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冰雪经济带火“温暖服饰”
2025-01-24 00:00:00        阅读数:564

2025年伊始,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冰雪活动”接踵而来。1月5日,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月7日开锣,这场亚洲冰雪健儿的盛会,更是让冰雪经济热度持续攀升。




入冬以来,北方地区的冰雪运动掀起热潮,这股冰雪经济带来的“暖风”让“冰雪热”不断升温,滑雪服、羽绒服、滑雪手套等装备的销量在这个冬天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品牌加速布局冰雪经济

2024年12 月,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与波司登在哈尔滨联合举办了“致敬冰雪”尔滨×波司登战略成果发布活动,以时尚大秀形式,展示了波司登御寒科技与哈尔滨独特历史文化及冰雪文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在冰城放大了波司登品牌声量。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产业融合升级号召,依托哈尔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充分发挥在冰雪保暖羽绒服饰的设计、生产、品牌打造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双方携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羽绒服饰品牌,合力推动哈尔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说,推出“尔滨×波司登”联名系列,旨在加速布局冰雪经济,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品牌,开创城市与品牌合作新模式。此外,通过产品创新,波司登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更多高品质、高科技的羽绒服产品回馈市场。




受益于冰雪经济,羽绒服、滑雪服等功能性服饰成为了当下时尚运动消费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和2024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2024年冰雪季,我国各类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64 亿人,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从消费端来看,我国各类冰雪运动消费规模已超1500亿元,除了门票、“吃住行”等必须性支出,包含羽绒服、滑雪服、滑雪手套等功能性服饰在内的冬季运动装备已经成为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消费项目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内需增长实现“淡季不淡”

入冬以来,山东省嘉祥县手套产业园的滑雪手套企业忙得热火朝天。这里聚集了30多家手套生产及配套企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比如自动加热手套、防切割防玻璃手套等。




“整个手套产业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6家,占据生产总量的60%以上,2024年园区生产总值达15亿元。”嘉祥县商务局局长李明国表示。
作为“中国手套之乡”,嘉祥县目前有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300多家、加工户1500多户,有辅料生产、设备供应等配套企业50多家,年产手套约8000万双,年产值达25亿元,滑雪手套在国内市场占比超过六成,出口量占全国的八成。




在嘉祥手套产业园,山东建华中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介绍,以前企业的订单大部分来自海外,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发完货,往往越是冬天越成了淡季。然而,2024年冬天却是淡季不淡,企业订单持续不断。这一局面的改变,就得益于国内滑雪热度的攀升。


陈建华介绍,往年公司产品有80%以上出口海外市场,现在出口、内销的占比为6:4,且内销份额还有上升的趋势。“公司年产滑雪手套600万双,2023年实现营业额1.4亿元,2024年营业额增至1.8亿元,其中,4000万元的销售增长来自国内消费市场拉动。” 陈建华说。

小众品类成为新增长点

冰雪经济带火的还有种类繁多的滑雪服。无论是专业级别的“发烧友”,还是入门级别的“小白雪友”,如今都已经不再满足于在雪场租滑雪服,而是选择购买属于自己的专用滑雪服产品。


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在滑雪“发烧友”(雪龄在5年以上)群体中,48.7%的人愿意“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购置专业装备,38.2%的人拥有多款不同颜色、款式的滑雪服,56.6%的人在滑雪装备及服饰投入上花费在5000元以上。
“我的整套滑雪服价格大概不超过2000元,属于入门款。”刚刚开始接触滑雪的陈女士表示,相较于专业品牌,普通滑雪爱好者更在意滑雪服的款式、功能性和性价比。


过去,国内滑雪服市场主要由海外品牌主导,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在滑雪服市场崭露头角。在近期举办的天猫“双旦”礼遇季期间,国产品牌的销售成绩相当亮眼。ISEE MIGGA滑雪服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0%,awka 3L滑雪服单日销量超过2000件。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天猫滑雪服销量榜来看,前10名中,有7个席位被国产品牌占据,国产品牌已成为滑雪服市场的“主力军”。


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介绍,国产品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贴合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是关键。这些品牌设计出的滑雪服款式,更符合国人的审美,让消费者在享受滑雪乐趣的同时,还能展现独特的时尚品位。我国目前的滑雪人群还是以初、中级滑雪者为主,这无疑为国产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声明: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稿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华纺链平台进行删除,邮箱地址: pr@huafl.com,非常感谢!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