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京东和美团“撕”起来是迟早的事,但确实比想象中来的更快。两大平台争夺的不止是外卖小哥,也不止是外卖业务。2025年京东入局,即时零售行业的平台地图再次迎来重构。餐饮外卖业务只是即时零售的一个最容易普及推进的模块。随着消费习惯社区化、流量推送本地化、技术升级和平台入局,即时零售将以更快的速度改变零售格局。即时零售凭借其即时性、本地化的特征,在餐饮外卖行业得到普及应用,在生鲜买菜软件、24小时买药等领域得到深化发展。如今,即时零售模式已经在高频购买的刚需商品方面通过了市场验证阶段,全面进入全品类渗透和规模扩张阶段。当即时零售场景从“送外卖”向“送一切”转化,问题也随之出现,除了“吃口热乎饭”的诉求之外,买其他商品真的有这么急吗?即时零售真的能从“应急式购买”升级到“全品类到家”吗?
从服装零售看,消费者愿意苦等服装电商15天预售,不是他们不急,而是为了商品的丰富性、个性化和适配性,消费者不得不让渡了一部分时间成本,这是非标品行业的必然性。让消费者像点外卖一样买衣服,真的可行吗?从美团、饿了么、抖音小时达等即时零售板块发布的数据看,内衣、袜子、保暖套装、T恤等品类在即时零售方面占比较大且增长明显。可见,基础款、普适性的服饰商品与即时零售模式的适配度更高。而真正的SKU庞大且应急性不强的时装商品并未真正打开即时零售的市场。SKU庞大且应急性不强的品类与即时零售水土不服?倒也未必。美妆、日化、小商品等行业给出了正确的样本。对于服饰品类而言,名创优品和屈臣氏的做法值得借鉴。名创优品和屈臣氏不断提升渠道品牌的知名度,同时整合商品供应链,依托扎实的实体门店布局和平台的物流配送体系,覆盖周边消费者。这一模式在服装即时零售方面仍在艰难试水,但是在线下则已经通过了市场的验证。近两年来爆火的服装白牌大店模式,正是这种渠道品牌+供应链集合店的“线下版本”。然而,从线下搬到线上是否可行,则仍需画下一个问号。一方面,即时零售需要扎实稳定的线下连锁门店根基,区域化单店在短时间内难以借助平台拿到好的成果;另一方面,现阶段,即时零售的退货物流并不畅通,且需要由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这让已经被电商平台的“七天无理由”和“仅退款”等退货规则“惯坏”的服装消费者难以接受。
2024年以来,知名服装品牌批量布局即时零售,如优衣库入驻淘宝小时达,迪卡侬入驻美团闪购等,再次释放服装解锁即时零售场景的强烈信号。如果即时零售真的像各大平台预期中那样,在实体与电商之争中拼杀出第三条路;如果即时零售真的可以渗透全品类,在线上线下的接口处托举一个新的“淘宝”。那么,“小时达”的衣服你愿意买吗?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