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阳毛巾”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高阳县是中国纺织之乡,全国每生产3条毛巾,就有1条来自高阳。近年来,该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传统纺织产业走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并先后获得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县、亚洲电商产业带示范基地、河北省“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等称号。截至2024年底,高阳县拥有纺织类中小企业4200家,毛巾纺织产业集群纺织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6家,纺织业总产值达740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5%。
“产业大脑”服务全县数字化车间
公司数量、原材料采购、成品库存、上线产值、销售生产订单数据……4月7日,走进高阳巾巾乐道产业育城中心,记者看到纺织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大屏上,一组组数据不断更新。“打造纺织‘产业大脑’,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推动高阳县纺织产业数字化升级,着力打造高阳产能中心、交易中心、品牌孕育中心。”高阳县科工局局长胡常路介绍,该平台集聚并整合全县及周边纺织全产业链资源要素,搭建起产业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以“产业大脑”服务分布在全县的数字化车间。数智驱动产业未来。
胡常路介绍,高阳县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与多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数智技术融合创新,积极引入前沿数字技术和业务信息系统,打通设备、系统、人员间信息壁垒,推动生产制造走向智能化、管理运营迈向数字化、市场营销实现精准化,让越来越多企业共享研发成果、降低生产成本,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在高阳图强纺织公司的省级数字化生产车间,该公司销售经理韩伟只用一部手机就可了解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运行情况,并调度备料、加工、后整等环节高效衔接。“通过数字化赋能,图强纺织实现降本增效。”韩伟介绍,数字化车间实现了对原材料、设备及生产过程精细高效管控,生产效率提升20%、运营成本降低15%、产品升级周期缩短12%。目前,高阳县37家企业已完成数字化升级,已有4家图强纺织这样的企业生产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该县还陆续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专精特新示范企业4家、企业研发机构23个。
“高阳优品”探索抱团发展之路
在高阳巾巾乐道产业育城中心的“高阳优品”选品展示中心,商品款式多样。“凡是打上‘高阳优品’标签的纺织品,它的产品标准都要高于团体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标准,是优中选优的‘优品’。”该中心负责人黄霞说,为全力打造“高阳优品”区域品牌,高阳县制定了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优品标准体系,涵盖毛巾、浴巾、床上用品等品类,通过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保障产品品质。创建“高阳优品”区域品牌,探索抱团发展之路。
去年8月,高阳县正式启用“高阳优品”选品展示中心、高阳“纺客奥莱零售店”及电商选品平台,将印有“高阳优品”区域品牌的产品正式对外销售。同年12月,成立“高阳优品联盟”,联合永亮、卡缦等10家头部企业,推动品牌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高阳县拥有纺织类中国驰名商标4个、河北省著名商标17个、河北省名牌和优质产品14个、自主产品标识1.1万个。今年2月,高阳县文旅局、科工局、兴阳公司精心打造的“柔软市集”正式入驻保定市西大街,陈列毛巾、浴巾、浴袍、床上用品等200余种“高阳优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购物消费场景。高阳县借助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在网上打造高阳纺织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家纺展、法兰克福家纺展等展会,让“高阳毛巾”畅销国内外,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高阳县毛巾类产品年产量35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逾30%。
“过去靠辛苦赚钱,现在靠创新争先”已成为高阳县纺织企业的共识。在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产品展厅,用手机对着绣有昆曲脸谱图案的毛巾上的二维码扫一扫,经典昆曲片段立即在耳旁响起。“纺织产品更新换代快。只有在产品设计、研发上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该公司总经理田海涛介绍,创新为产品注入新活力。他们借助科技手段将昆曲与传统纺织品相融合,赋予产品艺术灵魂,开发“我家的毛巾会唱曲儿”等系列文创产品,让每条毛巾都是一款精美文创产品,让消费者在使用毛巾过程中欣赏艺术作品,享受品质生活。
共享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4月10日,高阳县共享智造·生态印染产业园内的圣翔染厂,工人在对纱线进行络筒、染色、脱水等处理。各工序智慧管理显示屏上,机缸状态、生产进度等数据实时更新。高阳县经济开发区副主任许盼介绍,圣翔染厂是共享智造·生态印染产业园成功投产的项目之一。该公司与上海一家科技企业合作,引入智能自动化印染前处理生产线,探索印染最新V3.0“零排放”工艺,预计生产成本可下降30%以上。
印染是纺织过程的重要一环,但是对大多数中小纺织企业来说,动辄价值几千万的印染设备投入,无疑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为此,该县积极探索共享发展模式,持续推动纺织产业提档升级,引导印染企业迁入园区,实现“传统产业—循环经济—共享智造”升级,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高阳县按照“五联”(产业联动布局、集群联合投资、设施联通运行、行业联盟发展、品牌联营塑造)、“六共”(平台共建、要素共享、业态共生、政商共治、联盟共赢、生态共融)、“七智”(智慧监管、智慧服务、智慧生产、智慧能源、智慧仓储、智慧环保、智慧安全)、“八化”(空间集约化、功能共享化、园区生态化、工艺绿色化、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化、风貌现代化、场景文旅化)的总体思路,推动印染企业搬迁入园,提高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目前,入园的13个印染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金腾、东泽等9个项目主体已封顶。“项目全部投产后,园区可为1800余家织造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形成43万吨年产能,产值达21.63亿元,生产成本降低10%至15%。”许盼说。
该园区还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物流仓储集中管理等服务,实现降本增效;采取污水集中预处理模式,为企业节省污水处理建设投资3.25亿元,年节约运行成本1080万元;关停原有8家印染企业的分散供热锅炉,实现园区集中供热全覆盖,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逾70%;技术改造污水处理厂,每天约有6万吨再生水直供园区企业,年均节省地下水近2000万吨。除了生产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共享,高阳县共享智造·生态印染产业园还建有创新孵化中心,配备智慧管理平台、科创中心等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统一办公场所、管理平台、技术支持、物业管理、创业指导等配套服务。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