振”,只有深入理解乙世代圈层的情绪切口,才能精准捕捉其“心灵刚需”。
02 方向一情绪符号化消费
Z世代通过消费具象化的情绪符号(如IP联名、亚文化图腾)构建身份认同,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可穿戴、可传播的社交货币。Z世代的情绪符号化消费不仅是购物行为,更是一场以消费为载体的身份革命。他们通过穿戴、收藏、分享具象化的情绪符号,构建出流动的、多维的自我身份体系,并在虚实交织的社交场域中争夺话语权。
03 方向二负罪感消费转型
Z世代要求消费行为与道德价值绑定,通过“可持续叙事+碳足迹可视化”抵消购物负罪感。Z世代对道德消费的执着已超越“环保口号”阶段,转向对产业链透明度与碳足迹可追溯性的系统性要求。通过技术赋能的可视化、可量化、可参与机制,将消费行为转化为个人价值主张与社会变革工具。
04 方向三庆祝小里程碑
Z世代的仪式感重构与微成就情绪:通过降低仪式门槛,挖掘并放大生活中的小突破,从而激活更加多元化的场景消费。Z世代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可控的“小确幸”,例如从传统的人生节点(毕业、婚礼)或生日派对等庆祝缘由,演变为“日常里程碑”(如粉丝数破万、游戏段位升级)的微小时刻。Z世代认为“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更注重个性化表达而非社会规训。
(文章来源:POP时尚趋势)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info@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